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1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两人才会既不可能的对他发起进攻,就算两人是世仇,但在极大的威胁之下,只能选择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却迟迟没有出兵,这里面必然有粮草的因素,不然袁术真的给予了他足够的粮草的话,曹操能不出兵?

    所以粮草的情况看样子还是关键。

    这件事上,袁术的态度最关键,虽然刘澜也有对袁术进行猜测,并一直认为袁术不会给予曹操足够粮草的原因十分简单也很明显,曹操现在有兵无粮,而袁术是有粮无兵,他的精锐都在两次徐州之战后被消耗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两人合作显然颇为完美,甚至极为互补,可是这样一来,给曹操提供粮草的话,也就等于袁术掌握了节制曹操的法门。

    以此来进行各种要挟甚至是让曹操在利益方面做出极大的妥协,曹操必然会有所保留,或者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只能保留着对袁绍的一线希望,如果袁绍出兵,那么他就有了徐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可能,到时候还用得着对袁术妥协吗?

    防御远比进攻更困难,就好像破坏远比建设更简单一样,因为你的敌人可能从任何方向出现,或在你的预料之中,又或者出乎意料,除非你有足够的兵力,不然的话你永远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

    而守徐州就好像守长江,而守江则必先守淮,而一旦两淮失守,就算退守长江,可因为长江防线很长,你若处处布放,则极大的分散了兵力,等于处处不设防,就算你的水军有优势,也终究守不住长江。

    而徐州,莫说没有两淮可守,更是连长江这道天然防线都没有,相守徐州,难比登天,所以刘澜现在虽然是在徐州屯重兵,可是他心中还真没多少底气,因为他只是把尽可能的敌人进攻路线封死,但是敌人可供进攻的线路还有很多,但就现在屯兵来看,关羽和他的摄山营所在的下邳兵力最多,而徐州赵云的徐州军外加龙骑军则是战斗力最强,而琅琊军则相对较弱。

    反过来看敌人的兵力部署,实力最强兵力最多的则无疑是袁绍的冀州军,如果寿春军不是和曹军汇合,那么刘澜的部署还真有点田忌赛马的味道,以最强对最弱以最弱对最强,但现在曹操和袁术已经实际上成为一体,所以看起来袁绍反倒成了三大诸侯之中的孤立者,虽然他到现在还保持着中立,但关键的是刘澜并不敢调走琅琊守军,所以说袁绍就算始终都中立,但是却将刘澜琅琊军都牵制在琅琊不敢动,所以说袁绍虽然没有出兵,但是从战略说,却起到了牵制的作用。

    刘澜和曹操这一仗,首先琅琊军便无法调动并参战,而这个时候,如果曹操出兵,不管是东海、徐州,不管打哪里,如果被拿下了,那么琅琊就处于曹操和袁绍之间,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再一次一同出兵,我们暂且不得而知,但是这都是可能会出现腹背夹击的情况,所以这些都是不得不防的。

    徐庶几乎把所有的可能都分析到了,但是他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各种可能都会出现,所以刘澜如何才能牵制袁绍或是曹操,其实远比知道曹操要做什么更关键。

    但是以往还能有一个公孙瓒帮着他分散着袁绍的兵力,现在公孙瓒被袁绍拿下了,刘澜没有一个外援可言,更别说能有谁在这件事情上协助他了,事实上,刘澜虽然一直努力改善现在的局面,与刘表取得了联系,进行了接触,但对他防御徐州,却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而和袁绍,虽然有协议有约定,所以刘澜根本就不可能去主动攻击他,惹毛这头老虎,而且刘澜相信,袁绍现在巴不得他们去挑衅着呢,虽然袁绍不会在乎什么协议约定,可是毕竟再主动进攻刘澜的话,难免收人指摘,落人口实,除非出现巨大的利益,不然的话,他现在可比任何人都期盼着刘澜来主动挑衅他。

    现在的袁绍,只是少一个和他开战的理由罢了。

    所以刘澜真正可选的选项并不多,所以他现在的情况,虽然陈兵边境,但更多的还是以积极战备,等待机会为主,虽然主动攻打了东莱,但毕竟他让出了青州,现在这事你根本说不清楚,到时候如果人家用这个借口,说刘澜反悔,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反观曹操,他现在一定是最迫不及待的想着袁绍能够出兵徐州的,他之所以在刘澜主动挑衅费县后还能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准备,说白了就是等着袁绍,如果没有袁绍的支持他还真没那个胆子来挑衅自己,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财力,就他现在的情况,吃都吃不饱,打仗,没袁绍支持,哪有那个财力。

    除非他觉得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结束徐州之战,不然战事拖下去,最后他必败无疑,当然这里面如果有袁术帮助的话,也许会好一点,不过袁术会像袁绍之前那么鼎力相助吗?刘澜持怀疑态度。

    刘澜对战局的分析几乎完美,尤其是徐庶在这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关东的四大诸侯,自两场徐州之战结束之后,曹操和袁术都有了自危的感受,都极为担心刘澜的下一个目标对准自己。

    所以两人才会既不可能的对他发起进攻,就算两人是世仇,但在极大的威胁之下,只能选择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却迟迟没有出兵,这里面必然有粮草的因素,不然袁术真的给予了他足够的粮草的话,曹操能不出兵?

