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又《金光明经舍身品》说:“此之舍利,乃是
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台湾圣严法师认为:“肉食者死后火化也有舍利
子,此与肉食与否无关,也与解脱与否无关,凡是修定,或是凝心、慑心而
达到修身目的的人,烧了会有舍利子。通常说:要修持戒、定、慧三学的人,
才有舍利子。但是舍利子本身是人体分泌物结晶和凝结,它有若干程度的神
圣和神秘,为佛教徒所重视,但未必是佛教徒的大事,解脱生死才是根本大
事,因为这还是属于界内色身的变现,终究不出无常的范围,这才是圣者所
重视的。”学者张励成分析说:整日卧床吃花素吟佛的老妪虽不一定明了佛
理,但由于其思想已达到一心不乱的地步,所以死后火化也能出现黑色舍利,
但由于她不明佛理,因此其修行根基较差,出现的舍利子细小而色差,不过
比较那些只谈高深理论而无实际修持者自然高出一筹了。
看来,人死后火化出现舍利子的科学原理,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
还需要医学、生物学尤其是佛教界的相互配合而研究发掘。这正如钱学森同
志在论气功时所说的“这将是一场改造人类的革命,当然是不得了的事。”
同样,研究出舍利子形成的原因将对整个人类的生命的进展起着有益的作
用。
(董健身)
六世达赖喇嘛的归宿如何?
六世达赖喇嘛,法名仓央嘉措,藏南门隅夏日错那人,生于1683 年,以
后,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1697 年10 月,被迎至布达拉宫举行坐
床典礼。但是,他虽尊为“大宝法王”,执掌西藏宗教和政治的最高权力,
却又风流浪漫,不守戒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热情香艳的情歌,
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世,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璀明珠。然而,他的死
亡之谜,却吸引着学者的注意。
六世达赖生活时间,正处于西藏阶级和民族矛盾的激化阶段。1705 年,
藏王第巴·桑结嘉措发兵与蒙族的拉藏汗交战,兵败被杀。六世达赖因系第
巴所立,因此被拉藏汗以行为不轨、耽于酒色等罪名奏请清廷废黜,诏送京
师。据《清史稿》记载:“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
卒年二十五。”这是首见于史书的六世达赖之死的第一种说法。以后,释妙
丹法师出于佛教徒的尊崇,对其死因作了圆融体面的记载,在其所著的《蒙
藏佛教史》中写道:“年至二十有五,敕人觐,于康熙四十六年行至青海工
噶洛地方圆寂。”在国外学者中,则有H·霍夫曼说他是“在青海湖附近去
世,很可能是凶死”。而伯戴煦则认为:所谓谋害之说,是出于意大利教士
的传闻。他确认:“按照汉藏的官方记载,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怀疑死于疾
病的真实性。”于道泉教授在其《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中作了惊
险曲折的叙述,他说:“拉藏汗即以皇帝诏,使仓央嘉措往北京,而以蒙古
卫兵及一心腹大臣伴行。路过哲蚌寺前,寺中喇嘛出卫兵之不意,将仓央嘉
措劫去。卫兵遂与寺中喇嘛开战,复将仓央嘉措夺回。康熙四十五年,仓央
嘉措二十五岁,在纳革刍喀被杀。而依照汉文的记载,则说他到纳革刍喀与
青海之间患水肿病而死。”以上诸家所述,虽有病死与凶杀的差别,但都认
为六世达赖是死于解送北京途中,这一点是相同的。
曾在西藏长期工作而又致力于历代达赖史迹研究的牙含章同志,在其《达
赖喇嘛传》中提出了六世达赖之死的第二种说法。
他认为:达赖在解送途中并未死亡,而是安抵内地后被清帝软禁于山西
五台山一直到死。其根据是:“另据藏文十三世达赖传所载,他到五台山朝
佛时,曾亲去参谒六世达赖关闭坐静的寺庙。”因此,牙含章同志断定:“这
种说法,较为确实。”但迄今为止,此说仅为孤证,未见有人赞同。
著名佛教学者法尊法师在其所著《西藏民族政教史》中提出了令人嘱目
的第三种说法,他说:“拉藏汗复以种种杂言谤毁,钦使无可如何,乃迎大
师进京请旨。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
大师乃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和康、藏、甘、青、蒙古等
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而蒙族喇嘛阿旺多尔济在《仓央嘉措秘传》中作了更为丰富充分的叙述。他
说:尊者25 岁,被迎往内地,走到冬给错纳湖畔,皇帝诏谕两使臣道:“尔
等将此教主大驾迎来,将于何处驻锡?又如何供养?实乃无用之辈。”申饬
极严,众人惶恐,但有性命之虑,更无万全之策,乃恳求道:“为今之计,
唯望足下示状仙逝,或者伪作出奔。若非如此,我等性命休矣!”六世遂允
其请,于初更时分,在更尕瑙尔登程上路。从此一反常态,以戒律精严的苦
行僧出现。他以精深渊博的佛学修养与神通秘法赢得了信众的崇敬,行脚遍
历甘、青、藏、川和尼泊尔、印度等地,最后在内蒙阿拉善旗驻锡直至示寂
逝世。以上两人所说基本吻合,可能法尊的见解来源即从于此。
1957 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情况》报告中进一步充实
了上述的说法:在该地流行着有关六世达赖身世的传说。说他在行抵兖噶瑙
后,于风雪夜中倏然遁去,先往青海,复返西藏,于1716 年来到阿拉善旗。
34 岁时收阿旺多尔济为徒,1746 年坐化逝世,时年64 岁。阿旺多尔济遵师
遗愿,建造了该旗著名八大寺之一的广宗寺,将其遗体供奉于庙中七宝装成
的塔式金龛内;另有甘肃中卫的某汉民,因敬奉六世达赖而得子,为他专建
了昭化寺,六世遗体曾在此庙浮厝。而阿旺多尔济则在去西藏学习回归后,
企图在内蒙效仿西藏之法,炮制政教合一的局面,因而不容于当地贵族,惨
遭杀害,其头颅被埋葬在定远营南门的石坎下。从此以后,广宗寺喇嘛出入
该门不敢跨越门坎,而从两边绕行。另据曾在阿拉善旗进行过实地考察的贾
敬颜同志所说:直到十年浩劫前,广宗寺一直保存着六世达赖的肉身塔。50
年代,寺内主持僧尚出示六世达赖的珍贵遗物,内有妇女青丝等,言之凿凿,
颇为动人。
以上三种有关六世达赖喇嘛死亡之谜的说法,各有理由,但以最后的途
中出亡说的可能性最大,证据也较为充实。可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调查中
止。因此,此说是否真实可靠,尚待有关方面作更深入充分的调查研究,才
能作出最后结论。目前只能存疑而已。
(董健身)
观世音是男性还是女性?
