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典笑着解释了,让他们尽可能的理解北上济北的目的,瞬间之前还不是很明白个中缘由的校官立时明白了其中关键。
可以说,这样的耐心,别说是在曹军之中,就算是刘澜帐下,也鲜少有像李典这样的将领。
关羽的部队放弃了休整,开始了集结,他已经收到了关羽的命令,让他在防御下邳的同时做好协防沛县的准备,这个消息让关羽在次振奋起来,说实话,从寿春军也消失之后他一度有些不爽,虽然一直在追查他们的踪迹,但却始终没有消息,但现在好了,刘澜这样的命令,虽然不能保证寿春军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却透露出一个消息,那就是曹操会在下邳或者是沛县动手,这样一来关羽就可以从容部署,甚至信中已经充满期待。
为此,关羽下令部队开始集结,除了裴元庆率领本部驻扎取虑外,关羽率领主力前往彭城国梧县,这里是沛县和下邳城的中间点,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只是守下邳,那么取虑明显是最佳之选,但要是要防备下邳和沛县的话,主力放在梧县则更有效果。
不到三日,梧县城便成了大军驻兵的重地,之前不过三千郡国兵的梧县,瞬间聚集了足足五万大军,四城之外一座座巨大军营拔地而起,占地数百亩的军营一样望不到边。
如此壮观的规模对梧县百姓着实有些震撼,要知道这还是在城内只住进了一万摄山营的情况之下,城内立时热闹了起来,也繁华了起来。
当然百姓不会害怕有摄山营将士闹事,徐州军的军纪可以保证百姓们的人身安全,但是他们虽然摄山营的士兵使得梧县百姓发了一笔横财,平时囤积的一些蔬果米面能够全部卖到军营,但是因为士兵们突然的出现,他们心中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这种压力自第三次徐州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就一直压在他们的心头,尤其他们还是边境,危险系数最大,但没有一人不想着梧县能够避免战火,但随着摄山营的到来,他们的希望算是彻底破灭了。
事实上,梧县在第二次徐州之战时,就是敌军的主攻方向,那个时候好在有徐庶坐镇,所以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损伤,但是这一回他们可听说了不仅是徐庶出兵,连曹操也都出兵了,对于第二次徐州之战记忆犹新的他们可清楚的知道,第二次徐州之战如果曹操早些出兵的话,那么战局可就大不一样了。
不过他们的顾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现在的局面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九江之战后,寿春军早已没有了第二次徐州之战时的破坏力,他们这个时候来打徐州,没有任何胜算。
安民的告示,在关羽到梧县的第二天被张贴的出来,话很多,而且超级多,但相比以往让百姓放心宽慰的言辞不同,居然是对第三次徐州之战的兵力对比分析,由专门的士兵进行讲解,不仅是市集,城门府衙军营前都有着告示牌,两边站着五名士兵戒备,由其中一人讲解,每一班执勤一个时辰。
士兵们把敌我兵力对付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每一个百姓都知晓了原来寿春和许都的联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别说对梧县构不成威胁了,就是徐州他们也休想攻打进来。
这样的安民告示,可以说彻底让梧县百姓打消了顾虑,一瞬间好像之前还让他们人心惶惶的徐州之战便完全不算什么了,大家继续着日常的生活,甚至连城门都不关闭,平日里百姓们该干嘛继续干嘛。
这样的情况是真的让他们打消顾虑的,以往的情况,那可是一有风吹草动,就紧闭城门,虽然不会坚壁清野,但是不许出入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回却完全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也会有人因为这样奇怪的情况发出疑问,说着是关羽欲盖弥彰,说明梧县已经十分危险了,不过这样的言论很快就失去了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关羽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换做你我,实力真的悬殊,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开着城门等人家来攻击,这不就是傻吗?
村口的二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关羽会做?
