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六名官兵们,两两一对,肩扛着铜锣在前开道,两名官兵手持着‘三元及第’,‘新科状元’的彩旗引路,一名礼部官员手捧着金榜在前。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人分别随行,至于林延潮则是高坐马上,其余进士在旁随行。

    此刻十里御街之上,格外热闹。

    御街夸官三年一度,京城万人空巷,众百姓们争相涌至街头看新科状元的风采。

    林延潮骑在马上,看着街道两旁左右而分的人群。大兴县的官兵奋力拦着他们,不令他们冲到御街之上。

    无数百姓向自己招手欢呼。

    “这是大明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啊!”

    “了不得,真是文曲星啊!”

    “这状元年纪怎么这么小,我到他这年纪,连秀才都不是。”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有此文魁下凡,扶圣君,开太平,让我大明永享盛世。”

    百姓们的话一句一句的传入林延潮耳里。

    男孩子有很多梦想,如英雄拯救地球归来,百姓夹道欢呼。

    身为大将,灭敌国,执敌酋归来,百姓夹道欢呼。

    或者是身为足球明星,捧起金杯归国,百姓依旧夹道欢呼。

    而今日林延潮就是考取了状元,获得文魁,受百姓拥护欢呼的一幕。

    百姓们如痴如狂,一旁身为家长的百姓拿自己作为榜样,对熊孩子进行现场教育。

    “你看看,这状元比你还大不了几岁,你看人家都状元了,你呢?论语都还不会背,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熊孩子一脸无奈,又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两旁还有穿着绮丽的姑娘,看着自己目光含春,掩面微笑。

    御街上一间绣楼里,悦翠楼的几位姑娘笑着叽叽喳喳地说话。

    身为悦翠楼的头牌周盼儿,坐着嫣然微笑,一旁的人都是向她恭维着:“周姐姐,你说一会自御街上打马而来的是萧公子呢?还是张公子呢?”

    一人向他逢迎着道:“这有什么关系,无论是萧公子,还是张公子,哪个不是咱们周姐姐的裙下之臣呢?”

    说着一群女人咯咯地笑起。

    周盼儿轻轻一笑,没有说什么,犹如一个骄傲的孔雀。只是目光里看着这些逢迎她的人,有几分不屑罢了。

    “几位姐姐不要取笑了,我倒是听说楚君,你与会魁林宗海一桌呢?一会儿或是他中了状元呢。”

    一直不说话的楚君,听了连忙道:“姐姐哪里的话,我这蒲柳之姿,才艺又疏浅,会魁他连正眼都没瞧我一下呢。”

    一旁人笑着道:“是啊,林宗海无权无势,一看就是没有钱人家的子弟,哪里及得上萧公子和张公子。楚君你说是不是?”

    楚君心道,考状元又不是凭谁的钱多,但是她面上只是笑了笑,既没有答允,也没有反对。

    她一贯是不喜欢与人作口舌之争的。

    周盼儿看见楚君的神色,拿起团扇轻轻地扇风道:“楚君,不是我说你,拿捏男人需有些手段。”

    楚君垂下头,低声道:“姐姐说的极是。妹妹我是远远不如姐姐厉害的。”

    就在二人说话之间,就听得大街上锣鼓齐鸣,悦翠楼的众妓女们顿时也是一并离了桌,来到窗沿前。

    这绣楼就是周盼儿包的,她今日故意包下这里,就是让平日这帮姐妹们,看看自己的两个入幕之宾如何风光的?

    御街上的状元争这一时风光,但是青楼女子也不是如此吗?

    惹得万千女子嫉妒羡慕,待日后韶华逝去时,想起今日也觉得不虚此生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 
人争一口气!

    周盼儿手持团扇,轻挪莲步,走到窗边。

    而绣楼的对面,乃是一处酒楼,现在被几位官宦家的子弟包下,也是准备看御街夸官的。

    他们正瞅见周盼儿施施然走到窗边的一幕,顿时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周盼儿抬头见了这几人神情,美目一转,轻轻的嫣然一笑。

    那几位官宦子弟见了顿时露出了魂与神授的一幕,心底一并齐道,啊我要成仙了,这绝美如此的女子分明是对我有意啊!

    一旁几名妓女见了这一幕,心道恐怕这几位公子中,又要有人成为周盼儿的入幕之宾了。

    这时候但听窗外锣鼓齐鸣。

    周盼儿凝目看向了御道上,嘴角边流露一抹自信的笑意,那酒楼对面的官宦子弟自己怎么看得上,自己是花魁里的女状元,裙下之臣自也需状元方可。

    但见金榜之后,一名披红戴绸的男子,在马上不断向道路两旁的百姓举手作揖。

    这人竟然既不是萧良有,也不是张懋修,周盼儿脸上顿时露出错愕的神色,怎么会是他?

    周盼儿旁几名想要讨好她的妓女也是顿时失声,一旁楚君本是也要看的,但她被其余几人挤在后面。

    待御街夸官的状元郎来至绣楼之下,她才看清马上那状元郎。

    身在青楼身不由己,她一直谨慎小心,数年来也没什么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能拨动她的心绪,但今日见林延潮夺得状元的一幕,不知为何她却真的很高兴。

    “果真是他,我就知以他的才华,必是能大魁天下的。”楚君欣然地笑着。

    而周盼儿回过头来,看着楚君笑靥,却皮笑肉不笑地道:“楚君,状元郎果真是会魁啊,今日人家可连中三元呢,你今日想来是不是后悔了。听姐姐一句劝,以后多长心思,否则人在你身边也抓不住。”

    左右几个姐妹见周盼儿如此,反而都是暗暗冷笑。

    周盼儿下了楼,几人就开始鼓动楚君。

    “楚君连周盼儿也嫉妒你了,这是好机会啊,可要抓住啊。”

    “楚君,你傻啊!当日换了我等,还不借此成名,从此身价百倍啊!你倒是一点也不珍惜。”

    “你看你的模样也不必周盼儿差,但就是手段不行!”