    所以粮草的情况看样子还是关键。

    这件事上,袁术的态度最关键,虽然刘澜也有对袁术进行猜测,并一直认为袁术不会给予曹操足够粮草的原因十分简单也很明显,曹操现在有兵无粮,而袁术是有粮无兵,他的精锐都在两次徐州之战后被消耗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两人合作显然颇为完美,甚至极为互补,可是这样一来,给曹操提供粮草的话,也就等于袁术掌握了节制曹操的法门。

    以此来进行各种要挟甚至是让曹操在利益方面做出极大的妥协,曹操必然会有所保留,或者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只能保留着对袁绍的一线希望,如果袁绍出兵,那么他就有了徐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可能,到时候还用得着对袁术妥协吗?

    而和袁绍,虽然有协议有约定,所以刘澜根本就不可能去主动攻击他,惹毛这头老虎,而且刘澜相信,袁绍现在巴不得他们去挑衅着呢,虽然袁绍不会在乎什么协议约定,可是毕竟再主动进攻刘澜的话,难免收人指摘,落人口实,除非出现巨大的利益,不然的话,他现在可比任何人都期盼着刘澜来主动挑衅他。

    现在的袁绍,只是少一个和他开战的理由罢了。

    所以刘澜真正可选的选项并不多,所以他现在的情况,虽然陈兵边境,但更多的还是以积极战备,等待机会为主,虽然主动攻打了东莱,但毕竟他让出了青州,现在这事你根本说不清楚,到时候如果人家用这个借口,说刘澜反悔,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反观曹操,他现在一定是最迫不及待的想着袁绍能够出兵徐州的,他之所以在刘澜主动挑衅费县后还能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准备,说白了就是等着袁绍,如果没有袁绍的支持他还真没那个胆子来挑衅自己,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财力,就他现在的情况,吃都吃不饱,打仗,没袁绍支持,哪有那个财力。

    除非他觉得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结束徐州之战,不然战事拖下去,最后他必败无疑,当然这里面如果有袁术帮助的话,也许会好一点,不过袁术会像袁绍之前那么鼎力相助吗?刘澜持怀疑态度。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之战(33)() 
袁术当年何其狂傲,雄兵十数万,将董卓赶到长安,袁术才是真正出了大力的那个人,那个时候,袁绍虽然为盟主,号令八方,可真就兵力来说,袁术才是关东最大的势力,匡亭六百里追击大败袁术,从哪之后一蹶不振,虽然后来又在寿春招募新军,使兵力再一次达到十二万之众。

    原气得以恢复,也正因如此,这时候的袁术对曹操恐惧,但对刘澜则不是很惧怕,甚至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如果不是内部对于南下丹阳和东进徐州,现在还能有刘澜什么事情,哪里还会有什么四大诸侯,只会有关东三大势力。

    而在寿春,现在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张勋的态度,而此时的张勋则收到了来自杨弘的前后两封来信,第一封是和曹操联盟出兵沛县之事,这事可以说一早就已经得到了他的默认,他也接受了杨弘的建议,不然的话也不会前往谯县。

    而真正让他纳闷的则是第二封信上的内容,有些奇怪,虽然其中的内容都是在围绕着后将军身边可能有谍探存在,但是最关键的却是他却说这些只是曹操透露,还没有任何证据,接下来便是他的一些猜测,可是这些猜测,也都是一些捕风捉影,所以张勋直接就选择了无视,可是当他看到最后要防曹操时,却会心一笑。

    他相信,前面这些都只是一个铺垫,也许他在费县察觉了什么,但是又无法确定,所以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在不破坏联盟的前提下给他一个暗示。

    毕竟现在大家都明白,当前最大的敌人是刘澜,而不是曹操,就算是内讧那也是过后的事情。

    张勋对此事很是理解,不过他现在担心的可没有那么长远,而是只关心眼下的徐州之战,毕竟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胜负未知,赢了,在想如何反制曹操,可输了呢?

    他们的情况现在可比不了曹操,曹操现在地盘大啊,兖州、豫章司隶三大州,虽然兖州是起家立身之根本,可就算败了,他还能往关西发展,一座潼关,挡下百万兵绰绰有余,占巴蜀凉州然后向关东反攻回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可他们呢,如果败了,往哪退,以前还有个九江和豫章,现在直接就被刘澜断了安身立命之所,可以说,这一仗是最最冒险的,尤其是九江之战过后,再去对抗刘澜,是张勋最不愿也不想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再去冒险,那就是要涉及根本了。

    但是就像杨弘和后将军卖力劝服他时说的那样,现在不出手,等刘澜养精蓄锐,准备好了,那时候寿春哪什么抵挡他的入侵?

    所以说现在并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能怎样,而是趁着几大势力都蠢蠢欲动时,要主动进取,现在不用他们冲在最前面摇旗呐喊,而是曹操冲在了前面,他们不仅不能后退,反而还要高兴。

    要知道,如今的袁术,对刘澜的恐惧,犹如当年匡亭之后一模一样,对刘澜如同对曹操一样是发自骨子里的害怕,曹操缓了好几年,现在不会谈虎色变,可刘澜又变成那个令他闻风丧胆之人,但他私下如此害怕,却依然催促他配合曹操发起徐州之战,这就说明了他已经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是有多不利了,而以他的性格,能下定如此大的决心,必然是经过一系列的精密策划,在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选择,他现在不是不害怕这一仗败了,而是害怕,这一仗都不努力去搏一次的话,那么日后又拿什么当下刘澜的大局侵入呢?

    可以说,袁术和刘澜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现在随着两次徐州大战过后,他们已经结下了不解之仇,不死不休,不仅袁术清楚,刘澜也明白。

    张勋盯着信使。

    张勋说处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