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诛华-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吧……”沈文守还想说些什么,季瑶已经脚步匆忙地往前走去了,想要多看一眼季瑶的身影,只怪天公不作美,黑云密布将那唯一的月光都笼罩了。

    沈文守只得悻悻收回目光,踩着欢快的脚步往沈府方向走去。

第一百八十五章 窥探秘密() 
季瑶往家走的时候,路过大道听到了不小的动静,依稀辨识出来人是从城门方向过来的,当下加紧脚步,疾步回了府中。

    黑的不见五指的院子之中忽然传来一句响亮的声音:“半夜三更的,你去哪里了?”

    季瑶被这忽如其来的声音吓到,心跳如擂鼓一般久久不能停息,虽然没有瞧见面前的人影,可是季瑶很快回过神来,冷静的回想方才的声音。

    确定是常季扬无疑,季瑶便悄悄舒了口气,压低声音往前走了一步道:“我就是睡不着出来走走,大哥也是被外面的动静吵到睡不知道吗?”

    常季扬此番起床确实是因为外头的动静,可是面对季瑶的解释他却有些怀疑,却也不逼问季瑶,只是轻声道:“睡觉去吧,我出去一趟。”

    “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我方才在门口瞧了两眼,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季瑶见常季扬急着出门,忙追问了一句,也是为了解释自己方才的行径。

    面前身影朦胧的人忽然上前一步,黑夜之中,常季扬的目光显得格外锐利,他紧紧地盯着季瑶的脸,不知在想些什么,这让季瑶很是不安。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倒是你,你真的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常季扬的语气之中显然带着浓浓的质问,或许在他眼中,今夜外头的事必然与季瑶脱离不了干系。

    季瑶果断地摇了摇头,想到此刻尚在黑夜,常季扬看不见自己的动作,便缓缓开口道:“我不知道,只是我近来睡眠浅,听到些许动静,出来瞧瞧罢了。”

    “恩……”

    常季扬应了一声,便不再说些什么,抬脚便往外走,他衣袍带过的风从季瑶身边一闪而过,这寂静的黑夜之中很快便只有她一个人的呼吸声了。

    说不失望,那一定是假的,季瑶原本以为,有了白天的事,她和常季扬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变得很尴尬。

    她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过,或许常季扬心里十分愧疚,见到自己便要掏心掏肺地说一番抱歉的话,她甚至在心里想好了如何应对的措辞。

    只是为了避免尴尬。

    可是常季扬并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多问一句的意思都没有,自己的亲大哥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对自己冷冰冰的,这让季瑶心里十分难受。

    好在,一刻钟后回来的常喜总算是给季瑶带去了一丝欣喜。

    “怎么样,查到什么了?”

    常喜见季瑶这般着急,却忽然卖起了关子,不慌不忙地走到圆桌前,拿过茶壶为自己到了一杯水,慢慢喝了起来。

    季瑶耐心地等着她喝完水,目光一扫她的鞋靴却发现常喜的鞋靴之上满是黄泥,她记得城门附近并没有黄泥。

    可见常喜除了去城门还去了别的地方,难怪她回来的时间比自己预料的迟这么多,想到这里季瑶抬头瞧见常喜正准备放下茶杯,便追问道:“怎么样,你快说吧。”

    “我方才去城门守着,小姐你猜怎么着,解忧公主果然是和东宫的人一起来的!”常喜说到此处,对着季瑶眨了眨眼睛道,“小姐知道吗?解忧公主出现在城门之时整个人都懵了,知道自己上了当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东宫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到了,场面一度极其尴尬呢!”

    虽然解忧和东宫的人一道出现在城门,却也不代表解忧站的就是东宫,因为拿东宫做刀是解忧最好的办法,或许她要帮的那个人同东宫也是对立的一面。

    所以解忧才这般亲近东宫,希望看到东宫和定王厮杀,自己坐享渔翁之利,季瑶看了一眼常喜,挑眉示意道:“然后呢?你之后去了哪里?”