    楚君脸上笑了笑,道了声哦然后道:“谢谢几位姐姐,妹妹也觉得当初好可惜啊!”

    众女顿时恨铁不成钢纷纷下了楼去,楚君又走到窗边,御街上跨马的状元郎早已远去。

    楚君低下头默默心道,奴家祝君从此青云直上!

    御街夸官的一日,最风光的当然林延潮。

    十里御街,只嫌太短,马蹄虽缓,仍嫌太疾,真是有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心情。

    老百姓们真的十分纯朴,将他三元及第的自己,真当作了下凡的文魁。

    沿途不少百姓,甚至到了焚香而拜的地步,而林延潮不由惭愧,自己真心只是一个凡人而已。

    林延潮打马回府,直接到了福州会馆中,这时他三元及第的消息,随着御街夸官,早已是传遍了京城。

    福州会馆上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

    人未至,爆竹齐鸣,鞭炮在地上乱跳。

    无数百姓争相攒头。

    到了客栈门前,林延潮方才下马,掌柜,会馆里住的商人,举人们都是迎在左右,一下子就拜倒了一大片。

    林延潮连忙上前扶道:“诸位乡亲,使不得。”

    众人一并道:“本乡能又出一才子独占鳌头,请状元郎受我等一拜。”

    看着众人高兴的表情,林延潮也知是一府能出一个状元,对于本地百姓而言,是多么高兴。

    在这个科举定高下的时代,哪一府哪一县的举人,能在殿试之中夺得魁名,能是合府庆祝的大喜事。本府人到了外地也是一件颜面有光的事情。

    至少与人道一句,我们本府别的没有,但是却是文章节义之邦,今科状元就是出自吾乡。

    受着乡亲的恭喜,林延潮眼眶有些湿润。

    陈济川,展明二人也是一并激动地道:“恭喜老爷,我们知你一定会中状元。”

    林延潮点点头道:“我中了状元之事,需立即知会家人才是。”

    几名商人一并抢来道:“状元公,这点小事就不必担心,我们会派人水陆路齐报,定是将你三元及第之事最快告之家人。”

    林延潮推辞道:“这怎么好意思。”

    一旁送林延潮回府的礼部官员道:“状元公放心,你三元及第的消息,我们礼部会派人,经传驿快马,不需半个月,就能送至贵府大人的手上。”

    林延潮喜道:“那真是太好。”

    “圣旨到!”

    正说话之间,身后鸣锣开道。

    林延潮与众人立即在会馆外迎接圣旨,一并口称万岁。

    传旨太监笑着道:“新科状元,咱家来的匆忙,天子知你仓促,恐怕未必能全礼,故而赐你三元及第御匾,彰显文名,并且下旨着令福建布政使为你在家乡竖状元牌坊!”

    众人听得又是发出一阵羡慕的惊叹。

    这简直是圣眷在身啊!

    不仅天子亲赐匾额,还着令布政使给林延潮竖立状元牌坊。

    进士牌坊大家都见过,但至于更高的状元牌坊,众人都是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既是天子亲赐,绝对是不同凡响的。

    林延潮当下谢恩,受过圣旨。众人一并齐来作贺。

    至于那天子亲赐的‘三元及第’匾,由两名锦衣卫抬来。

    此乃是天子御赐的金匾,众人少不了又要顶礼膜拜一番,普通的官宦人家,在家里挂一面,就可以当传家宝了。

    掌柜眼放精光,讨好地与林延潮道:“天子御赐的金匾,眼下既无处安放,就暂时挂在咱们会馆正堂之上吧,如此让我们会馆上下也跟着沾光。”

    林延潮笑着道:“好吧。”

    掌柜与几名商人一并欢呼,当下将金匾请入会馆中。

    林延潮对传旨太监道:“请公公入内喝一杯水酒。”

    传旨太监笑着道:“那是多谢了,咱家要沾一沾新科状元的喜气,将来少说也能益寿延年。”

    众人听了都大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会是阉党吧() 
林延潮与传旨太监一并入了会馆。

    这名传旨太监姓孙名隆,林延潮就称他为孙公公。

    孙隆见会馆简陋的样子,不由道:“状元公,住的地方真是清贫啊!”

    林延潮笑了笑道:“孙公公,此地尚好,吾少时所居不如此许多。”

    孙公公点点头道:“难怪状元公能道出家贫子读书的诗来,不过也是苦尽甘来了,释褐之日,天下将望状元公为卿相。”

    林延潮心底有数,自己进士及第,又是头甲状元,进翰林院是榜上钉钉了。

    状元授官是从六品,也就是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则是翰林院检讨。

    除了三鼎甲,二甲三甲的进士要想进翰林院,只有馆选,考庶吉士这个途径。

    就算考上庶吉士,也不一定真正留在翰林院了。

    只是一个见习翰林,三年后还要经过‘转正’考试,合格授官,称为留馆,不合格出翰林院,称为散馆。散馆后的官员,虽仍被视为翰林,但入阁的机率基本没有了。

    而身为头甲状元,直接跳过见习的,一上来就是正式工,这等滋味真是酸爽。

    至于入了翰林有什么好处?

    大明官场有一个铁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是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里,所有的三鼎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