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的王守仁约莫四十六七岁,模样也极为普通,天亭还算得饱满,不过脸颊瘦而略长,没有半点“英明神武”的风姿,倒是双眼还算有神。

    王守仁上下打量了徐晋一遍,捋着须微点了点头淡道:“诚如费子充所言,徐子谦年少而老成,今日一见始知所言非虚。嗯,坐吧!”

    王守仁这句话开场白“不咸不谈”,说是赞誉又算不上赞誉,而且没有介绍在场的官员便让徐晋坐下,显然对徐晋并不算重视。

    在场一些官员不禁露出意味深长之色,看来巡抚大人对这位声名鹊起的神童徐三元也不以为然啊。

    “谢抚台大人!”徐晋拱了拱手,神色自若地在末座坐下,对王守仁的冷淡态度丝毫不以为意,毕竟自己又不是银子,不可能人见人爱。

    王守仁见状不禁暗点了点头,此子倒是好心性的,如此年纪实属难得。

    王守仁环视四周,轻咳一声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便开始吧。据探子传回来的可靠消息,逆贼朱宸濠已经率舟师离开安庆,回援南昌,幸而我平叛大军已经拿下了南昌。不过,数日之内必与逆贼有一战,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吉安知府伍文定立即道:“抚台大人,叛军远道回援,舟师劳顿,下官认为应趁叛军立足未稳,在赣江下游迎头痛击,必能收到奇效!”

    “伍知府所言甚是!”赣州知府刑珣点头附议。

    其他官员也纷纷出谋划策,有意见相阻的甚至当场争吵起来,气氛不是一般的热烈。

    徐晋初来乍到的,再加上这次率兵来南昌完全是为了交割手中的权力,并没兴趣掺和到后续的平叛,所以十分悠闲地坐在最末位当吃瓜众。

    王守仁虽然没有介绍在场众官员,但徐晋旁听了一会便大致都认识了,不由得不感叹,在场的都是地方官场的“大佬”。

    譬如,正四品的知府就有四个,分别是:吉安知府伍文定、袁州知府徐链、临江知府戴德孺、瑞州知府童琦。另外还有各府同知(正五品)、各卫的指挥使(武职正三品),所以说徐晋这六品通判在这里实在算不上什么。

    这一场会议足足开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最终定下了剿灭宁王叛军的具体方案,徐晋全程没发一言,王守仁自然也没询问徐晋的建议,其他人也没觉得不妥,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罢了,在这种重大决策的会议上有幸旁听就不错了,若发表建议难免不自量力。

    王守仁宣布会议结束,大家便准备散去各施其职,徐晋正犹豫着要不要趁现在辞去广信府通判的职务,座上的王守仁却忽然道:“徐子谦,近前来!”

    此言一出,正准备离开的众官员不由都放慢了脚步。徐晋亦是微愕,不过马上便行上前施礼道:“抚台大人有可吩咐?”

    王守仁捋须问道:“你这次带来了多少人马?”

    “约两千人!”

    王守仁点头道:“嗯,那本官命你暂代南昌知县职务,协防南昌城,并负责管理城中治安,安抚百姓!”

    此言一出,那些竖起耳朵的官员都露出会心的笑意,负责治安和安抚百姓,这是妥妥的一张冷板凳嘛,六品通判降为七品县令,而且还是暂代的,嘿,不过一个秀才出身的少年,能暂代县令一职也是抬举了,王巡抚这明显是给已故的孙巡抚面子啊!

    “下官遵命!”徐晋不怒反喜,神色自若地领命行礼。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浪必打之。徐晋也深知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若继续坐在通判的位置上,无疑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徒招人忌恨,当初若不是受孙遂终托付,他也不会接手这通判的职位,如今也是时候激流勇退了。

    话说徐晋这次率兵来南昌就是为了移交权力的,不过在此之前他得为手下众将请功,自己可以不在乎功劳,但众将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自己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撂挑子,所以他接受了王守仁的任命,待彻底平定了宁王之后,手下众将拿到应有的奖赏,他就会辞去职务,安心参加科举。

    议事厅内众官员陆续散去,最后只剩下王守仁、吉安知府伍文定,赣州知府刑珣,这两人乃王守仁的左臂右膀。

    “抚台大人,下官观徐子谦此人老成持重,进退有度,不似浅薄之人。费阁老也称他有公卿之才,孙巡抚更是临终委以重任。而且在抗击吴三八时,他以少胜多,有勇有谋,才学谋略均是上上选,为何不用?”伍文定奇怪问。

    王守仁微笑道:“此子他日必是我大明栋梁之才,不过年纪还是太轻了些,过早出头并不是件好事,得先压一压。”

    伍文定和刑珣震惊地对视一眼,原来王公对此子的评价竟如此高!

    

第244章 平淡上任() 
王守仁派给徐晋的任务,除了负责城中的治安和安抚百姓外,还有就是协防南昌城。所谓协防,顾名思义就是协助防守,只是充当辅助角色,真正主导南昌防务的是赣州卫一名指挥佥事,名字叫孟昶,率领两个千户所的兵力。

    徐晋离开了巡抚衙门后,便带着王守仁的手令出城调动部队进南昌。余林生和熊柏等人听闻只是协防南昌,显然都十分不乐意,尤其是冲劲十足的小伙子余林生,正是准备卯足劲建功立业的时候,而剿灭宁王则是绝佳的立功机会,结果却只能留在南昌城坐冷板凳,不爽啊!

    “呸,什么东西,八万人攻下只有八千人防守的南昌城,算什么本事,还好意思在咱们面前拽,拽个屁!”

