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当羌酋长又提出,官府不得向他们收税。

    高顺也爽快的答应下来,说道:“你们内部的税收,由各道官员负责,所收之税,可用于为部民造福,更要养兵,若有战争,官府可能要从各道调兵,你们必须自备武器、铠甲和战马等,且不得用若兵凑数。”高顺心想,即便不收他们的税,也可在外设关卡,收取关税和贸易税,羊毛出在羊身上,照样有不菲的收获。

    对于调兵之数,诸人最为关心。

    高顺承诺,每道可设五个千户,每年不管调兵几次,总数不会超过一个千户所辖之兵;不过所调之兵,官府不承担薪俸,但是会承担粮草等补给,若有战功,也会额外赏赐。

    贾诩向他们详细解释了盟、道、千户、百户等的设置方案,众人大喜,这样的话便能确立他们在道内的绝对控制权;盟没有实权,且主要人员为他们羌人,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

    烧当羌酋长对贸易最为重视,希望把双方贸易确定下来。

    贾诩建议可在每盟设一汉城,由汉人管理,方便商旅和贸易;韩遂提出由双方共同管理;高顺让他们此后继续商讨,拿出一合理方案,要求不得偏颇任何一方,既要照顾到当地人,又要方便商旅。

    对于划定地盘,禁止过界游牧之事,烧当羌酋长想反对,但是先零羌、北地羌等没有地盘的豪帅却极为支持,所以这条也被顺利通过了;他们却不制度,从四处游牧到相对稳定的固定下来,对他们的部民所产生的影响是致命的,几代之后,他们便习惯了相对舒服的生活,耐力、毅力、体力等退化的严重,已不足以对汉人构成威胁。

    高顺还有一个重要的心思,那就是通婚,而且一切自愿,双方机会和条件是均等的,也被顺利通过。

    对于羌人提出的年俸制度,高顺决定采用俸禄的形式发放,道员享受县令待遇,千户长享受乡老待遇,百户长、总旗、小旗等皆有多少不等的薪俸。

    至于细节内容,则由贾诩和他们继续商讨。

    对于贸易则是双方谈判的重点,贾诩授予每道设一商队,可来汉地做贸易,只是对规模、人数、关税等做了严格的限制。

    在谈判过程中,贾诩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超过万户则拆分的办法,等于变相扩大蛮夷的实力,要知道他们的繁殖能力太强大了,若是生活稳定了,战乱减少了,不用几代,人口便会成倍增加,所以必须严格限制拆分制度,且拆分的时候不会增加他们的地盘,只是对现有地盘和人口进行拆分。

    高顺同意了贾诩的建议,又参考八旗制度,设立羌兵营,对于愿意加入官府军队的余丁,若是检验合格,则可携带家属迁移内地,余丁编组成军,家属安置为民。

    此后再设立鲜卑营、南蛮营等。

    为了便于双方的交流、联姻和移民,贾诩与韩遂等人决定大力推广汉语、汉字和汉族文化,协助更多的羌人融入汉人生活中。

    韩遂对他个人待遇最为关心,高顺给了他两个选择,文职可为太守,武职可为中郎将,韩遂最终选择了中郎将;高顺承诺,他可从所辖官兵中选择一万人,必须与现有官兵执行一样的选拔标准,余者安置为民,不足万人的话给予补充;这样等于是了解了韩遂的个人心事。

    最终,双方顺利商定,共设立十道,目前皆不满编,分为两个盟,青海湖南北各设一盟;此后湟中地区便是汉人的地盘;所有的道皆设西平郡以西,让烧当羌极为不满,为此,又给烧当羌增加一道,达到四道,酋长的四位儿子分别为道员,烧当酋长担任盟长,算是安抚住了烧当羌。

    先零羌、北地羌、杂羌、杂胡等豪帅有了固定的地盘,皆非常高兴。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谈判圆满结束,双方皆大欢喜,接下来就是划界之事以及韩遂的官兵整编事宜。

