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叹息说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陈长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先前在石壁后,安华替他整理衣着时,颤着声音说了一番话。
桉琳大主教放弃了追问,声音微涩说道:“您决定怎么处置我呢?”
陈长生说道:“我说过,我愿承受所有的罪名。”
桉琳大主教感慨说道:“明白了,我会让出圣堂大主教的位置。”
她没有背叛教宗的意思。
今天是她第一次接受旧派的劝说,帮助对方做了一些事情。
因为她想看看,教宗陛下究竟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现在她看到了结果,有些感慨,有些失望。
不是因为自己被揭发,从而失去了国教巨头的位置,而是因为陈长生的处理太强硬,太冷酷。
她轻声说道:“这就是圣人无情吗?”
“不,有人想我变成枭雄,有人想我变成英雄,有人想我变成贤者,有人想我成为圣人。”
陈长生沉默了会儿,说道:“但其实我还是那个进京参加大朝试的少年道士。”
桉琳大主教认真问道:“既然如此,何苦如此?”
陈长生的眉头微皱,鼻息微粗。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看出来,他这时候的心情非常不好。
“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从来都不是我自己想要当教宗。”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鬼主意。也许是师叔的,也许是梅大主教的,也许是师父的?”
“是他们要我来当这个教宗,在这之前,他们并没有问过我愿不愿意。”
“所以我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希望我做的。”
他沉默了会儿,接着说道:“但这些事情并不是我想做的。”
“如果教宗必须是这样的人,那可能我不适合做教宗。”
他看着那些教枢处的主教们说道:“如果你们还有意见,就到此为止吧。”
光明殿里一片安静,鸦雀无声。
有的教士没听明白陈长生的这番话。
有的教士以为自己听明白了,却不敢相信。
凌海之王怔住了,司源道人瞪圆了眼睛,户三十二若有所思。
桉琳大主教有些茫然,心想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第1057章 贤者的时间()
走过石柱,便是通往离宫深处的神道。
离宫附院、宗祀所以及青曜十三司的教习学生们站在神道两侧,躬身行礼。
在这条神道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故事,陈长生没有去回忆,继续向前行走。
他登上漫漫长阶,走过清贤殿,终于到了那片幽静的殿堂。
夜空被檐角分割成井眼,就像过去那样,但水池畔已经没有那个木勺,因为那盆青叶已经不在了。
安华跪下行礼,白色的祭服被微寒的夜风拂动,就像她这时候激动的心情一样。
陈长生点头致意,让她起来。
安华走到他的身后帮他穿好神袍,又细心地整理了很长时间。
陈长生望向有些狭窄的夜空,看着井底的那些繁星,想起了在白帝城里望向星海时的那些感悟。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收回视线,说道:“走吧。”
伴着清柔洗心的水声,他走到幽静偏殿的最深处,那道石壁之前。
石壁缓缓分开,无数道炽烈的光线扑面而至,同时响起了绵绵不绝的浪声。
那些浪声时拜倒时衣物磨擦的声音,也是人们或者激动、或者敬畏的颂圣之语。
“拜见教宗陛下。”
无数名教士像潮水一般跪倒在地。
陈长生戴着圣冕,手握神杖,看着眼前这幕画面,神情很平静。
从当年的寒山小镇开始,这样的画面出现的越来越多。
就像最常见的形容——如潮水般。
这一切对他来说已经毫不新鲜。
他看惯了人潮人海。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站在这里。
他站的位置是光明殿的平台。
这里并不是离宫最高的地方,但肯定是整个大陆最高不可攀的位置。
这里距离地面只有十余道石阶,却仿佛隔着无数万里,已经来到了星海之一的神国里。
伴着虔诚的颂圣声,教典的吟诵声继而再起,一道庄严神圣的气氛,笼罩了整座光明大殿。
温暖的圣光把殿里的一切事物都照耀的无比明亮,哪怕最细微的黑暗,在这里也无法存在。
光明殿里有一道极高的石壁。
上面雕刻着的前代贤者、英雄、护教骑士还有圣人像,被圣光照耀纤毫毕现,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那些前代贤者、英雄、护教骑士以及圣人们,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世人。
他们的视线并不漠然,而是饱含着很多真实的情绪。
陈长生站在石壁之前,站在圣光里。
他承受着那些视线。
他在看着世人。
这个画面无比神圣。
……
……
陈长生举起手中的神杖。
颂圣声渐渐停下,教士们缓缓起身,依然如潮水一般。
光明殿忽然变得非常安静,就像那些幸运穿过阵法的微风拂在石壁上的声音,都能清楚地传入所有人的耳里。
或者是因为在神杖重新落下之前,殿里的人海便分作了两边。
凌海之王、桉琳大主教、司源道人、户三十二这四位国教巨头站在右边。
数百名离宫主教以及从各道殿赶回来的主教站在他们的身后。
另外一边的主教数量要少很多,没有一位圣堂大主教,但是红衣主教的数量非常多。
这些主教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面容都有些苍老。