一般说,菩萨都是男性,但为什么观音菩萨又称为“观音娘娘”呢?这
个“娘娘”究竟是男是女?。。
观世音(梵语Avalokiteasvara)音译“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波卢
吉低舍伐罗”,是我国汉族寺庙中常供的四大菩萨(文殊师利、普贤、地藏、
观世音)之一。
佛经称其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百千万亿众生受苦受难,只要虔诚念诵其
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故名。唐人因避太宗“世”
字讳而略称“观音”。据说观音诞生在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
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相传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
场,几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
在我国,观世音这尊佛名也许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们习惯称其为
“观音娘娘”。按理说,既称“娘娘”,那必定是个女人了。但是,据一些
佛家经典介绍,观音除了作为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等总体名称外,
佛教中显教一派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而密教一派则说观音是阿弥陀
佛左右的二胁士。显然,不管是“弟子”还是“胁士”,都未肯定观音是个
女性。目前流行的《宗教词典》认为:“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
唐代以后。”这恐怕是根据一般的佛像塑造演变而言的。在尚存的敦煌壁画
中,北魏时期的观音佛像,秀骨清貌,体格刚健,并非女相。而把初唐与盛
唐的壁画对照,则可看到,佛像渐趋“汉化”,穿上了微薄而略呈透明的裙
衫,脸庞也逐渐丰腴圆润,呈富态状。时人以女子美的特点来刻画佛像,但
还不是女相。《太平广记》记载:“有一宦官,他的妻子无端为神所慑,昏
迷不省人事。宦官便请了一尊观音菩萨,祈祷保佑。其妻夜梦一个和尚前来
搭救,即观音菩萨。可见唐人倒认为观音是个男性。宋代僧人法常画的《观
音》绢图,画面上,白衣观音坐崖石间,大耳、面丰,略有胡须,肃穆宁静,
分明是个男子。
那么,认为观音是女身有无记载呢?也有。据《编年通信》载,南山道
宣律师曾经问天神关于观音的缘起问题,天神告诉他:“往昔过去劫有主曰
庄严,夫人曰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仲曰妙音,季曰妙善”,观音菩萨
就是妙善公主。宋僧寿涯禅师《咏鱼篮观音》中,也用“金蔺茜裙”等语来
描写观音的服饰。这样看来,观音又是一个女的。因此,宋以后的观音像大
都是女相。不过,有人则对此十分不满,竭力否定“女人说”。明代文学批
评家胡应麟在他的《庄岳委谈》中斥道:“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相。
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唐以前塑像
亦不作妇人也。元僧谫陋无识,以为妙庄玉女,可一笑也。”但胡应麟并未
追根溯源,考析佛家经典,仅是通过画像辩解而已。这样,观音的性别仍是
悬而未解的“疑案”。
正因为如此,当时有些文学、雕塑、绘画作品中的观音,便成了不男不
女、亦男亦女的形象。如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开口“贫僧”,
闭口“弟子”,伊然男子口吻。然而,吴承恩描绘的却是这样一幅绝妙的肖
像:“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
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象煞是个闺媛。并在十二回描写观音显圣时,
居然直言赞叹:“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吴承恩这种“含糊”的手法,
后继者颇有人在。近人马骀在其《画宝》书中,强调画观音法类同如来,似
乎肯定了观音性别特征与如来无异。但在他的《仙佛图像画谱》中,《救苦
救难菩萨》一画上的观音却是:鹅蛋脸形,双眉细长,下颔略厚,黑发披拂
在两边耳旁。颈带项圈,胸襟半袒,微露内衬。腕套对镯,双手交叉倚靠溪
畔岩石,十指纤细。。,宛似一个正在沉思的女真人。
观音女相化的特点,在今保存下来的观音菩萨塑像上依然如此。因此,
人们在兴致勃勃地游览普陀山后,或在香烟萦绕的观音菩萨像前瞻仰时,常
常会发出这样有趣的疑问: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
(正耀)
泰山女神何所神?
泰山女神全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主祀
于碧霞祠。碧霞祠旧称昭真祠、昭真观、碧霞灵佑宫等,位于泰山极顶稍南,
创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