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突然,刘琦松开了双手,瞪大了眼睛!

    “唤仲宣先生……”

    王粲匆匆奔进,见刘琦虽仍气短乏力,但双目炯炯,王粲拜道:“苍天有眼!公子可算好了!”

    刘琦挥手屏退仆妾。“派人……盯住孔明,此人,吾必收为己用。”

    “公子放心,已有安排。等公子养好身子,便去寻那孔明,一定说服其为公子效力。”

    “不急。江陵使者远道而来,不能怠慢。”刘琦唤过王粲,在其耳边低语一番……

    ……

    刘琦赴荆南养病,远离了江陵,也就远离了荆州之位,刘琮派系松了口气。

    但是,只要刘琦不死,终究是个麻烦。

    荆州别驾刘先刘始宗,奉命来荆东,既为招募诸葛孔明,也为探查刘琦的情况。

    一进刘琦在下雉的住所,熏天酒气便扑鼻而来,刘先不禁掩鼻。

    屋里传来女子放肆的嬉笑,更令刘先皱眉摇头。

    “咳!”

    刘先在驻足门前,用力咳了一声。

    屋里,嬉笑声骤停。片刻,两个妖冶女子,匆匆出来,腮红发乱,衣衫凌乱。

    王粲随之而出,猥琐地冲刘先笑笑,将其让进屋内。

    刘琦斜倚在榻上,一脸病容。见刘先进来,刘琦赶紧招呼道:“琦有病在身,未能远迎,别驾勿怪。”

    屋里凌乱不堪,杯盘狼藉,刘先见了,心生厌恶。“安敢劳动子玉公子。”

    “父亲……还好吧?”

    “唉……”刘先重重叹口气,摇了摇头。既是对刘表病情的无奈,也是对刘琦的无奈。原本准备好了说辞,见了屋里的状况,也懒得讲了,忍不住开口责备道:“刘公重病在身,却念念不忘子玉(刘琦)。然,子玉有恙在身,不知保重,却纵情恣欲,刘某不知,回去该如何对刘公言说。”

    一提到刘表,刘琦心中泛起阵阵酸楚。“……别驾责备的是,只是,刘琦行乐的日子,也不多了……咳……咳……咳……”

    刘琦连连咳嗽,擦拭的巾帕上,一滩污红……

第1189章 拒绝征辟再出游() 
孔明有意回避,刘琮派系来查探虚实,还要争抢孔明,令刘琦心烦意乱,病痛发作。

    为了排解痛苦,默诵兵法,刘琦突然有所领悟。

    困难齐至,但这些困难,与对敌作战的困难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困难导致被动,如果克服困难,被动便可转化为主动,收获奇效!

    精心导演,故意做出放浪形骸,自暴自弃的样子,可使刘先和刘琮派系放松警惕,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

    麻痹对手,只是中策。

    借力于对手,方为上策。

    刘琦还想通一事,诸葛亮不仅回避自己,也在回避刘琮派系的招募。

    为了躲避自己,诸葛亮没有必要离开。突然离去,一定是为了避免荆北方面的纠缠。换句话说,诸葛亮虽然不愿归附于己,但他更不愿归附于弟弟刘琮。

    刘先此来,有意招募孔明。借助其力,达成已愿。

    ……

    刘琦虽是刘表的长子,但论官职,刘先却是上级。

    刘先有督查之权,刘琦拿来账册,逐一汇报荆东方面的情况。

    刘琦客气谦恭,刘先很是受用,渐渐放松了警惕,夸赞刘琦做事得力。

    “还有一事,琦本待要做,怎奈痼疾发作,只能暂缓。”

    刘先心中暗讽:痼疾发作,却有精力酗酒风流。这个大公子,真的自暴自弃了。

    “子玉公子调养身体,最是要紧,有什么事,不妨言明,刘某代行便是。”

    “多谢别驾,自是为招募诸葛孔明。”

    “招募诸葛孔明?!”刘先惊道。

    刘先神情突变,刘琦看在眼中,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是啊。琦想招募孔明,为我荆州所用。”

    刘琦说,欲为荆州招募孔明,刘先并不相信。

    刘琦留意着刘先的神情,继续道:“孔明才情高远,有卧龙之名,莫说在荆楚之地,便是纵观天下,亦少有出其右者。”

    刘琦如此评价孔明,致荆楚名士于何地?!

    刘先本人就是荆楚名流,且成名已久。听刘琦如此说,怎能不气。“孔明虽名声初显,但年未及弱冠。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荆楚之地,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并非只有那诸葛孔明。”

    “不,不,不。”刘琦连连摆手。“孔明绝非凡夫俗子可比。”

    刘琦越夸孔明,刘先越来气,却又不便发作。“子玉公子如此赞誉诸葛孔明,刘某还真想见识一下这位卧龙先生。若知其所在,刘某愿代公子前往,说服孔明投效。”

    刘先此来目的之一,便是招募孔明,自然知道孔明的住处,甚至还知道孔明已经离开。

    刘琦说要为荆州招募孔明,刘先并不相信。故作不知,只为试探刘琦。

    刘琦早有盘算,并不隐瞒,如实相告。

    刘琦所言,与刘先掌握的情况完全一致。刘先终于相信,刘琦招募孔明,是出于公心,倒是自己错怪了。

    ……

    刘先很烦躁。

    来贫穷的荆东公干,本就是苦差事。

    原以为,以堂堂荆州别驾身份,征召孔明,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没想到,屈尊亲往,却连孔明之面都没见到。

    刘琦盛赞孔明,贬低荆楚才俊,更令刘先气愤。有心拂袖返回江陵,无奈临行前,刘表特意嘱咐,务必请得诸葛孔明。更有二公子刘琮相托,刘先不能不办,只能一路追寻孔明行踪。

    谁想到,追出一百几十里,竟还没追到孔明!