    “咦,小姐竟是这般高明!”常喜目光一亮,带着些许崇拜看向季瑶,继续道,“解忧公主和东宫的人分散后没多久,定王的人也来啦!我还看到了世子呢!后来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发现解忧公主回去的路并不是走的来时那条,于是我偷偷摸摸地便跟上了解忧公主的马车。”

    季瑶听到这里,心口一紧,忙挺直了脊背紧紧盯着常喜,因为极有可能,解忧要去见的人就是季瑶始终想要知道却费尽心思都找不到的人。

    “你快说。”

    “我偷偷跟在马车后面,看到马车往城东方向去了,跟了一路最后才发现解忧公主要去的是司马府邸!这多奇怪呀,大半夜的去司马府邸做什么?”常喜奇怪地看向季瑶,寻求季瑶的答案,见季瑶拧眉深思,又追了一句道,“我没等到解忧公主从司马府邸出来,便着急回来了,也不知道解忧公主离开司马府邸后又去了何处。”

    司马府邸……

    不久前,东宫太子手下许多官员被烧死在郊外草屋,其中便有这位司马儒司马大人,奇怪的是,解忧当时很是乐衷将司马儒的女儿推荐给肃王。

    只不过肃王最后娶的却是太子詹事傅允的女儿傅梨仙,这也就意味着,解忧当初是报着想替谁拉拢肃王的用意,只是最后失败了,肃王到底是站在了东宫阵营。

    “就这些?还有别的吗?”季瑶想了一想,抬眸看着面前的人,极为认真地追问,常喜却很是坚决地摇了摇头,“就这些了,没别的了。”

    季瑶闻言有些不安的起身,因为知道了这些仍旧等于什么也不知道,看来为今之计,只能从司马府邸下手了。

    “小姐……小姐?”常喜见季瑶皱着眉头在自己面前来回踱步,很是苦恼地挠了挠头,又打了个哈欠道,“小姐,你看这天都快亮了,咱们还是睡觉吧,能睡一会是一会,不然等早上起来该多没精神……”

    季瑶闻言余光一瞥身旁眼皮都睁不开的常喜,忍不住轻声笑了一回,挥手道:“你去睡吧,我再想想。”

    常喜实在是困得站不住了,见季瑶这般坚定,知道她的脾气,也就不再劝她,当下慢慢摇晃着身子出了房间。

第一百八十六章她人嫁衣() 
试一试,00:30恢复,最近女频流量普遍低迷,作者们都觉得没有什么活路了,诶……身边不少朋友都动了放弃的念头,我也确实看到不少断更的作者,其实挺理解她们的。可是我不会太监的,这不是因为我比她们更有责任心,而是因为这本书大概会是我在起点女频的最后一本,所以我想好好写。

    【原文】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齐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赵、魏、韩、燕、楚五国联盟进攻齐国。楚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打败了齐国,秦国一定会乘机向南进攻楚国。”楚王说:“这可怎么办呢?”昭阳回答说:“韩国韩珉在韩国独断专行,贪图私利,害怕危难。贪图私利,可以对他施以利诱;害怕危难,可以对他进行威胁,我用重利去拉拢他,他内心一定会被利所诱;我发动大军去威胁他,他一定会感到害怕,他害怕我们的大军,又贪图我们的重利,这样五国联盟攻齐的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盟约被撕毁以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可以的。”楚王说:“好”。

    于是他派大公事去韩国,会见韩相国公仲,说:“当初牛阑之役,马陵之役,都是您亲自见到的,大王如果不与五国联合攻齐,我们愿意献出5个城邑,不然,我们就出动全军来和齐国共同对敌。”

    韩国与赵、魏解约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之事就落空了。

    【评析】

    六国合纵最后以失败告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国都心怀鬼胎、各有利益、不能同心合力。五国合纵攻击齐国,楚相昭阳却从中搞鬼,所以合纵一下就解体了。韩相国公仲轻易改变了行动,可见利益的诱惑、武力的威慑对人的行为影响多么巨大,所以要抵住他人对你的算计,就一定要作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造新成语的能力和可能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的说话水平的确比现在的我们高出很多倍。

    【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敢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臣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评析】

    用寓言来做类比,最能直观的说明问题,虽然老虎、狐狸、楚宣王、昭奚恤四个事物本身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狐狸借助虎威这件事的事理和性质,却与昭奚恤借助楚宣王造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两件事有着可比性,而且用类比的说话技巧易于让受众理解。我们在说话时要学学古人,不断地能用一些故事、寓言来类比说明事理。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

    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是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