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泉冷笑问道:“什么小目标?我等是否可办到?“

    “当然可以,比如你要先考个解元,然后再谈连中三元不迟。林兄试问你几年能考取解元呢?“

    林延潮话说完,众人都是失笑。

    而林泉听了几欲吐血啊,什么先定小目标,考个解元?你他娘的在逗我。

    自己连乡试前九十名都考不到,举人都当不成,又何况乡试第一的解元呢?换了旁人这么说,林泉定要一巴掌甩死,骂道你给我考个解元看看。

    但对于林延潮而言,确实从连中三元而言,取中解元真心是一个小目标。林泉被林延潮这一句戳中心底,想起现实,他终于知道现在自己与林延潮的差距有多么巨大。对方早已远远将自己甩在身后,可笑自己还在这里向他叫板。

    自己读书读了一辈子,难道都读到狗身上去了吗?林泉忍不住胡思乱想,越想越是极端。

    至于其他人,则没有这比较之心,觉得林延潮是在说笑,纷纷道:“状元公,解元太远了,我的小目标是先考取生员。“

    “没错,我就先他娘考上个童生再说。“

    “我只要明年县试能过,我爹就不打我屁股了。“

    说着众人都是哈哈大笑,唯独林泉脸色越来越阴郁,然后一声不吭拂袖离席。

    龚子楠见林泉悻悻而去,看了林延潮一眼摇了摇头道:“家母说的没错,宗海你这人就是睚眦必报。“(未完待续。)

五百一十六章 装逼失败(第二更)() 
龚子楠笑着说林延潮睚眦必报,他则不置可否,咱就是这样的人啊,咱不解释。

    众人也知林泉这纯粹是咎由自取,他平日的性子,大家也明白,此事丝毫怪不得林延潮。

    相反林泉走后,堂上的气氛愈加好了,众人向林延潮诚心请教。林延潮也好为人师了一番,师道相传,没有半点狭隘之心,若是能因自己的几句话,让在座的子弟少走一些弯路,其乐趣丝毫不逊于自己一朝闻道。

    林延潮不由想起当初在几位老师门下求学时,这等感受他们也曾有过吧。

    林延潮有些恍惚,这时他目光看向门外,但见榕树树荫下一名头发用木簪挽起,外罩麻衣内衬蓝衬的书生,正负手站着。

    他的目光里似带着淡淡的喜色,看着厅堂之上的自己,然后微微颔首。

    林延潮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厅堂的台阶之下,向对方持以弟子之礼道:“弟子见过恩师。”

    林烃点点头,他身为儒者,平日在家以居士精修,主静,敬二字,平日为人处事令人觉得淡泊,感情不轻易外露。

    但见到林延潮时,林烃还是流露出欣喜道:“延潮你来了。“

    “是,弟子一返家就来看望恩师。”

    “从京师至家乡路上费了多久?”

    “三月有余。”

    “在家几日?”

    “二十七日。”

    “我以往教你的读书谨身之法,可有****行之。”林烃说到这里,露出关切之色。

    林延潮油然道:“弟子每日行之,只是静字上做不到。”

    林烃听了十分欣然,但仍是道:“此你好斗之心,未能去之之故。不能戒斗,静之一道,不能行,那么慎独也无从说起了。”

    身居庙堂上,怎能戒一个斗字,但林延潮还是顺着林烃的话道:“弟子惭愧。”

    林烃笑了笑道:“你也不必惭愧,你的性子就是这样,若一味强求之,就成空谈心性了。”

    林延潮心道,还是老师了解我。

    林烃又道:“学问当自成,固然不必一日而就,但需每日都比昨日就进益。我有一法辅之,就是将每日之事,具细书之,睡前省之作为日课。”

    林延潮心道这是叫自己记日记啊。

    这也是读书谨身之法,古人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不过是流水账而已。可后来儒家改将记日记作为省身之法,除了每日三省外,用日记来再加一省。

    比如曾国藩就是每日记日记。他在日记里最喜欢干的事,就痛骂自己,骂得体无完肤。

    曾国藩有一句话,不为圣贤,则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在日记里就是用圣人的标准来反省一日所为。

    当然众所周知的日记狂人,还有常凯申。

    “是。”林延潮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允。

    林烃十分满意,最后缓缓地总结道:“我知你志在事功,但事功本于学问,每日勤勉不可断。”

    林延潮继续称是。

    这师徒一问一答,在厅堂上的众人都是看呆了,这一对师徒也是奇葩。

    久别重逢,二人没有互道别来之情,也没有赞林延潮考中状元如何了得。林烃是一见面就追问林延潮读书用功的情况了。林延潮已是当今状元了,学问大家了,可林烃却仍是一副很不满意的样子,继续严加要求下去。

    林烃这是一心打算,让林延潮当圣贤的节奏吗?

    师徒二人对答了一番后,林烃方与林延潮回到厅堂入座。众人都知二人有话要说,于是都是知机告退。

    林延潮拜见老师自不是不会空手上门。他道:“这是弟子在京师为先生求来苏东坡真迹。”

    说完林延潮递上书卷,明朝时存世的苏东坡真迹很多,当然最有名的还是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诗帖。不过寒食诗帖好像在董其昌手里,董其昌说他看了苏东坡真迹不下三十余卷,以此为甲观。

    林烃是苏东坡的粉丝,听说弟子给自己送来苏东坡的真迹,涵养的功夫也是减了几分,眼中闪动着喜色。

    林延潮腹诽一句,将真迹奉上。

    对于苏东坡的真迹,林烃是爱不释手的,半响与林延潮道:“延潮,你可知苏东坡最敬仰谁吗?”

