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经过“10年生聚,10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要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了,表示愿意担此重任。
勾践亲自接见她们,并让人教习歌舞、化妆和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过了3年,西施拿到“公关专业毕业证”,于是范蠡将西施等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这在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私生子说话的地方。从感情上来说,范蠡是对不住西施的,范蠡是为事业牺牲了爱情,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充当越国复仇的工具。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自己的爱人,西施愿意做出牺牲。范蠡和她约定,吴国灭亡后,自己定要娶她为妻,白头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
西施聪明伶俐,颇具爱国主义情怀,时刻牢记自己来到吴国的政治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
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她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屐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屐廊。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春秋战国和秦朝“美人计”第一主角:西施(2)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此时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而西施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荒废国事。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有时也给他送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与西施两个一道说越国的好话。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已经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吴王还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挠。
后来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负责。”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伐吴,大获全胜。
西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夫差对她百般疼爱确实出自真心,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西施越来越感觉他的好,到完成任务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已真正地爱上了夫差,而战争又让她失去了夫差。回到范蠡身边,她已不爱范蠡了,也无颜见范蠡,同时深感对不起夫差,于是投湖自尽;一是范蠡找到了她,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在《吴地记》中记述有关范蠡与西施在越国破吴后破镜重圆、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关他们的结局的不同说法。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而江苏一些地方的“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也都与西施有关。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春秋战国和秦朝一生妖娆不减分:夏姬(1)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自幼就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一直是各国君臣追逐的对象。其实,夏姬小懂权术,例如:孔宁和仪行父两位大夫同时与夏姬有染,一天仪行父对夏姬说:“你赐给孔大夫锦裆,今天也请你给我一件东西以作纪念。”夏姬嘻嘻笑着说:“锦裆是他偷去的,不是妾所赠。”又附耳说:“虽然同床共枕,也有厚薄之分。”于是解下她穿的碧罗襦赠给仪行父。仪行父自此往来更密,孔宁自然也不甘落后,因为他在拿到夏姬的锦裆时,同样听到过夏姬“虽然同床共枕,也有厚薄之分”之说。孔宁与仪行父不自觉地陷入了由夏姬创造的竞争氛围中。
然而,更多的传说是夏姬的采补之术。
夏姬小时候由于母亲管教严格,对男女之事便没有私相授受的机会。但她却异想天开地编织了不少绮丽的梦境。也许是幻想,或者是真有其事,在她及笄之年,曾经恍恍惚惚地与一个伟岸异人同尝禁果,从而也得知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采补之术。之后她曾多方找人试验,当事者无不对外宣扬,因而使她艳名四播,同时也让她声名狼藉。父母迫不得已,赶紧把她远嫁到陈国,成了夏御叔的妻子,夏姬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夏御叔由于是国君的孙子,因此在株林地方有块封地。夏御叔除了在国都供职以外,多半的时间,都与夏姬住在株林背山面水的一座豪华别墅之中,过着优游林泉寄兴烟霞的悠闲生活。
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但是惑于夏姬的美貌,也无暇深究。这个孩子取名夏南。夏南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身体结实得活像一头小牛犊,十多岁就能骑在高头大马上驰骋如飞,时常跟着父亲在森林中狩猎,有时也与父亲的至交孔宁、仪行父等人,一齐骑马出游。
夏南一边读书一边习武,十二三岁便显示出一股逼人的英爽之气,为了承袭父亲的爵位,他被送往郑国深造,以期将来能够更上一层楼。
夏御叔死后,夏姬成了寡妇,花开花落,独守空闺,但她不甘寂寞。夏姬年近40的时候,还像个20来岁的少妇。当时经常进出这个寡妇门的有孔宁与仪行父,他们先后都成了夏姬的情人。原来,孔宁和仪行父与夏御叔关系不错,到夏御叔家喝酒时,曾窥见夏姬的美色,心中念念不忘,却忘记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孔宁与夏姬交欢之后,把从夏姬那里拿来的锦裆给仪行父看,以此夸耀。仪行父心中羡慕,也私交夏姬。夏姬见仪行父身材高大,鼻准丰隆,也有与之交好的心思。仪行父广求助战奇药以媚夏姬,夏姬对他越发倾心。这种三角关系一直持续了数年,终于在长时间的争风吃醋心态下,把当时的国君陈灵公也拉了进来,使得彼此的关系进入白热化的高潮。
大约是孔宁遭受了冷落,他为了抵制情敌仪行父,于是向陈灵公盛赞夏姬的美艳,并告诉陈灵公夏姬有娴熟的房中术,不可失之交臂。
陈灵公是个没有威仪的君主,他为人轻佻傲慢,沉于酒色,逐于游戏,对国家的政务不闻不问,专门研究女人的“技术”问题。灵公对孔宁说:“寡人久闻她的大名,但她年龄已及四旬,恐怕是三月的桃花,未免改色了吧!”孔宁忙说:“夏姬熟晓房中之术,容颜不老,常如十七八岁女子模样。且交接之妙,大非寻常,主公一试,自当魂销。”灵公一听,欲火中烧,恨不得立刻见到夏姬。
正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简刑清,闲来无事。于是陈灵公的车驾在陌上花开、阳春送暖的季节里来到了株林,一路游山玩水,薄暮时分到了夏姬的豪华别墅。夏姬事先已经得到通知,她命令家人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简单地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并预备了丰盛的酒馔,自己也精心梳洗,准备停当。等到陈灵公的车驾一到,夏姬婀娜出迎,招呼之声如黄莺啼鸣,委婉可人。灵公一看她的容貌,顿觉六宫粉黛全无颜色,哪个都比不上她。陈灵公见轩中筵席已经备好,就坐了下来。孔宁坐在左边,夏姬坐在右边,酒摆在中间,灵公目不转睛,夏姬也流波顾盼,两人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陈灵公方寸大乱,酒不醉人人自醉,又有孔宁在旁敲边鼓,灵公喝得大醉。夏姬娇羞满面,频频敬酒,俩人越靠越近。
当夜,灵公拥夏姬入帷,解衣共寝。灵公虽然喝得酩酊大醉,但怀抱夏姬,只觉肌肤柔腻,芬芳满怀,欢会之时,宛如处女。当然,伺候一国之君,夏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少女的羞涩,表现出羞不胜情的模样;有少妇的温柔,展示出柔情万种的态势;有妖姬的媚荡,流露出分外的新鲜与刺激;有中年女人的成熟等。整夜风月无边,不觉东方既白。灵公领略到真正的房中之术,不由叹道:“寡人遇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而已!寡人得交爱卿,回视六宫犹如粪土。但不知爱卿是否有心于寡人?”夏姬猜想灵公已知她和孔、仪二大夫之事,于是回答说:“贱妾不敢相欺,自丧先夫,不能自制,未免失身他人。今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