    徐晋刚从南昌城头上下来,跟在身后一名亲兵便愤愤不平地低骂起来,包括王林儿在内的其他亲兵均面露怒色。

    原来就在不久前,徐晋带着两千人马来到南昌城头协助布防,结果主导城防的赣州卫指挥佥事孟昶态度十分傲慢,随便聊了几句便直接越过徐晋给诸将分配任务,并表示徐晋如果忙的话,可以先回县衙主持工作了。潜台词就是:城防有老子负责就行,你哪凉快上那去!

    徐晋的养气劲夫犹在,再加上乐得轻松自在,倒也懒得跟姓孟的计较,不过一众亲卫却极不愿受这鸟气,坚决不肯留在城头受孟昶调遣,要跟着徐晋回县衙。

    徐晋自然也知道手底下的人有气,但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在铅山县这一亩三分地可以一言九鼎,但在南昌却是说不上话,最主要是他现在也不想去争什么。

    正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很容易就会扑街。徐晋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年龄倒是其次,主要是只有秀才功名在身,混社会是要讲资历的,多大的屁股坐多大的椅子,要不然容易被眼红的人一踢踹下来。所以,徐晋目前必须保持低调,眼下的主要任务是把科举功名拿到手,将根基打扎实了。要想别人尊重你,得先有让人尊重的实力。

    ……

    南昌各官方衙门都集中在城北一条街,县衙自然也不例外。徐晋带着一众亲兵来到南昌县衙,早就收到消息的小吏和衙役已经在恭候着了。

    话说南昌县衙的主官和佐官都因为从贼而被抓光了,所以现在带头迎候徐晋的是一名不入流的典吏,其他都是些小差役,均畏畏缩缩地打量着徐晋这位新任的代县令。

    徐晋自然没兴趣在这帮可怜虫面前耍县老爷威风,询问安排了一些工作后,便带着一众亲卫去了县衙后面的三堂。

    三堂后面的空间是提供给县令内眷居住的,不过此时原县令的家属都被抓走关到牢房了,只剩下一些听候使唤下人,见到徐晋都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听候差遣。

    徐晋看着跪在面前的十几名下人,和颜悦色地道:“都起来吧,该干嘛干嘛去。”

    一众下人都暗松了口气,还好,看来这位新来的县老爷脾气挺和善的。

    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恭敬地道:“老爷的住处已经收拾好了,您要不要先去看看?”

    徐晋看了一眼天色,夕阳已然西斜了,于是道:“先给本官手下的人安排住处,再弄些吃食来。”

    管家答应了一句却没有动,一副欲言犹止的模样,徐晋心中一动,问道:“有话直便直说!”

    管家略显尴尬地道:“老爷,府里米倒还剩一些,不过没钱买菜了。”

    原来上任县令因从贼谋反被抄了家,家中的钱银自然都被抄没了。若不是徐晋这个新任县令要来,恐怕就连这些下人都会被挂牌出售,换成钱银充国库。

    徐晋不禁恍然,回头对身后的二牛道:“二牛,给管家拿点银子,大宝,你以后负责管账!”

    大宝以前就经常跟着费府管家周衡干活,所以识字懂计数,闻言喜道:“好哩!”

    徐晋随身携带的银子一直都由二牛管着,不过这货不识字,更加不会计算,以后财政大权得转交给大宝了。

    亏得二牛这憨货也是个没心机的,爽快地把装银子的包袱给了大宝,要是换了其他人,恐怕心里会有不痛快。

    话说徐晋现在也算“家大业大”了,十一名亲兵的吃穿住用,还有每月的军饷都得他自己掏腰包,虽然挂着通判的名头一个多月了,却连一文钱俸禄都没拿过,现在又要养十几名下人,开支自然更加大了。

    幸好,徐晋目前还有点家底,去年红茶生意分红,车马行的分红有合起来有数百两,所以勉强还能支撑得住,但时间一长肯定要吃不消的,其中亲兵的军饷是大头,五两银子一个月,十一个人就是五十五两。

    所以,亲兵不是一般人养得起的,徐同学得想办法创收才行。

    大宝拿了五两银子给管家,后者立即爽快地派人去购买食材,自己则亲自带徐晋去看住处。

    管家带着徐晋看了卧室和书房,小心翼翼地问:“老爷可还满意,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小的马上让人收拾。”

    徐晋此刻正站在宽敞整洁的书房中,这家书房装饰得十分雅致,还摆了不少盘景,看得出这里原来还有不少古玩摆件,不过都被抄没了,看来上任知县也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

    徐晋点头道:“嗯,挺不错,不过卧室的床铺全给本官换新的,需要钱便跟大宝拿,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管家陪着小心道:“小的叫潘江,原是府里的管家!”

    徐晋挥了挥手道:“嗯,你去忙吧,不用在这伺候着。”

    潘管家暗松了口气,这位确是个容易服侍的主子,后退了几步才转身行了出去。

    徐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随手翻了几页,又看了一眼书架上码得满满当当的书籍,这倒是便宜了自己。八月就要举行乡试了,眼下即将三月份,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正好趁机冲刺一把,将浪费掉的几个月恶补回来。

    所以,对徐晋来说,坐冷板凳也有坐冷板凳的好处!

    

第245章 宁王末路() 
吃完晚饭后,徐晋独自回到了卧室,忽然觉得空空落落的,十分之不适应,不是缺了家私杂物,而是缺了谢小婉这个温柔体贴的娘子,还有月儿这个伶俐乖巧的丫环。

    徐晋平时在家里习惯了娇妻美婢的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干啥了,正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话说徐晋自从率军从铅山县离开,已经有十来天时间,心里还怪想念着小婉的,这是两人第二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