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这些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通过言语表达从而实现了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活动,是意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意识的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它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概括地说,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总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在行动之前,总是先考虑行动的目的,制定达到目的的蓝图、活动方式和活动步骤,预测行动的结果等等。例如,用树木做书桌,人总是先考虑为何做,然后在大脑中想象出书桌形象、制定制作方案和步骤,有时还根据半成品的具体情况修正头脑中的计划,甚至改变预期的目的等。所有这些意识活动是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马克思曾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人类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动的,并非客观世界是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主动地根据需要去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类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人类除了认识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即客观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即意识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自从这“最美丽的花朵”开放以来,地球上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一切劳动成果,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即意识能动作用的功绩。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3、意识的前进性
人的意识活动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意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前进,人类不断地追求自身主观世界的丰富和发展,也不断地摆脱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知之不多和知之不全的状态,从而使意识的能动性不断地提高到更新、更高的阶段,在认识客观世界和发行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特征是就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来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类意识是人在与自然界斗争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劳动使猿脑演变成人脑并产生人类意识,而劳动又是一种社会集体性的活动,所以,人类意识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2、人类意识是和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在社会劳动中产生,是人们交流思想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是以一定的词来表示一定的概念。由于有了词,人脑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产生人类意识。从语言而有信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轨迹可以看出,伴随语言而产生、发展的意识显然受到了社会历史的制约。
3、人类意识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领域不同,人们的意识会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现代人的意识内容要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人的意识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4、个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说明了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个体意识是指个人的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性地位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特殊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体意识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的反映。一方面,人生活中总要与社会和他们发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联系和影响,因而也就产生了与各种社会关系相应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个人的意识就是社会中个体实践的反映。
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每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有自己的独特性,社会上没有两个经历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每个人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内心世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即使是属于同一阶级、同一社会集团、同一职业的人,其个人意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个人的社会实践如何不同,个人的社会经历如何独特,毕竟都是在同一社会中进行的,是统一的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因此,个人意识总是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第四章 注意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蓁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掏多余的活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边疆不断的思维中的一种的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集中。它意指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它事物。”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就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例如,学生在听课时,心理活动不是指向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是把教师的讲述从许多事物中挑选出来,并且比较长久地把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心理活动不仅离开一切与听课无关的事物,而且也对听课无尖的活动,甚至有妨碍的活动加以掏,这样,对教师的讲课就能得到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其中的少数对象。在满天星星的夜晚,我们只能同时看清楚几颗星星,而不能看清所有的星星。在思考问题时,我们也只能同时思考少数几个问题,而不能思考所有的问题。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些少数对象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而同时作用的其它对象就没有被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当一个人注意到某些对象时,同时就离开其它对象。集中注意的对象就是注意的中心,蓁对象有的处在“注意的边缘”,多数处在注意范围之外。
人在注意时,既可采取综合的态度,也可以采取分析态度,即既可以对某些对象的整体加以注意,也可以对对象的一部分或某种特性加以注意。
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通过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民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规划未来的活动和深思熟虑地办事。内部注意对发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住处进行选择。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在分析注意时强调了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有些心理学家把注意定义为心理过程的选择性。例如原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A。P。JYANR)指出:“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的这种选择性通常被称为注意,所谓注意应理解为那种保证分出对心理活动来说重要的要素,以及维持对心理活动的精确和有组织的进程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也重视了注意的选择性。例如,卡恩奈曼(KAHNEMAN)认为。注意是一种内在机制用以控制选择刺激并调节行为。莫里(MORAY)认为,选择性是注意的本质特征之一。博林(BORING)等人也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他们认为,注意是舍弃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几一定对象的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着,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教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歌声”,并不是意味着注意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注意看黑板”、“注意听歌声”中的“看”和“听”字省略了。由于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所以它没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有专门“从事注意”的意向。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
注意对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君子壹教、****壹学,亟成。”壹就是专一,就是集中注意。意思是说,教师专一地教,学生专一地学,很快就能成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心灵的“唯一的门户”,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注意这扇门户才能照射进来。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有些儿童学习成绩差,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没有集中注意学习。一项研究表明,用两种不同态度学习12个无意义音节,一种态度就是注意地学习,另一种态度就是随便看看,学习效果大不一样。
注意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人们集中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或事故。学生在作业中所造成的错误,在有些情况下不是缺乏知识,没有掌握规律,而是注意不集中所造成的。马克思说:“在劳动的全部历程中,他还必须有那种有目的的意志,也就是要把注意集中起来。并且一种工作的内容和进行方法对劳动者越少有吸引力,他越是不能把这个工作当作自己的体力的精力的活动来享受,这种注意就越是必要。”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掏其它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即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