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在弓手加一和其他的战争卡牌之中选择,现在,有4个,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叠加的前提下,控制力和实力也会大大的增加。
赵信拿到卡牌系统已经很长时间了,有过第一级的抽奖,对于这个,已经相当的熟悉了,这是2级常住卡,1级常住卡,就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常驻效果,2级的话,会怎么样,会不会更强一点,或许说,会给他更多的提升。
开启了5张卡牌,除了一张没什么用之外,其他的,效果都非常好,特别是古代化学,不但帮助他在升级的陆上,更进一步,不然的话的,最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升级,还是在每天10次抽奖的前提下,300多种古代化学的配方,其中还包括了水泥,玻璃,等珍贵的化学配方,对于未来,有巨大的帮助。
有300种常见的化学配方,赵信只是每天做一些化学实验,就让最终缺少的卡牌数量,直接完成,越早拥有的2级卡牌,他的势力提升也就越高的。
54选3,赵信也知道,其中肯定有更高级的卡牌,至于有没有金色,那就不好说了,毕竟,金色卡牌是的万分之一,紫色是千分之一,蓝色是百分之一,如果正好漏掉了那个色彩,说不定,都是绿色白色的。
有了抽奖系统的百倍叠加,可以直接把普通牌变成的绿色,赵信抽取常驻卡牌的心态就有些放松了,左右也不会有太稀有的卡牌,照例抽取好了。
第1张卡牌,赵信选择了第11张,纯粹是随便乱选的,卡牌掀开,色彩是白色,这一点,他早就有心理准备,常规卡牌的抽取,不会如同特殊抽取那样,可以叠加,直接让色彩上升一个等级,有更大的几率抽到高级卡牌,少了10倍的几率,还是固定的数量,白色永远是最多的。
赵信并不在意,未来主要的常驻卡牌,还是特殊抽奖,10天叠加一次,还能够用钱来叠加十次,最少抽出的,都是绿色的,通过5张卡牌,特别是古代化学这样,稀有紫色卡牌的抽取,赵信真正认识到了卡牌跟卡牌之间的巨大差距。
白色卡牌,说白了,就是一个最基础,最普通,到了绿色卡牌稍稍好一点,蓝色卡牌,才是卡牌之中,神奇的代名词,至于紫色卡牌,不能够称之为神奇了,每一张都有扭转一个领域,开创一个领域的作用,至于金色卡牌,普通抽取的万分之一,叠加10倍的千分之一,赵信不知道,他能不能幸运的抽取到这样的卡牌,可是有一点,他深深明白,那恐怕就真的是游戏之中的神器了,可以扭转一切,作为底牌的大杀器。
感慨一下,白色,可能没什么用,赵信仔细的看着卡牌,卡牌上面图案是船,这多多少少让赵信有些失望了的。
他现在在保州,有河运,却不是重点的,再说了他也不可能随着出去,卡牌系统的制约性非常强,只有在他麾下的,才享受到卡牌的加成,这个麾下,要么是执行某种任务,在他的旁边,要么就是泛指,总之不能离他太远。
不过,船的卡牌,也是一个重点,无论是在北宋,还是在后世,船都是最廉价的一种运输方式,大宗货物用船运的话,效率会提升不少,消耗也会减少不少。
这也是北宋依托着京杭大运河,开拓出了一个核心,在运河旁边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也是繁花似锦的,离开了运河,也只有一些州府中心城市,才有相对的发展,有的甚至不如运河旁边的小小县城。
最终,这个2级常驻卡牌,在赵信的面前,露出了它的全貌,2级卡牌神速,是船用的特种卡牌,可以覆盖500艘船只,麾下所有船只速度提升10%,遇到风浪的几率降低30%,船只拥有15%左右的恢复度。
赵信微微有些吃惊,他以为白色卡牌都是弓手加一的那种,提升全方位能力10%,这个算是很简明的用途,可是神速这样的船用2级卡牌,却加了三方面的功能,还是很有用的的功能,提升的幅度不低,由此也可以看出2级卡牌的强大,不但原始比例增加了,还有多种的能力。
对于船舶来说,速度提升,是最好的方面,船速代表着流通的速度,也代表着直接的效益,一个船队可以用9天的时间,完成航行,另外一个船队却要用10天,综合评定,各种成本和消耗都会大大的降低。
不过赵信更加看重的还是后面,10%的速度提升,并不多,最多是些微提升了河船的用途,可是遇到风浪的几率降低30%,这个作用可不小。
内河运输虽然有风浪,可是风浪较小,特别是在内河船舶都达到了400料这个程度的时候,这个减少风浪,主要是对远洋来说的,在近海,在河流上面,遇到风浪的几率几乎等于零,越是深入远洋,风浪越高,这也是远洋航运利润高的根本原因,因为蕴藏着危险。
至于第三个,赵信看不懂,稍稍看了一下详细的解释,也就是船只在总体受损不超过15%的时候,拥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这种自愈能力是比较缓慢的,一旦达到了15%,可能要5天才能够彻底恢复,也就是说,每天会达到3%左右,同时,他会影响到维修,有维修的时候,维修的效率也会相应的增加。
三个技能,除了的第一个,可以使用与河流和运河之上,其他的都是海上的技能的,综合能力上面,相当的出色,可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下条件,要赵信在周围才能够有用这一点,有些鸡肋了。
同时可控制的船只有500艘,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赵信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个卡牌系统的漏洞,它只是说明了船只的数量,而没有说明船只的吨位,要知道,海船之间的差别,可是非常巨大的。
船不同于的步兵,特别是海船,宋朝已经可以制作2000料以上的船只了的,着换算成后世的吨位就是650吨,500艘,几乎是30万吨的估摸,在后世,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远洋船队的吨位,还不是最大的,可是在这个时代,相当的可怕。
