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多人看来,像于丹这样的人,发展的过程肯定一帆风顺。但谁又想到,她刚毕业时的起点,远远比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低得多!
当时,北大先秦硕士毕业的于丹被下放到北京南郊一家印刷厂锻炼,她每天干的工作就是用汽油擦地上的油墨。而之前在学校,她每天和同学们都过着风花雪月、诗词歌赋的惬意生活,可现在不仅连一个字都看不到,还有很多体力活要干,手常常被油墨滚子磨出血,因此还经常被一些工人取笑。
换为一般人,可能根本就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己堂堂一个硕士生,到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呢?干吗要受这样的罪?可是于丹没有抱怨,而是选择适应,为了在工作中尽早体现出个人价值,她很主动地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
有一次,车间主任拿着一份书稿,问他们谁能做校对。书稿很有价值,但里面都是医古文,一般人看不懂。于丹主动接受了这份任务。刚开始,主任对她的能力还将信将疑,但于丹和几个同学一起,仅仅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就把那本医古文校对完了。这一来,于丹和几位同学在厂里的地位一下就提高了。因为心态放平了,做什么都不再觉得辛苦,反而会从中找到乐趣。对于这段时光,于丹一直怀着一份感恩之情,甚至把它视为自己真正读的一个博士学位。
第一章 要想改变世界,先得适应世界(3) 于丹是在一次讲座中谈到这段往事的,当时,她对台下听众说了这样一段话:“人不要不停地追问为什么啊,多不公平啊?我今年老听人家说,怎么就我们这拨倒霉孩子赶上金融危机了?我要说,在我们之前好像也没有带户口下放的,我们却赶上了,你能去改变现状吗?不能!所以要迅速地接受下来。在你迷惑不解、怨天尤人、怨声载道、到处追问的时候,有一些机遇已经被别人拿走了。所以要学会接受现状,但是接受永远不是消极、被动、唉声叹气地去忍受。”
这的确是至理名言,有那些抱怨的时间,不如沉下心来,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多想想怎么通过把现有的工作做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越觉得不如意,就会越消极,甚至走进死胡同,结果变得无路可走。而越能早早适应“不如意”,就越能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怨气变成干劲,把消极变成自觉,因此就能创造出一片海阔天空。
适应世界,学会面对与接受,并不是消极地在世界面前躲避,恰恰相反,是让我们更能积极地影响世界!
■ 少讲“看不惯”,多学“看得懂”
“看不惯”,这也是很多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领导的处事风格看不惯、对同事的做事方法看不惯、对现有的制度看不惯、对奖惩措施看不惯……总而言之,看谁都不顺眼,觉得谁的水平都不行,恨不得能撸起袖子,往所有人面前一站,大喊一声:你们那样做都不对,如果听我的,事情就会?底改观,单位保证能蒸蒸日上。
不要觉得可笑,这的确是很多员工的真实心理。因为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工作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折磨,发展自然就无从谈起。其实,对不合理的现象看不惯,这并没有什么错,在一定程度上还值得提倡。但耐人寻味的是,当人们仔细地分析他们看不惯的现象时,却会发现:这些看不惯的现象,并非不合理,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看懂。仅仅由于他们没有看懂这些现象而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样的做法,就太值得警惕和反思了。
如果他们能少一点“看不惯”,多一点“看得懂”,他们就不仅仅会少许多怨气和怒气?也更能适应社会与职场了。
那么,在职场中,员工该从哪些方面去学会“看得懂”呢?
(一)要看懂事情背后的真相
我们培训机构的一位学员,曾谈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大学毕业之后,她去了一家公司面试。当她递上自己的简历时,负责面试的领导一看只有两页,于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你的简历就这么简单吗?”
她点头回答是。
他又问:“这是我看过最简单的一份简历,你看我之前面试过的简历……”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简历,足有6页纸,不光做得精致,就连在校参加过的各种活动,获得的奖状都有复印在简历里。接着,领导开始问她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为了证明自己,她一五一十把自己从大一到大四学习的课程都报了出来。
可她说了那么多,却一点也没有博得领导的好感,只是问:“你毕业的学校毕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你又有什么能证明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呢?”