当然不会,关羽并没有进县衙,而是住进了校场,当然他完全可以喧宾夺主,不过没那个必要,当然军管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只是接受了城中的防务与四门的防守,至于梧县的治理和治安,还是要衙役与郡国兵配合,他们是不会出面的。
关羽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梧县上,他在校场的主将房间里,专门让近卫假设了梧县,沛县与取虑三地的沙盘,研究着各种可能,巨大的少盘之上标注着摄山营,但对寿春军与曹军却并没有任何的指示,毕竟他也不清楚他们现在在哪。
但是通过沙盘演示,其实关羽还是能够做出一些准确的分析的,比如说当他们进攻沛县时,他们的反应会如何,如果他们离开之后,敌军一旦偷袭,又该如何防备,可以说关羽把敌军进攻沛县的种种可能都算计了出来。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高兴,而在他身边的周仓等人虽然议论着,他眼神一直停在背着双手站在沙盘前的关羽身上,久久不语的关羽是非常异常的,这与以往的他完全不同,这说明,第三次徐州之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百姓不会害怕有摄山营将士闹事,徐州军的军纪可以保证百姓们的人身安全,但是他们虽然摄山营的士兵使得梧县百姓发了一笔横财,平时囤积的一些蔬果米面能够全部卖到军营,但是因为士兵们突然的出现,他们心中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这种压力自第三次徐州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就一直压在他们的心头,尤其他们还是边境,危险系数最大,但没有一人不想着梧县能够避免战火,但随着摄山营的到来,他们的希望算是彻底破灭了。
事实上,梧县在第二次徐州之战时,就是敌军的主攻方向,那个时候好在有徐庶坐镇,所以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损伤,但是这一回他们可听说了不仅是徐庶出兵,连曹操也都出兵了,对于第二次徐州之战记忆犹新的他们可清楚的知道,第二次徐州之战如果曹操早些出兵的话,那么战局可就大不一样了。
不过他们的顾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现在的局面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九江之战后,寿春军早已没有了第二次徐州之战时的破坏力,他们这个时候来打徐州,没有任何胜算。
安民的告示,在关羽到梧县的第二天被张贴的出来,话很多,而且超级多,但相比以往让百姓放心宽慰的言辞不同,居然是对第三次徐州之战的兵力对比分析,由专门的士兵进行讲解,不仅是市集,城门府衙军营前都有着告示牌,两边站着五名士兵戒备,由其中一人讲解,每一班执勤一个时辰。
士兵们把敌我兵力对付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每一个百姓都知晓了原来寿春和许都的联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别说对梧县构不成威胁了,就是徐州他们也休想攻打进来。
这样的安民告示,可以说彻底让梧县百姓打消了顾虑,一瞬间好像之前还让他们人心惶惶的徐州之战便完全不算什么了,大家继续着日常的生活,甚至连城门都不关闭,平日里百姓们该干嘛继续干嘛。
这样的情况是真的让他们打消顾虑的,以往的情况,那可是一有风吹草动,就紧闭城门,虽然不会坚壁清野,但是不许出入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回却完全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也会有人因为这样奇怪的情况发出疑问,说着是关羽欲盖弥彰,说明梧县已经十分危险了,不过这样的言论很快就失去了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关羽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换做你我,实力真的悬殊,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开着城门等人家来攻击,这不就是傻吗?
村口的二傻子都不会干的事情,关羽会做?
当然不会,关羽并没有进县衙,而是住进了校场,当然他完全可以喧宾夺主,不过没那个必要,当然军管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只是接受了城中的防务与四门的防守,至于梧县的治理和治安,还是要衙役与郡国兵配合,他们是不会出面的。
关羽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梧县上,他在校场的主将房间里,专门让近卫假设了梧县,沛县与取虑三地的沙盘,研究着各种可能,巨大的少盘之上标注着摄山营,但对寿春军与曹军却并没有任何的指示,毕竟他也不清楚他们现在在哪。
但是通过沙盘演示,其实关羽还是能够做出一些准确的分析的,比如说当他们进攻沛县时,他们的反应会如何,如果他们离开之后,敌军一旦偷袭,又该如何防备,可以说关羽把敌军进攻沛县的种种可能都算计了出来。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高兴,而在他身边的周仓等人虽然议论着,他眼神一直停在背着双手站在沙盘前的关羽身上,久久不语的关羽是非常异常的,这与以往的他完全不同,这说明,第三次徐州之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战(37)()
可以说曹操进攻沛县的计划,刘澜和关羽算得上是不谋而合了,虽然只是一个大胆猜测,并不能确定,但是两人显然都有着某种默契,一致认为曹操会佯攻沛县,那么这个调子定下了之后,就需要找到他的真实用意,到底要打哪里,所在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之下,刘澜选择了用关羽防御沛县的同时协防下邳的策略,而刘澜或者说赵云则是防御徐州城东莞郡的同时协防沛县,这样一来,在黄忠守琅琊、张飞重心放在广陵和下邳的情况之下,可以说徐州这盘棋已经足够安全。
最少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已经大概率的让徐州万无一失了,至于可能出现的一些纰漏刘澜不否认,不可能真的防御住曹操的进攻,但是尽可能的做到徐州不被大规模破坏就算是他们在防御上做到了最好。
这完全是刘澜处于徐州的利益在考虑,毕竟最初他这样做完全就是在竭力阻止曹操攻打徐州,他不想开战,不管是不是因为匆匆结束九江之战的原因,他并不想继续战斗下去,没意义也没必要,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想借刀杀人,说白了,就算袁绍不来攻他,他也会把青州让出去的,从公孙瓒败亡之后,这件事情就一直在他的日程上,只是早与晚的情况罢了。
而这一回因为九江之战结束便急急转到徐州之战,则加速了刘澜让出青州的计划,可以说现在的刘澜就是要千方百计破坏原本关东铁板一块的诸侯联盟。而青州则是那个可以扰乱局势的诱饵。
当然如果只是诱饵的话,自然就有可能不会上钩,但这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在利益面前,也许袁绍和他身边的谋士早已经揣摩透了他的心思,可是在利益面前,尤其是在曹刘之间争论不休的当口,刘澜这一手示好足够打破现状,使得袁绍打破了某些人一直努力维持现在的美梦。
从结果来看,送出青州必然是弊大于利,但如果真的能使曹袁交战的话,那么刘澜从中获取的好处,自然就又变成利大于弊。
而这一切才是刘澜真正的用意,把曹操留给袁绍,那么他就能够有一个更稳定的坏境去发展,尤其可以在袁曹交兵时,渔翁得利。
身边周仓和管亥低声私语,背着手的关羽摆摆手,两人立时安静下来,关羽转身走到主位坐下,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