    这些人宣誓效忠的是魏公以及魏公的子孙后代,这成为高顺和子孙后代的一大外来助力,至于效果,则需要时间的检验。

    高顺计划,待过几年,若是效果良好,可在其他地区实施。

第557章收复酒泉郡(上)() 
    ≈bp;≈bp;≈bp;≈bp;羌人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是高顺对这种办法一直还是很担心的;平常年境,他们为了从官府获得利益,可能非常本分,若是遇到灾害之年,这些羌人被生活所迫,定会再反,所以,他也在思考更合理的办法来管理这些蛮夷之人。

    ≈bp;≈bp;≈bp;≈bp;韩遂的官兵素质非常优秀,最终选取了一万三千多人,韩遂留下一万人,剩余人马转交给麹义管辖。

    ≈bp;≈bp;≈bp;≈bp;根据韩遂的个人要求,希望建功立业,高顺暂把其调至凉州,归徐荣指挥。

    ≈bp;≈bp;≈bp;≈bp;一投靠就担任中郎将,韩遂是第一人,他也格外珍惜。

    ≈bp;≈bp;≈bp;≈bp;羌人和南匈奴已被顺利解决,接下来便是收复酒泉郡和敦煌郡,打通至西域的通道,重新开通丝绸之路。

    ≈bp;≈bp;≈bp;≈bp;为了加强徐荣的力量,沮授又调胡轸去张掖;为了平衡,牵制麹义,马腾被从武关调至冀县驻扎,担任护羌中郎将一职,负责监控湟水上游以及青海湖南北的十一个羌人道,并管理武都郡和陇西郡的羌人和氐人部落,待条件合适时,武都郡和陇西郡的几道也参照西平郡的办法执行,解除白马羌、狼羌等对武都郡的威胁。

    ≈bp;≈bp;≈bp;≈bp;新成立的十一个羌人道各出一个千人队支援徐荣,他们也希望获得战功,得到奖赏,更希望得到官府对他们部队战斗力的认可。

    ≈bp;≈bp;≈bp;≈bp;酒泉郡、敦煌郡的胡人以匈奴原右贤王部被击败后的逃逸者为主;其次是羌人,保持有完整的部落建制;其他还有氐人、乌桓人、鲜卑人、大小月氏等,比较杂乱。

    ≈bp;≈bp;≈bp;≈bp;程武之所以没有收复两郡,不在于胡人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当地的大族实力太强,他们整合内部各族,外联西平郡羌人和塞外的鲜卑人,对程武形成牵制之势,且他们暗结南匈奴人,使得程武处处被动。不过他不是什么工作都没有干,只是静待,而是积极联系酒泉郡内与黄家不睦之人以及忠于朝廷的忠贞之士以为内应,为进攻酒泉郡做准备。

    ≈bp;≈bp;≈bp;≈bp;现在西平郡的羌人和宁夏郡的匈奴人皆被解决,使得酒泉郡和敦煌郡的土豪大族失去了外部支援和情报来源,被平定已是时间问题。

    ≈bp;≈bp;≈bp;≈bp;更重要的是西域诸国和鲜卑人看到高顺欲解决河西四郡的决心,吓得他们减少了支援,令两郡大族压力大增。

    ≈bp;≈bp;≈bp;≈bp;酒泉郡的郡望张氏,从张奂起已搬迁至中原后,酒泉郡望被新崛起的黄家所取代;酒泉黄氏出自西汉丞相黄霸之后,在此繁衍已有两百多年。

    ≈bp;≈bp;≈bp;≈bp;后来黄衍任酒泉郡太守之时,黄家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bp;≈bp;≈bp;≈bp;黄衍虽然姓黄,却非酒泉郡人,只是与酒泉郡黄家都姓黄,算是巧合,在其任酒泉郡太守时被黄家利用,黄家抓住机会获得了很多好处;羌人叛乱时,黄衍投降羌人,后反叛归正,在周飞手下任过参军、郡丞等职,现在又在沮授手下任参军。

