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王子的爱与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烈说:“安东真的很爱路易丝,但她朝三暮四,动不动跟人家订婚,然后突然又解除婚约。”“路易丝对安东很有好感,但对他的感觉也仅止于此。她可能这个礼拜有个未婚夫,到下个礼拜又冒出另一个。她是最好的女人,也是最坏的女人。路易丝非常慷慨、幽默。她最大的优点是会逗大家笑。”    
      安东第一次见到路易丝是大战过后待在波舒哀的那段日子。算起来路易丝和安东是远房亲戚,安东在巴黎生活期间,路易丝常常参加安东所在的贵族社交圈。路易丝有个哥哥寄宿在波舒哀,不过她和安东正式认识是通过另一个仰慕者引介,这个人是安东的表弟奥诺尔。    
      路易丝的环境优渥,光凭这一点就足以令安东扬弃故意装穷的学生生活。路易丝有两个家——位于巴黎近郊韦里埃(VerrièresleBuisson)的城堡,以及位于巴黎市榭兹街(Chaise)的大宅院。路易丝有四个兄弟、一个姐姐,维尔莫兰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圣女贞德时代。此外,家族经营植物栽培业非常成功,累积了极为可观的家产,也使家族跻身巴黎豪门世家之列。由于出身名门与家财万贯,因此维尔莫兰家的子弟占尽便宜。    
      路易丝的家成了富人与贵族的婚姻介绍所,路易丝的寡母更是诸多猎艳高手的首要目标。路易丝被哥哥们宠坏了,川流不息的男性访客无不被她的聪明与口才深深吸引,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即使她卧病在床三年,许多仰慕者仍然对她着迷,常常在病榻边陪她聊天,往往一讲就是好几个钟头。由于长年卧病,路易丝的髋部受到伤害,从此不利于行走。有人甚至认为她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样子很迷人。路易丝丰富的想像力与文艺雅好等特质,在这段时期展露无遗。    
      除了响亮的贵族名号之外,安东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提供给维尔莫兰家族。他的物质条件跟路易丝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祖父留给他的遗产很快就花光了,而路易丝家中几个精明能干的长辈都觉得,安东觊觎维尔莫兰家庞大的财产。安东花钱如水的习惯尤其令人担心,因为路易丝也是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她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昂贵服饰和礼物,送给哥哥和仰慕者。    
      安东与路易丝同样热爱文学,这种性灵上的交流使两人互相欣赏。不过一般认为,说服路易丝出版作品的人是安德烈·马尔罗。《南线邮航》里并未出现音乐主题,虽然大家觉得安东与路易丝两人不登对,但是每次聚会时,朋友总会起哄,要两人合唱古典歌曲。就这样,女高音配男中音的重唱二人组在社交圈中广受欢迎。虽然路易丝后来让安东心碎,但在安东度过最难熬的日子后,两人还是会应听众要求,高歌一曲。    
      几年过去了,两人对于当年那段感情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安东在《南线邮航》中铺陈的爱情故事呈现出阴沉、绝望的一面,最后男主角的座机坠毁在沙漠中。路易丝开朗、快乐的性格在小说中找不到一丝痕迹,娇生惯养的热纳维耶芙舍不得离开优渥的生活,书中只剩下一点点情义。男主角伯尼就像安东,将全部感情投注在一个完全与自己不搭调的女性身上。安东将两人感情进入尾声时的情形改编成气氛低迷的出游:大雨滂沱的子夜,伯尼开车载着疾病缠身的爱人。旅社关门,不愿接受深夜投宿的旅人。伯尼只能陪着她,一起面对冷酷的世界。    
      寓言、反省、想像、事实,在最后融为一体。小说中爱情的结局与现实生活无异:热纳维耶芙和路易丝一样,离不开养尊处优的生活,不愿跟随冒险家遨游天际,最后抛弃了伯尼。    
      《南线邮航》笼罩在宿命的阴影下;路易丝在《美丽佳人》的文章则将两人的爱情形容成愚蠢、无聊的儿戏。她说她和安东是朋友,两人的订婚不过是“闹着玩的”。倘若路易丝所言属实,造成两人认知上差异的重要事件应该是8月度假时发生的小插曲。路易丝在女伴作陪下,与安东前往瑞士侏罗山度假。两个月前,安东在布尔热退伍。为了支付旅费,安东被迫卖掉了相机。一行人在山中一面散步,一面采花。两人在一处小火车站接吻,仿佛是一对即将分离的恋人。路易丝说:“其实我们在骗人。”    
      从路易丝的文章中可以感觉到当时年仅23岁的安东非常担心自己未老先秃。路易丝说,他们俩很担心他的头发日渐稀疏,于是临时决议绕远路到日内瓦,寻找有专利保证的生发水。    
      两个月后,路易丝一声不响地跑到比亚里茨(Biarritz),虽然安东拼命写信给她,她还是一封未回。    
          
      1923年秋天,路易丝离开安东;1955年,她在杂志上写文章。这30多年间,路易丝一直在不平静的婚姻生活中挣扎。她与前后任丈夫分别住在拉斯维加斯与布达佩斯。路易丝提到了安东不适合做丈夫的基本原因:在瑞士度假时,安东滔滔不绝谈论飞行,以及“翱翔天地之间那种震慑人心、超越俗世的时刻”,但是路易丝喜欢的话题是:温暖的家、冬天坐在火炉旁的新沙发。    
      安东喜欢描述刺激的历险故事,在路易丝家人眼中,他似乎没资格做维尔莫兰家的女婿。1923年1月,安东在布尔热坠机意外中险些丧命。康复之后,他被迫在飞行事业与未婚妻之间择一而取。当时安东很想与空军签约,做一名职业军官。但是他没这么做,不过后来他落得两头空。他来到巴黎市中心一家瓷砖制造商的办公室工作,枯燥无味的内勤工作取代了飞行生涯的刺激与自由。    
          
