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待本官接了圣旨,再亲至府上宣旨!”

    劳堪一语定下,这时从布政使派出报信的人,第一个先到了福州府衙门。(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错怪你们了() 
福州府衙门与布政司衙门,盐道衙门,都省城中央的鼓楼脚下。

    从布政司衙门至府衙门不过千步而已,故而消息得的是最快。此刻府衙门里,现任知府乃李应兰正在坐堂。

    李应兰是广东东莞人,乃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入仕十几年来方升知府,现在是府试第一场第三日,明日就要发案了。

    合府几千份卷子都压案上,李应兰一人要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故而从外省请了几个懂得看文章的幕客,替他阅卷。

    李应兰在举业上蹉跎半生,小三关卡了许久,后乡试会试殿试倒是一番风顺。他深觉得他在小三关时遇到的那些考官,都放任幕客评卷,慧眼不能识珠,导致他科场失意。故而他请了这几个幕客都是饱学的生员出身,看府试文章料想是没问题了。

    但即便如此李应兰还是不放心,亲自在堂上盯着,深怕这些幕客看得不仔细,屈了英才。

    经过两日一夜这些幕客们从府试里几千份卷子中,定了五百份卷子呈上。这五百份卷子是第一场合格备卷,二场三场之后,李应兰会从中再选出一百卷,最后作为府试墨卷。

    李应兰已是看了一半,面色颇有喜色,其中有数名才子的文章,被他圈了三圈。在他眼底这些才子的文章,不说是乡试里,在会试里也是能有一席之地的。

    就在李应兰读卷时,他的心腹师爷米师爷三步并着两步赶了过来,一见李应兰连声道:“东翁大喜,大喜,真乃是天大之喜?”

    “何喜之有啊?”

    李应兰虽是奇怪,但面上还是十分镇定,表露出一个知府该有的稳重,但待听到消息的下一刻,他的稳重没有了。

    “什么,三元及第?真是本府士子?”李应兰失声言道。

    “是东翁,是万历四年乡试解元林延潮。”

    “原来是他,”李应兰立即从藤椅上起身,戴上乌纱帽道,“速速备轿,本府要去解元第。”

    李应兰心想自己治下出了一个状元,乃文教之功啊,将来吏部考评,因此肯定是要加分的,更何况是三元及第,自己这一番真是走大运了。

    李应兰满脸喜色的就要出门。

    “东翁且慢。”米师爷道一句。

    “怎地?”

    米师爷道:“东翁,捷报自有人去送,去林府上贺喜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东翁此刻另有要事啊。”

    “何事?”

    “锦上添花之事。”

    李应兰听了重新坐在椅子上,皱眉思索了一阵问道:“师爷,何为锦上添花之事?”

    米师爷低声道:“东翁有所不知,我打听得消息,这位新科状元的堂兄正是的府试考生。”

    “你是说双喜临门?”李应兰目光一亮。

    米师爷低下头道:“东翁英明。”

    李应兰精神一阵道:“新科状元的堂兄,叫什么名字?”

    “登瀛坊巷,林延寿。”

    李应兰当下对下面的幕客道:“快,把林延寿卷子出来,本官要点他为程卷。”

    “是。”众幕客们都了解到知府要锦上添花的心思,是啊,兄弟二人一府试及第,一状元及第,真双喜临门啊!

    当下这些人五百份备卷里七手八脚地找卷。

    “还没找到吗?”李应兰的神色有些不好看。

    几名幕客道:“东翁,可能不在这五百卷之中。”

    李应兰当下拍桌子了,对这几名幕客道:“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差点给本府闹了个大笑话,亏你们各个都自称饱读诗书,连卷子都不会看,不知还有多少遗才被尔等手中之笔冤杀!”

    见知府震怒,这几名幕客一并跪下叩头,连声道:“请东翁恕罪,恕罪。”

    米师爷也是在旁劝道:“东翁,息怒,息怒。”

    “还不将卷子找出来,以后再重办尔等。”李应兰重重拂袖。

    几名幕客连忙称是,然后去落卷寻找。而李应兰怒气未歇,负手在案前走来走去。

    片刻后一名幕客激动地道:“东翁,找到了,找到了!”

    “快,呈给本府!”李应兰坐回案上。

    幕客将找到的墨卷呈上,李应兰拾卷读起……

    片刻后,李应兰问米师爷:“新科状元的堂兄真叫林延寿?不会弄错?”

    “籍薄上写是侯官县人士,现居登瀛坊巷,而点名册上也是相同,不可能有错。”一旁米师爷接过卷子看去,捏须不语。

    李应兰长叹一声对下面几名幕客道:“是,本府错怪你们了。”

    几名幕客都是如获大赦。

    李应兰不由道:“同样是兄弟,一人三元及第,另一人却如此草包,怎地叫人相信。”

    一名幕客上前道:“东翁,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又何况堂兄弟乎?”

    李应兰长叹道:“本官就是取他为五百名也难,何况府试及第,说出去岂非被人戳脊梁骨骂。”

    另一名幕客道:“东翁看在新科状元的面上,还请三思啊!”

    李应兰听了心想也是,算了,算了,就低低取了这林延寿就是吧,他从案上拿起朱笔,待要勾圈,悬腕停了半空,突将笔一丢长叹道:“本府实下不了这手啊!”

    “东翁,或许也不能这么早下定论。”这时米师爷在一旁道。

    “怎么说?你也要本府取了他不成,本府可不想为官半生,清誉毁于一旦。”李应兰也算是一个有坚持的好官。

    米师爷笑着道:“属下自不会让东翁强取,不过我乍一衡文时,也觉此人文字荒谬,但再读一遍,细细一看,却别有一番意思来。”

    李应兰呆住了,盯着米师爷问道:“米师爷,你这话是发自肺腑吗?”