吨位永远是决定海上运输的主要物品关键性要素,当吨位上升之后的,就不一定局限于的高价值,或者是高收益的商品了,完全可以进行大宗商品的买卖额,比如说中国紧缺的铜,再比如说粮食。
这些在以前,几乎不会有海上航运运输的东西,原因就是,一艘船,可能就三五十吨,多了也不超过100吨的载货量,运送粮食和大宗物品,根本没有太多利润,只有质量高,重量轻的物品,才是运输的主力。
这些物品不适合大宗航运,因为市场承接能力就那么大的,一旦航运规模大幅度的扩大,这些几乎有多少都可以卖多少的产品,才是远洋运输的主流的。
在丰收的年经,江南的米价,大概是开封的五分之一左右,大规模购买还要便宜不少,可是再往南,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哪里几乎是粮食的天堂,丰富的物产让这里,完全没有所谓的饥荒什么的,几乎随便撒一片种子,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获。
仅仅这一点来说,就让这里的粮价相当的便宜,对于一两艘货船,甚至是更小的货船的情况下,购买大批虽然也是几倍的收益,却不是他们的主流,这也是在轮船诞生之前,很少有海商销售粮食的,粮食却是稳定的大宗物品,特别是对于缺粮的宋朝而言,在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之下,这些粮食基本上不愁销售,价格足够便宜的话,甚至连朝廷都会购买一部分。
而这还是2000料的船,在炼钢技术有了巨大提升的前提下,用钢龙骨取代的木龙骨,构筑船,这将会是造船业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往,造船业最大的制约是龙骨,哪怕有了拼接龙骨的技术,没有巨大的,适合造船的船材,任何船厂都必须要停工,可是使用钢铁龙骨,只要钢产量出来,有足够的材料,就可以无休无止的建造,船的生产速度会大幅度的提升。
钢龙骨的强度和韧性,会让整个船性能大幅度提升,吨位也会显著提升,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制作出比现在高出3倍, 2000吨左右海船,就如同郑和大型船只那样,500艘就是100万吨,400多万石的粮食,一年两次就是亿万石,这对于稳定整个中国,将会起到可怕程度,这是一个无上限生意,有多少就可以卖多少。
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贸易()
在公元之后的2000年时间之中,其中绝大部分的时间,中国的发展是远超过世界各地的,长期占据了整个世界80%以上的产值,就算到了已经落后的清朝时期,在整个科技已经落后的前提下,依然是整个世界GDP第一的存在,各种中国的产品,行销于世界。
从唐朝开始有大量海商前来之后,整个汉唐到宋朝,再到明清,中国的商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商,当然了,在欧洲开启前往远东的新航线之前,主要是中亚,印度和东南亚的海商。
海商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之中,是一个相当神奇的存在,一直都是一个充满了财富行当,基本上,说起海商,就会想到,腰缠万贯,想到一掷千金。
海商的暴利,也推动了无数人,投身于海商的领域之中,海商多是跟珠宝,黄金,贵重物品联系在一起,几个月不见之下,再回来,就是无数的珍珠玛瑙,黄金宝物。
在航运业不怎么发达,大部分海商只有一条船的时候,如果是船只比较小的时候,用于通商的海货,都是昂贵的东西,因为昂贵的东西,可以翻的上价格,而且是十倍百倍。
昂贵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最高的利润,一倍以上的收益,并不足以支持海商,从万里之遥,前来中国,最少也是几十倍的利润,利润比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总价值。
一船普通的原料,哪怕超过50倍的价格,原来一船的成本不过是10贯,50倍也不过是500贯,绝对数值的不高,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利益,可是高价值的东西,原来价格是1万贯,翻一倍都可以赚一万贯,这可比之前的高利润更高。
中国从汉唐时期,就开始流行的产品,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可以创造十倍,百倍利润的东西,单个的东西的重量很少,而总体的价值也相当的高,这才是海运的主流。
这些东西,不可能大宗的销售,物以稀为贵,中国的丝绸,瓷器,为什么能够在欧洲卖出高昂的价格,因为它的艺术价值真的非常的高,欧洲人无法仿制和重现,可是另外一方面,物以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真的就是至理名言,东西少了,供求关系又高,这才是促成这个东西价格高昂的根本原因。
在欧洲没有打通前往远东的航道的时候,中国物品,那是绝对珍品,没一件都价格高昂。
中国的物品只能够走两条路,一个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通过中国,通行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进入到印度洋,最终抵达阿拉伯国家,然后通过阿拉伯的陆上通道,逐步的运往欧洲。
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代表着中国对外交流通道之一,也是中国影响力向着中亚甚至欧洲辐射的开始,21世纪,不断的有沉船在这一条航道上面,被打捞起来,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已经有意识进行了一些外销产品的尝试。
比如说,带着耶稣和圣经的瓷器,再比如说,明显西洋风格丝绸,这些在中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