    刘先怒了。“竖子!自以为是淮阴侯乎?!”

    刘先有才学,用“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典,将孔明比作淮阴侯韩信,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将自己比作汉初三杰之首的万户侯萧何。

    刘先没有萧何之能,更无萧何追韩信的诚意和耐心。

    堂堂一州高官,岂能做捕快差役的贱事。

    久追不到,刘先急了。

    找不到,抓也要抓到!请不回去,押回去再说!

    派人快马奔赴前方各地,通知沿途各地衙门官吏,见到孔明,强行扣下!

    ……

    富水之上,竹筏轻灵漂行。

    富水河净如美玉,飘似玉带,山峰夹岸,峡谷幽长,轻烟薄雾,岚光紫气缭绕其间。如此美景,孔明却无心欣赏。

    游历,不同于游玩,注重过程而非享受。

    正是在一次次游历过程中,孔明不断增长了见识和感悟。

    但是,这次外出游历,孔明心情很差。

    刘琦来征召,可以回避不见。刘表派人来,却很麻烦。

    刘表外表儒雅,内则多疑。作为荆楚之主,征辟遭拒,必心生怨恨。为免麻烦,也为自保,孔明只得再次出游。

    ……

    乘竹筏出游,避开了刘先,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

    孔明身体单薄,可是遭了不少的罪。前面是下隽城,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下隽城,地处长沙郡东北,幕阜山西北麓。

    下隽既非军事重地,也非贸易要道。

    方圆百里之地,没有城池。直至西汉,为了管理周边,才在此立城设县。

    下隽北面是云梦泽,西面是洞庭湖。湖泽之上,除了渔民,就是水贼。水贼凶恶,渔民也不好惹,下隽县空挂其名,根本无力约束管辖。

    而下隽县最尴尬的是,因独处于长沙郡东北隅,荆南人视之为北方,而荆北人却视之为南方。

    换言之,下隽就是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儿。

    下隽在籍不到万户,按规矩,这种小县县官,不能称县令,只能称县长。

    被派到这里做县官,等同于遭到流放,稍微有些背景的官员,避恐不及。

    现任下隽长姓毛,身体肥胖,胖脸似猫,毛猫同音,人们便称呼其猫县长,或者干脆称呼老猫。

    老猫没什么背景,能混到下隽为长,已属不易。

    下隽小县不设县尉,乡勇既是差役,又算县兵,直接归猫县长统领。猫县长身兼军政一把手,很有成就感。

    虽只有几十县兵,但带在身后,前呼后拥,倒也威风。

    刘先的文书传到,猫县长很兴奋。

    下湖剿匪,自是不敢。扣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却是简单。

    猫县长将县兵集合起来,很有领导模样地挥挥胖手,开始训话:“都给我听好了!这次,来了个大活儿!眼睛都睁大着点,腿脚都勤快着点!办好差事,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猫县长运气真是不赖,刚把人手撒出去,就有了收获!

    很快,差役来报:那个姓诸名葛亮的家伙,落网了!

第1190章 三言五语过下隽() 
“老天有眼!”

    猫县长捧着肚子大笑不止。

    似他这等小官,完成州府委派的任务,那便是一件大大的功劳。只是,万没想到,竟如此容易。

    “走!去看看那个家伙!”猫县长很有领导模样地一挥胖手,差役前呼后拥,很威风地走了……

    ……

    诸葛亮真的“落网”了,准确地说,是自投罗网。

    孔明多智,江陵使者远道来征辟自己,一定是奉了刘表或刘琮的指令。自己想一走了之,不会那么容易。江陵使者一定会不择手段,完成使命。进下隽城,也许会遇到麻烦。

    不过,绕道而走,可能更加凶险。

    这一带多水多虫蛇,自己只带着一个僮儿,跋涉露宿荒野,危险更大。

    那僮儿久在孔明身边,也是颇多心思。连他都意识到,进入下隽城,恐怕会有麻烦。

    “公子,咱们还是绕路而行吧。”

    “绕路甚远。”

    “远便远些,但安全呀。”

    “无有必要。”

    僮儿只能背起行囊,撅着嘴嘟囔道:“叔父(诸葛玄)曾说,公子生来谨慎,今日却意气用事。”

    诸葛亮笑着道:“非是意气用事,只因走下隽城,更安全些。”

    “城里差役若找麻烦,该当如何?”

    “嘿嘿,我们一路颠簸,身乏体累,对付差役,总比对付郊外虫蛇野兽简单些。”

    两人边说边走,刚一到下隽城,便被差役撞见,落网了!

    “都怨公子!”僮儿抱怨。

    诸葛亮却是不急不慌。“无妨,三言五语之事尔。”

    ……

    “抓到了吗?在哪呢?本官看看!”猫县长叫叫嚷嚷,威威风风来了。

    远远地看见孔明,猫县长突然站住了。

    本以为,抓到一个落魄书生,大可耍耍威风。

    可这诸葛亮毫无落魄相。

    诸葛氏,乃琅琊望族,孔明出身于望族世家,饱读诗书,相貌清秀。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诸葛亮气定神闲,优哉游哉,哪有一点嫌犯的样子?!

    便是那个僮儿,都是一付不急不慌的样子,定是见过不少世面。

    猫县长好歹是个官,也知道深浅。

    诸葛亮的穿着气度,一看便知,是望族世家子弟。

    望族世家,都是子弟散布,人脉广播。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