      离开空军之前,安东有个优点是在一般贵族子弟身上看不到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但是为了挽回路易丝的心,安东收敛了许多,甘愿待在小办公室里过着单调的上班族生活。路易丝固然有可能爱上这位身无分文、胆大包天的贵族后裔,但后来发现这个人竟然成为苦哈哈的办事员,所以便到别的地方找寻更适合的对象。    
      解除婚约六年后,安东带着《南线邮航》的初稿来到路易丝位于巴黎的家中。安东承认,当年他给人的印象极差。由于路易丝外出,因此安东在当晚捎了封信给她。信中写道,他很遗憾在订婚之后,路易丝将他视为“软弱的小孩”。这封信道尽他内心的绝望和苦闷,他很后悔当初让人误解他是害羞、忧郁的青年。不过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路易丝的自信对安东是一种威胁。信中提到《南线邮航》这本书,他带着道歉的口吻写道:“我想为你写点东西,想跟你讨论这本书。如果你觉得可行的话,我或许就将这本书献给你。”    
      安东的爱意丝毫未减。“我想你心里很清楚,你可以要求我做任何事。无论牺牲多大、无论何时,我都愿意。我写这段话并不是要你感激我,因为你永远不会真的需要我。但是,在你孤单寂寞时,想想我这段话,也许能够减少孤独的感觉。虽然你曾经伤了我的心,但我原谅你的所作所为。”后来,安东告诉路易丝:“我是男孩,你是女人。”    
    


第一部分 1900—1930年银  舰

      1923年秋天,路易丝不告而别。1926年11月,安东开始担任全职民航机驾驶员。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三年多的岁月中安东的生活失去目标,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虚度光阴。原本安东在办公室做内勤,后来四处奔走销售货物。工作之余,安东开始学着当一名作家。安东有了机会和朋友讨论文学、写写东西,因此枯燥无味、薪水微薄的上班族生活倒也不难熬。    
      自从退伍之后,安东常说自己在写小说。1926年4月,原本只见大纲的《南线邮航》成为一本短篇小说。这时候他对于虚无缥缈的文学作品非常反感。他认为,作家下笔必须“言之有物”,否则就别写了。安东不再写浪漫诗篇,也不理会讲究文体、格式等写作理论,他想观察、诠释真实的生活。    
      他将所见所闻写在家书上,有时候随便抓一张纸就写,有一次甚至写在裁缝店账单上。他的写作风格和内容极为特别,几乎每一封信都附上素描,其中有的图画后来用作了《小王子》的插图,其他人像都是画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    
      每一封信的笔调、字迹都不同,以符合收信人的个性。他写信给大姐时,语气特别温柔;写给二姐的信看起来像是写给哥们儿。他和姐妹们的通信一如儿时在圣摩里斯的对话。    
      另外,他写给朋友的信中净是描述无聊上班族的工作细节,他似乎有意嘲弄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最喜欢和两个人通信——夏尔·萨勒与勒妮·索馨(Renée Saussine),勒妮是他在波舒哀认识的一个年轻人的妹妹。安东写给夏尔的信大多非常冗长,巨细无遗地描述了他如何消磨上班时间。安东的办公地点位于协和广场附近,法柏圣奥诺尔(FaubourgSaintHonore)大道上的布瓦龙(Boiron)瓷砖厂总部。虽然上班地点不错,但安东总是把自己写成被关在笼子里,才刚上班就等着下班。    
      他写道:“只有看着秒针才能让我快乐。”“打呵欠真是不错的消遣。” 他的信就像流水账,显然上班时没事做。不过他的正事是预估新厂的获利率。午餐时间一到,他会高喊“万岁!”接下来的句子是:“真可怕!现在是下午2∶05,我又回到办公室。”    
      机械式的工作并没有消磨掉安东的志气,他仍然一心想成为作家。1924年7月,夏尔收到安东的信,信中提到他在纸片上写下小说的片段,然后想办法把纸片弄成拼图。夏尔到巴黎时安东告诉他,自己一定不会逃避“写小说的责任”。言下之意,夏尔有义务听他说明写作进度。安东总是强迫朋友做他的忠实听众,这和小时候在圣摩里斯强迫姐姐、弟弟、妹妹听他讲故事、念诗的情形一模一样。    
      安东称勒妮·索馨为私人作品管理员,每次安东写了东西,勒妮总是立刻表达赞赏之意。两人多年的友谊始终维持在精神层次,勒妮和他在巴黎的父母家中或左岸咖啡馆讨论文学,安东在国外不时捎信,继续讨论未完成的话题。勒妮还记得,每每辩论进行到高潮时,安东总会重复习惯性动作:手持一支未点燃的香烟,火柴一根一根接着烧,然后堆满整个烟灰缸。    
      安东后来告别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改行为卡车制造商索尔(Saurer)卖车。推销员的工作使他时常得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对于这样的生活,安东倒也甘之如饴。他更是勤于写信给知音好友,联络聚会。安东找了两年才争取到这份推销车子的工作,他觉得这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巴黎郊区的索尔工厂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就业培训。虽然他很贪睡,但为了能摸到引擎,他甘愿每天六点钟起床。    
      就业培训结束后,安东驾着拉风的跑车型公务车Zedal Sigma到乡下地区开拓业务。他在巴黎第18区奥纳诺大道(Ornano)70号的泰坦妮亚旅社(Titania)住了两年,现在终于有机会离开那间阴暗的斗室。安东常说斗室里弥漫着抑郁的气氛,但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