无论在任何地方,这种苍老所代表的岁月以及资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教枢处的主教们也都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天道院、青曜十三司、宗祀所也在这边。
只有受凌海之王影响极大的离宫附院不在,那位院长与苏墨虞站在人群里,刻意地保持着低调。
庄之涣与教枢处的三位主教站在人群的最前方,完全没有隐藏行迹以及心思的想法。
陈长生看了庄之涣一眼,然后望向殿外的某个角落。
圣光笼罩着整座大殿,也有些散溢到了殿外。
殿外深沉的夜色,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照亮了某个角落。
梅川主教就在那里。
圣光再如何温暖,也无法驱走他身上的寒意。
因为他已经死了。
……
……
当初陈长生刚接任教宗,便被商行舟逐出了京都。
他是一名被放逐的教宗。
三年后他回到了离宫,他第一次以教宗的身份主持光明大会,便要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教枢处的教士们,庄之涣等人还有那些苍老的红衣主教,都在看着他。
在这些旧派主教们的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悲愤之类的情绪。
当然,他们依然对陈长生保持着足够的尊敬,依然把自己的情绪控制的非常好。
不然梅川主教的遗体这时候就不会在殿外那个角落里,而可能会出现在光明殿内,就摆在他们的身前。
凌海之王面无表情看着那边,眼神非常寒冷,脸色非常难看。
知道国教学院里发生的事情之后,他便一直盯着教枢处以及这些苍老的教士们。
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还是把梅川主教的遗体运进了离宫里,并且摆在了光明殿外。
他认为这是对自己赤裸裸的挑衅,当然,也是对自己的警醒。
这说明离宫并不是铁板一块。
国教旧派的实力,依然不容低估,可能有些人隐藏在暗中支持他们。
凌海之王微微眯眼,视线在户三十二与桉琳大主教之间来回,心想那个人究竟是谁?
今夜是教宗陛下首次召开光明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他无法忍受的大不敬。
但他知道这时候自己不便再做什么,更不能让人直接把梅川主教的遗体抬走。
看到这幕画面的人太多,太过粗暴的解决方法,可能会让一些教士的情绪失控。
当然,他相信凭借教宗陛下的声望以及自己等人的地位,可以强行压制住当前的局面。
问题在于,那道裂缝不会消失,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深。
很明显,这并不是教宗陛下想要的。
凌海之王望向陈长生,忽然有些期待。
殿里很多第一次看到陈长生的主教,对新旧之争并无想法,更多的也是好奇,或者说期待。
教宗陛下会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是的,杀死梅川主教的是圣女,整个过程都有陈留王做证。
谁都知道圣女与教宗陛下之间的关系,她帮您做出了选择,自然也为您准备好了理由。
按道理来说,陈长生这时候只需要说出那个理由,便能把这件事情解决掉。
但不知道为什么,包括凌海之王在内的所有教士,甚至那些旧派教士都不认为他会这样做。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可能只是因为这些年来的那些故事,早就已经证明他不会这样做。
第1056章 教宗的归来()
(今天是徐有容的生日,也是我一位朋友的生日。前天写的斩手两章就是献给她们以及你们的。)
……
……
国教学院是青藤六院之一,历史极为悠久,曾经在京都盛极一时。
二十余年前,国教学院发生了一场血案,无数师生惨死,自那之后,国教学院便变成了一座墓园,渐渐被人遗忘,那些还记得它的京都民众也不敢提起。
陈长生从西宁镇来到京都之后,国教学院才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然后便是天书陵之变。
现在国教学院的地位很特殊。
无论朝廷还是离宫,对国教学院都极为重视。
各种资源都在不停进入百花巷的深处。
短短三年时间,国教学院便已经恢复了当初的盛况,地位隐隐超过其余的青藤诸院,快要与天道院并驾,不然那些曾经逃走的教习与学生,为何会花那么多的气力也要回来?
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荣耀也只会属于站在天书陵最高处的那个人。
国教学院重获新生,回复荣光,是因为陈长生的出现。现在国教学院的院长,依然是由他兼任。但在很多人看来,国教学院依然是商行舟的国教学院。
国教学院在大朝试上与天书陵里的风光,也都被很多人归给了商行舟。
因为商行舟是国教学院历史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院长。
而且陈长生是他的学生。
他从西宁来到京都继而进入国教学院读书,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商行舟安排的。
这是非常明确的传承。
朝廷里的那些御用文人,不知写了多少篇美文。
教枢处曾经准备在院门外立碑以记述这段历史。
对国教旧派来说,这只不过是在正本清源。
但对国教学院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场侵蚀。
如果不是苏墨虞始终坚守,如果不是离宫方面始终警惕,如果不是茅秋雨闭关之前对教枢处做出了某种压制,也许陈长生留在国教学院里的那些印迹早就已经被清洗干净了。
这个时候,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