    米师爷肃然道:“东翁,不错,此人文章不合大流,难免令人一眼弃之,不仔细看来却自成方圆,正因不媚于众,才能言下自成一家啊!”

    几名幕客听了米师爷这么说,都是一并泪流满面了,这等文章都给你吹出花来!你咋不上天呢?

    李应兰也是拿过文章来重新看了一遍,半响后方道:“幸亏师爷一语提醒,否则我也看不出此文的妙处来,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嘛!”

    李应兰的话掷地有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驹() 
布政司衙门大门大开,左布政使劳堪,右布政使吴文佳前往三山驿迎旨。

    其余官员一并随行,总兵标下坐营司三百官兵随两位布政使前往三山驿。

    至于城内的左中右三卫官兵,也是接到调令一并出营,将省城从北至南的大街,全部清街封道,禁止车辆行人上街。

    省城里的老百姓们都多久没见这阵仗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蒙在鼓里。

    只是见头戴明盔,身披响甲的官兵,一队又一队开来。每隔几百步街口就扎下一队护街。满街上,都是官兵手持刀枪,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神情严肃。

    沿街两侧百姓们的心底不由惊慌起来,心道难道这又有倭寇来侵犯省城了,不是说俞大帅将倭寇都打跑了吗?

    “敢问这是出什么大事?倭人又打来了吗?”几个胆子大一些的百姓们,向兵卒问去。

    但见兵卒一脸轻松地道:“哪里有倭寇呢?我等这是要迎旨呢。”

    百姓都是松了一口气,又忙问:“这是何事要迎圣旨啊?”

    “这我也不知啊!”

    听说都要迎圣旨,本是被赶回家里去的百姓们,胆子都大了起来,招呼家里的亲戚孩子又跑到街上看热闹。

    众人议论以往也有迎圣旨的,但从未见过这么大阵仗了。有一名老人突然道:“我记得上一次迎圣旨如此阵仗,乃是三十年前陈相公中状元时,当年也是如此,嘉靖爷钦赐圣旨,夹道十里,一路送至他们陈家府上呢。”

    “哦哦,是啊,听你这么说,我也记得莫非咱们府又要出一位状元郎吗?可是我听闻状元郎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啊,那可了不得啊。”

    “那又什么稀奇的,本府文运昌盛。听说了吗?城南的沙合桥,前几日沙洲突盖过水面,此乃本府之人要登相位之兆。”

    “不过此乃沙合可涉的吉兆啊,百年难逢啊!”

    百姓们说话间,但见街道远方锣鼓喧天。

    衣锦坊的林府之内。

    “这林宗海虽也姓林,但他那林家门上有几档门楣?”当林泉说出这句时,林烃沉下脸来道:“汝真朽木不可雕也!”

    林泉听林烃指责他,吃了一惊,他知他这叔公素持君子之风,轻易不肯以言责人,但却斥他朽木不可雕。

    就在这时外面锣鼓声响起。

    外面仆人急是进来对林烃道:“二老爷,会试的喜榜送来了。”

    一名子弟起身笑着道:“太好了,必是璧叔中进士了,报喜的人来我们家了。”

    众林家子弟们都是称是。

    此事比教训林泉更重要,于是林烃与众人都是一并出府,但见府外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

    一名仆人赶着来前道:“二老爷,打听得消息,咱们璧少爷中了!中了!”

    但听‘中了’二字。

    林家子弟们是各个拍手叫好,林泉激动地道:“咱们林家又出一名进士了。”

    “咱们林家九进士登第!此前无古人!”

    几名林家子弟说得激动不能自已,当众泣不成声。

    四面的士绅纷纷向林府报喜道:“恭喜,恭喜。”

    “咱们这省城又要为林家添一座进士牌坊了。”

    “何止进士牌坊,八科九进士,不愧是簪缨之族。”

    “一门五代都出进士,高祖进士,祖进士,父进士,子进士,孙进士真是乃是世代联芳!”

    来恭贺的士绅都是竖起了大拇指。

    听着士绅的恭贺,一旁林府上众人都是颜面有光,是啊,家族里出了一名进士,这可是合族兴盛的大事啊!

    这时候一队官方报喜的队伍已至。

    噼里啪啦地鞭炮响个不停,将喜报送至衣锦坊上的林府。

    “恭贺贵府林讳世璧老爷,高中万历庚辰科三甲一百五十七名!”

    领头的官吏笑着拱手,见了林烃恭敬地道:“原来是翰林老爷,向你道喜了!”

    林烃道:“吾辞官归养,眼下不过布衣之身,何谈翰林。”

    一旁一名林家子弟,得意洋洋地指着远处的仪仗道:“咱们林家不过三甲进士,何必那么大的阵仗!”

    确实远方道上锣鼓齐鸣,前方几十鲜衣怒马的铁骑镇街压道,威风赫赫,而远处更是旗帜如林,人潮一眼望不到头。

    此人这么说口上嘲讽,但心底却是极度得意,心道自己世璧叔虽不过是三甲,但地方官为了巴结咱们林家,故意排了这么大排场来。

    那官吏看了一眼,知对方误会了,但也没有当面说破而是笑着道:“那仪仗是迎接圣旨的。”

    “迎接圣旨?”林烃在朝为官,不会如其他几名子弟这么少见识,当年自己以庶吉士进了翰林院,朝廷将捷报传至家乡时,也没这么大的排场。

    林烃问道:“可是咱们府出了三鼎甲?”

    那官吏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