    这如何考得倒林延潮,林延潮不假思索地道:“是韩昌黎。”

    林烃将真迹放在一边后道:“韩退之曾有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苏东坡闻之诗后叹道,退之以磨蝎为身宫,而仆亦以磨蝎为命。磨蝎平生多得谤誉,二人同命相怜。”

    林延潮听后不由失笑,磨蝎为身宫,不就是摩羯座。苏轼以自己身为摩羯座而自黑,这。。。。

    然后林烃又补了一句道:“我也是磨蝎身宫。”

    林延潮听了心觉得老师对苏轼崇拜太过,有些将自己命运寄托到他身上了。苏轼并非是圣人,不过是一位凡人而已。苏轼的一生仕途是很不得意的,但自己老师完全不必走他老路。

    若是林烃愿意出仕,陆树声就肯替他保荐,当官是轻而易举的。

    林延潮这一次来见林烃,也有劝他出山之意。

    其实苏轼也是逗比,林延潮随意想到一则,当下黑之:“弟子近来读苏东坡笔记,有所心得。”

    林烃听了笑道:“有何心得?”

    林延潮道:“苏轼有一首词,一篇文,不知老师听过吗?”

    林烃看了林延潮一眼,那眼神有点你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林延潮道:“一首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烃温和地笑着道:“此篇妇孺能诵,我怎不知?”

    林延潮笑着道:“词前有一段话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林烃点点头道:“不错,此乃文人风骨,众人避雨而狼狈,然苏东坡不惧风雨,竹杖芒鞋在雨中徐行,故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叹。”

    林延潮嘿嘿一笑:“恩师说的不错,此诗记得是,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东坡去沙湖道中。苏东坡还有一篇文章,游兰溪,第一句是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此文也是写于元丰五年三月。老师,两文相印证,你看出什么了吗?”(未完待续。)

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 
林烃乃聪明人,听了林延潮几句话,就明白了事情来龙去脉,不由莞尔。

    为何林烃莞尔呢?

    先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词说起,苏轼有前言,是三月七日,往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同行为了避雨都十分狼狈,唯有苏轼在雨中装逼,吟啸且徐行。

    换句话说,在大雨中边唱着歌,边慢慢走。这日是元丰五年三月七日。

    至于另一篇文章,游兰溪。第一句,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文章意思是苏轼路上病了,去寻访乡村名医庞常安,然后二人相识,共游清泉寺的事。这是元丰五年三月的事。

    两篇文章合起来,说明什么?

    敲黑板,划重点。

    第一首词,往沙湖道中遇雨。

    第二篇文,予欲买田其(沙湖)间,因往相田得疾。

    二者合起来就是,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要去沙湖相田,在路上遇疾雨,左右皆是避雨,唯有苏轼竹杖芒鞋在雨中吟啸徐行的装逼,然后得了病(非相田得疾,是装逼得疾)去找乡村名医庞常安治病。

    这就是真相,一个悲伤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苏轼是如何装逼装成了逗比的故事。

    林延潮的材料找的是有理有据,连林烃也是承认确有这可能。他摇了摇头道:“你啊你,还是如此爱与我抬杠。“

    林延潮道:“恩师,并非这此意,我只想说苏东坡虽了得,但亦不过凡人。至少他仕途上并非得意,但恩师不同,我路经杭州遇上陆宗伯,他是很愿意出面保荐恩师出仕的。“

    听到陆宗伯这几个字,林烃不由目光一凛。

    林延潮将遇上陆树声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道:“恩师春秋正盛,何必辜负此大有作为之身,不出山为天下百姓作一些有益之事。“

    林烃听了林延潮这几句话,笑着反问:“你是在与为师说大道理吗?“

    林延潮听林烃的口气,没有多少不满,而且目光里也有几分亮色,知他有几分被自己说动了。

    林延潮见好就收,当下道:“弟子怎敢教老师,只是说心底话而已。“

    林烃闻言笑了笑,脸上失意之色也是去了几分。

    此刻在三元坊中。

    大伯满脸红润,迈着步子快速走过回廊,回到屋里。

    他手底拿着一叠烫金的帖子放在大娘眼前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帖子,都是省城里有头有脸,随便跺一跺脚地都会三摇的人物,你猜怎么地,都是托你相公我约延潮出来吃顿便饭。”

    大娘闻言满脸不屑,在一旁丫鬟小心翼翼地将盅里的银耳莲子汤用汤勺舀起,轻轻地吹了一口后,再送入大娘的嘴里。

    至于大娘是手不动足不动,嘴里嚼了嚼然后道:“他们送这帖子是来请延潮的,又不是请你,你高兴个什么?有出息的话,让他们下帖子来请你吃饭啊!”

    大伯丝毫不以为意笑着道:“以前衙门里又不是没请过,再说了,请延潮,还不是与请我一般,还不是我们林府的脸面,这有何分别。”

    “瞧你那点出息。”大娘闻言顿时大怒,说话间,丫鬟正是舀一勺来,却被她动手打翻,一颗莲子掉在地上。

    “夫人,奴婢错了。”那丫鬟连忙跪下,方才些许汤汁撒在了她的衣裳上

    大娘扫了她一眼道:“没半点用,愣什么愣,还不快把莲子捡来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