    ≈bp;≈bp;≈bp;≈bp;现在徐荣兵强马壮,急于进攻,完成高顺交予的使命。

    ≈bp;≈bp;≈bp;≈bp;他手下有中郎将高览、曹仁、张济、韩遂,加上他直辖的一万骑兵,以及多位军司马和别部司马的军队,还有羌人援助的一万多骑兵,骑兵和步兵总数有八万多人。

    ≈bp;≈bp;≈bp;≈bp;曹仁先为别部司马,后因收复张掖属国之战中的战功被提升为中郎将,当然,也有高顺暗中授意的原因。

    ≈bp;≈bp;≈bp;≈bp;黄家的家主为黄儁,在黄巾起义前为武威郡太守,因故被撤职,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成为酒泉郡的实际掌控者。

    ≈bp;≈bp;≈bp;≈bp;后辈中黄昂、黄华等人颇具才干,黄华任酒泉郡太守,黄昂任酒泉郡都尉,整个酒泉郡皆在黄家控制之下。

    ≈bp;≈bp;≈bp;≈bp;西平郡羌人已降,韩遂奉命联络、策反酒泉郡的羌人,承诺参照西平郡的办法,许他们在酒泉郡设一羌人道,分化瓦解黄家的力量。

    ≈bp;≈bp;≈bp;≈bp;为了减少战损,尽快结束战斗,沮授又令参军黄衍秘密返回酒泉郡,策反太守黄华。

    ≈bp;≈bp;≈bp;≈bp;多管齐下,效果斐然。

    ≈bp;≈bp;≈bp;≈bp;最先取得效果的是韩遂,他在羌人中有非常高的威望,西北羌人部落没有敢不给韩遂面子的,由其出面劝解,酒泉郡的羌人岂敢不从?再说了,他们与西平郡的羌人一直有密切的联系,现在西平郡的羌人都已投降,设立了羌人道,羌人自己管理羌人,酋长和豪帅都获得了不菲的利益,他们非常羡慕,反正投降后好处多多,既能得到汉人官府的支持和好处,又不影响到他们在部落中的权益,所以便顺水推舟的接受了韩遂劝说,投降汉人。

    ≈bp;≈bp;≈bp;≈bp;韩遂让他们继续潜伏,等待命令,要求他们先立战功,再对外宣布投靠官府之事。

    ≈bp;≈bp;≈bp;≈bp;黄华不是酒泉郡黄家嫡系人员,关系有些远,属于远支;为了个人利益,他有反叛黄家的可能。

    ≈bp;≈bp;≈bp;≈bp;历史上黄华曾在酒泉郡叛乱,自任酒泉郡太守,后西平郡麹演和张掖郡张进的叛乱被平定后,黄华恐惧,投降魏,后来又向司马懿靠拢,是能见风驶舵,非常狡猾之人。

    ≈bp;≈bp;≈bp;≈bp;他看到官府不断向张掖调兵,他内心已非常恐惧;羌人和匈奴人都被官府顺利解决,还有麹义的几万大军驻守金城,随时支援,单靠酒泉郡一郡之力是无法与官府抗衡的。

    ≈bp;≈bp;≈bp;≈bp;黄衍秘密见到黄华,黄华已知其来意,不待劝说,黄华道:“族兄不用多言,华心意已决,定会心向官府,只是华所辖之兵太少,不足以改变大局。”

    ≈bp;≈bp;≈bp;≈bp;黄衍大喜,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笑道:“府君所言差矣,只要您心系官府,则大局已定。”

    ≈bp;≈bp;≈bp;≈bp;“族兄此话何意?”

    ≈bp;≈bp;≈bp;≈bp;黄衍笑道:“府君非黄家嫡系,若是战争开始,他们则会退守玉门关,黄家必会舍弃府君,令府君断后,坚守郡城,为他们的撤离争取时间,而这时,府君便可从容控制酒泉郡大部,作为皈依官府之礼,岂不妙哉?并立即接应魏公大军前来,尾随、追击黄昂等人,必会大获全胜,而府君也会因此而立下不世之功。”

    ≈bp;≈bp;≈bp;≈bp;黄华苦笑道:“族兄,岂会如此简单?他们必先控制在下家人,否则岂敢让在下为大军断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