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一时让她有点不知所措,同时心里的厌恶也立刻冒出来,心想:“你爱要不要,何必在这多说废话,哼!”因为觉得对方是在挑刺,在质疑她的学历和能力,于是她也懒得多费口舌,就直接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工作经验,请你把简历还给我吧。”说完,她非常生气地拿过简历,转身走了。
相信这位学员的故事,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这不仅仅是新人在面试的时候会出现,在工作中类似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一旦有人质疑我们的能力,很多人的反应会和这位学员是一样的,觉得自己被藐视,觉得很不公平,甚至想:你以为你是谁,有什么资格怀疑我?你看我不顺眼,我还看不惯你,大不了不干了。然而,这时候,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或许你就会完全理解别人这样做的目的。
既然你的简历说明不了你的能力,读的学校也很一般,那作为面试的主考官,质疑你的能力也很正常,因为为单位?选最合适的人才是他的职责所在。
同时,主考官之所以质疑你,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挖苦讽刺你,可能是故意设置一个小小的障碍,看看你承受挫折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如果连这点小小的挫折都接受不了,甚至觉得受了天大的侮辱和委屈,那这样的人进了单位,怎么去管理?如果你是领导,你会不会要这样毫无抗压能力的人?
这就是事情背后的真相。很多人往往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看事情只停留在表面,所以觉得处处都是阻力。其实,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一章 要想改变世界,先得适应世界(4) (二)要看懂职场法则
什么是职场的法则?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娜刚毕业时,作为一?长途电话业务的普通销售人员,进入了AT&T工作。这是一个受男权控制的行业,公司里绝大多数人都是男性,大家对她明显有些看不起,甚至她的老板在跟客户介绍她时都会这样说:“这是卡莉,我们这儿的小妞。”这让初入职场的卡莉感觉很难受,觉得自己不被大家喜欢,受到了排挤。
期间她接手了一个项目,必须和一些男同事相处,但男同事们却想乘机给她点颜色。有一天一位重要客户来访,大家决定请客户一起吃午餐。本来是很正常的工作内容,但男同事们却有意刁难她,故意把就餐的地点安排在了一家脱衣舞夜总会,目的就是想让她难堪。
?卡莉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换了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很委屈:我又没做错什么,他们凭什么这样对我!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样的团队,根本就无法待下去,还不如趁早离开的好!但卡莉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正式的前去赴约。这大大出乎那些男同事的意料,他们本以为她是不会来的。而且在和客户交谈的过程中,卡莉表现得很出色。
也就是从那一次之后,男同事们开始改变了,并且再也没有这样对待过她,而是接受了她成为自己团队的一分子。
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很多人都会有和卡莉类似的经历,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融入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可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去适应,因为职场的法则就是一个从不被接受到逐渐被接纳和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把握了下列三点,就会尽快完成从“看不惯”到“看得懂”、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第一,看懂刚到一个新单位,不被认可甚至受到排挤也很正常,就不会受到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第二,看懂了融入团队才能被接纳,就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
第三,看懂了惟有超越才有发展,就一定能“倒空自己”,去追求更大成就。
第二章 要成“天才”,先当“地才”(1) 职场新人以及不成熟的职场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自视过高,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将自己看成“天才”。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和期许,往往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摔得粉碎。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来更好地完善自己,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认可呢?不妨来听听著名歌手蔡依林的名言吧。
“大家都想做天才,但没有那么多的天才。那么就争取当一个‘地才’吧!多多地付出,踏踏实实地付出,不要因困难而中断梦想,永不放弃!”“有一些天才,因为骄傲自满会半途就暗淡无光; 有一些地才,会不惜把力气花光下苦功,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甚至成为传奇。”
是啊,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比起虚假的自尊更有价值。就像蔡依林说的那样:要当天才,?当好“地才”吧!
■ 要当“非常人”,先补“常识课”
每个人都想当“非常人”,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受到格外的重视。有这样的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省略成功的必要步骤,需要一步步来,打好基本功,甚至从最基本的“常识课”补起。
所谓“常识”,也就是一般人都知道的经验和知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位秘书,那么每天要给领导擦一下桌子,保持干净整洁,这就是最基本的常识。不要小看了这些“常识”,它反映的是一个职场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连最基本的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让你去承担更重要的事情?
补“常识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基本业务的常识
也就是说,首先要懂得自己的岗位要求,给我这个职位,到底都需要我做什么。如果连最起码的业务都不熟悉,那么工作连胜任起来都有问题,更别说发展了。
有一位女秘书,刚进公司不到半个月,就面临着一场考验。快下班时,她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公司在广州的一个客户,到北京办事,想顺便看看他们公司的老总,但因为不熟悉路线,于是就打电话来问,接电话的正是这位秘书。当她得知客户的意图后,一下子有点慌了,因为客户想坐公交车过来,而她并不清楚路线该如何走。但她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于是回答起来有些支支吾吾,最后说:“我们公司的位置有点偏,不太好找,不如您打车过来吧。”客户听了之后,有些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
客户和公司的老总见面之后,两人聊起了这件事。等客人走了之后,老总把秘书叫了过来,委婉地说了她一通:“作为秘书,熟悉公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