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林延潮看张居二字,却知此人八成和张居正有什么关系。林延潮一问,掌柜即道:‘解元郎,此人是张相爷的次弟啊!‘

    “难怪。”林延潮点了点头。

    这时刘镇已是走到大堂上道:“林兄你回来了,今日去哪里了,怎么也不带上小弟?”

    林延潮笑了笑道:“无事,随便逛逛,见识一下京师风物。”

    刘镇恍然道:“林兄,你看了帖子了吗?此即为我之前与你说的终南捷径啊,实是机不可失啊!”

    林延潮摸了摸鼻子,笑着摇了摇头道:“刘兄去吧,我就不去了。”

    刘镇满脸愕然道:“林兄,汤显祖,沈懋学二人先例在前,你不知若是去湖广会馆,打通了关节,骤可一步登天吗?此真良机不可失之啊!”

    林延潮看了刘镇一眼心道,终南捷径?好吧,我是没去张居正那打通关节,只是转而去了申时行上门私谒。

    不过听刘镇这么说,林延潮却一脸‘正气凛然’地道:“朝廷是以文章取士,而不是让我辈读书人热衷于钻营,忘了读书的本分,此实在离圣贤之道远矣。我相信张相爷为一国宰辅,必会秉公,以才取士,而不会让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居于庙堂上的。”

    说到最后,林延潮语重心长地与刘镇道了一句:“刘兄,我有一句话赠你,读书不为稻粱谋啊!”

    刘镇听了林延潮的话,顿时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显然被这正能量满满的话打动了。

    刘镇道:“子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林兄真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功名之物,大丈夫宁可直中取,岂可曲中求。我明白了,我悟了,从今起我就回房认真读书,再也不想这等投名干谒之事了。”

    说到这里,刘镇拱了拱手道:“我刘镇他日,若有所成,必多谢林兄今日之教诲。”看着刘镇远去的身影,林延潮不由心想这时候的读书人,还真是好忽悠啊。

    下面数月林延潮就在会馆读书,期间只是偶尔去申时行的府邸上拜谒两次。

    渐渐的光阴逝去,不知不觉中夏去冬来。

    大明的京师迎了寒冬,这气候比林延潮在闽地时,要寒冷了不少。

    漫天白雪飘飘,将屋子上都覆成了白色。

    这一日,林延潮穿上毡帽冬衣,然后点了炭盆驱寒,待屋子里暖和之后,方才拿了一本记载翰林院诸翰林文章的书读了起来。

    忽而听得会馆外面人声喧哗。

    这时展明开了门走了进来道:“老爷,你看外面是谁来了?”

    林延潮笑着道:“不错,估计着日子,必是他们也来京赶考了吧。”

    林延潮披上大衣,走到屋外就听得院外有人道:“京师这天气,还真是令人冻得够呛啊!”

    “是啊,在我们闽地几时见得这么大的雪。”

    林延潮听得声音,笑着道:“是进卿兄吗?”

    院子外有人道:“这不是宗海兄的声音吗?”

    说着但见院门一开,数人走了进来,都是林延潮的熟人。

    众人别过经年,此刻相见都是心情激荡。

    数人走到对面,翁正春,林材,叶向高,陈应龙都向林延潮一揖道:“宗海兄!”

    林延潮也是有几分热泪盈眶的感觉,他双手举起道:“几位,能在这见到你们太好了。”

    翁正春与林材与林延潮,都是万历四年的举人,而叶向高,陈应龙都是今年八月乡试中举,即来京师赴考。

    “叶兄,陈兄,你们都中举了。”

    叶向高笑着道:“我等怎么能让延潮你孤伶伶的一人赴春闱,少不得千里迢迢来与你陪考,这番我们二人要再分个高下!”

    林延潮哈哈笑着道:“说的好,看来叶兄没有忘了我们当初祖生之鞭的约定。”

    陈应龙也是笑着道:“那是当然,宗海兄,有我和叶兄在,你别想轻轻松松拿下会元呢。”

    众人听了都是大笑。

    林延潮向翁正春,林材问道:“文林社如何?”

    翁正春道:“宗海放心,文林社有徐兄打点了,眼下咱们文林社有两百余人,这一番我们上京赶考,他们都托我等带话与宗海前辈,说盼着你能连中三元,为我们闽中学子名扬四海。”

    林延潮笑着道:“连中三元,谈何容易。不过还是要多谢那些社员们呢。”

    林材笑着道:“对了,宗海兄,还有你的家信啊!”

    “家信!”林延潮目光一亮。(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二章 家信() 
见林延潮听闻家信如此高兴,众好友们都是一笑。

    “来京师不到一年,想念家里的娇妻美妾了吧!”

    “哈哈,宗海不需向我等解释。”

    “这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见一众好友都在揶揄起来,林延潮笑了笑道:“好了,诸位休要取笑了,来进屋里说。”

    此刻气候已冷,屋门前都挂着棉帘,众人一进入屋子,林延潮就让展进再多端个炭盆来,大家顿觉得外头的寒气消减了不少。

    陈应龙打量了一番道:“宗海兄你这不甚宽敞,连个小楼都没有,何必屈就在此。”

    一旁叶向高道:“陈兄有所不知,咱们南方地潮,故而都住楼上,但到了京师,北地天寒,故而要睡火坑。”

    陈应龙这才恍然。

    翁正春道:“话虽如此,但宗海,何不租个更好的屋子,或者是住客栈也是不错。”

    林延潮给数人搬来几张锦杌后,道:“我辈读书人,当安贫乐道,刘禹锡不是说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番诸位一来,更是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众人都是笑着道:“宗海兄说的好。”

    当下几人都是脱去衣帽,将双手放到炭盆上烤手。

    林材叹道:“秋闱后,咱们这一路北来,天愈发冷了,咱们坐船还未到了临清,运河即是封冻了,再进一步也是不等,故而我等都是转而陆行,紧赶慢赶这才抵达了京师,幸亏没有误了考期啊!”

    陈应龙也是心有余悸地道:“是啊,运河封冻时,咱们就担心这个,听闻春闱是二月时,恐怕比这一日还冷,到时候恐怕不好考啊,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

    林延潮知这时正是小冰河期,天气寒冷,再想到一个多月后的会试,到时候该如何应对?这也是一个难题。

    不过眼下林延潮先不管这么多,与展明吩咐道:“快吩咐掌柜,整治一桌好酒好菜,我要招待几位好友。”

    说完林延潮又与诸人说道:“京味味道重了些,咱们南人骤吃不管,不过所幸这会馆里的厨子,烧得一手本地菜,口味正宗,大家离家万里,可以稍稍解馋了。”

    众人听了都是抚掌道:“那是好啊,我终于知道宗海为何不肯换地方了,原来是在此满足口腹之欲啊!”

    当下展明下去让掌柜准备酒菜,众人彼此道别来之事。

    林延潮打听几位好友消息,今年乡试除了叶向高,陈应龙中举外,龚子楠,陈一愚都是落榜。另外文林社里还有两位秀才,也考上了举人。

    至于其余几位好友,陈行贵院试取了第六,已是入府学求学,并参加今年乡试可惜落榜。还有黄碧友,于轻舟都是三度院试落榜,至今还是童生,见这么多人卡在了府试上,由此可知这一关确实难过。

    不过林延潮听陈行贵进学,还是替他高兴了一番。

    其中更令林延潮又惊又喜的,就是他的弟子徐火勃。

    徐火勃参加今年童子试,虽场场成绩不显,但却都是过关,入闽县县学,进学生员,还通过录遗,获得今年乡试资格,乡试七篇考完,差一点进入了副榜。

    林延潮听着徐火勃考得如此好,觉得自己辛苦没有白费,也不枉费了他三年教导之功。

    林材也是打趣道:“若是令徒今年乡试中举,少不得要与我们一并来赶考,到时你们师徒齐赴会试,又是一桩佳话。”

    林延潮笑着摇了摇头,他突是想起了自己老师林诚义,他此刻在北监求学,三年肆业,想必今年也是要与自己一并赴会试了吧。

    至于另一位拜入自己门下弟子陶望龄,则是返回绍兴。

    今年也是要参加绍兴童子试了。虽说陶望龄功底比徐火勃更扎实,但绍兴可是科举强县,林延潮也不知他是否能脱颖而出。

    众人说说聊聊,不久掌柜已是到了。

    掌柜亲自带上几个伙计来张罗,各种拼盘,小菜,还有一锅古董羹。

    所谓古董羹就是现在的火锅了,当时以食物投入热水时,发出的咕咚声所以才叫古董羹。

    古董羹用的是白铁锅,锅中放好了炭,一旁都是刚刚片好了羊肉,鱼片,冻豆腐,还以一壶老家的青红酒,放在一旁小火炉里一热,顿时酒香四溢。

    此刻外间寒风呼啸,飘雪不断。

    骨头汤熬好的骨汤上咕嘟咕嘟地翻着白泡,众人都是用筷子夹了肉往里涮,涮完后蘸上酱料吃在嘴里,顿时身上的寒意尽消。

    林材不由念起了白居易的诗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几人都是伸出大拇指齐道:“此诗应景。”

    大家这边吃着古董羹,那边掌柜的又将新煮好的鸡鸭鹅肉等热菜送上,

    众人边吃边聊,数人都是醉了。

    林延潮枕在炕上读着家信。

    林高著信上告之自己家里一切安好,虽自己赴京后,自己的故旧,乡里都是纷纷上门,说盼自己能连中三元。但林高著信里说古往今来那么多解元,能连中三元的只有一人。所以信中他让自己切不可因他人之言,背负上压力,好好读书就算是考上一个三甲进士回家,也足以光宗耀祖了。就算是不中也没什么,解元一两次没考过会试的,也大有人在。

    这是林高著的,另一封则是大伯的。大伯告诉自己,林延寿在第N次参加县试考试后,终于以九十五名吊车尾的成绩过关。

    为了庆贺林延寿过了县试,大伯这一次终于名正言顺地在家里大肆操办起来,庆祝了一番。可惜大伯一家只是高兴了两个月,林延寿又毫无意外地在府试里落第。

    林延潮见了不由好笑,还有一封则是林浅浅的。

    林浅浅的信中,前面半篇都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事,如家里进项多少,开销多少,人情往来等等很琐碎的事。

    到了后面才是说一点别来思念,但说的都是很含蓄,唯有信末‘念君’二字透露了点心意。

    林延潮见信后不由一笑,心底但觉一阵温馨。

    至于最后一封则是自己老师林烃的。(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三章 教诲() 
看到林烃的信,林延潮手上有几分颤抖。

    这信里是否有点拨自己机宜的话呢?

    想到这里,林延潮不由有几分激动和期待的,用裁信刀将信口拆开,掏出信纸来仔细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林烃在信中过问的是,自己读书,会试之事,其中不少都是自己读书的经验,写了满满的三张,换了平日林延潮会异常认真地将老师信中经验读来与自己印鉴。

    但眼下林延潮专注的不是这些。

    通篇信里对于申时行一个字也没有提,林延潮看下日期,这是林烃在苏州知府卸任两个月前给自己写的,这时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