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头饿狼的,一口咬过来,连肉带骨头,痛彻心扉啊。
“走,去大兴宫!”李诚策马快行,也不着急出城了。李
世民这边正与群相和鸿胪寺的官员一起议事,这次吐蕃和亲,李二非常重视。半岛三国那边,哪有心思去管呢,且丢一边再说呢。听说李诚来了,李世民不禁微微头疼,昨天就没敢跟他说和亲的事情,怕他搞事,没想到还是来了。见
不见?李世民真不想见,但是又很清楚。李诚那性格,倔起来能当街砍死吐蕃使者。平康坊那一战,记忆犹新啊。“
竖子,让他进来吧。”李世民嘟囔了一句。一侧的契苾何力,侧身闭目,如同隐形。
李道宗在一旁欲言又止,李世民看见了瞪眼道:“说吧!”“
陛下,臣以为,应该听听自成的建议。”李道宗坐牢那会的交情,现在算是起作用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已定,岂可因一人之言而动摇?”褚遂良站出来说话。
李世民嗯了一声,环视一圈,没有臣子站出来表态。“且听自成如何说。”众
臣因为这句话,一阵骚动。多数臣子都没想到,李诚还能影响到这个事情。。。
一身便装的李诚进来,立刻遭到房玄龄的呵斥:“竖子,便装而至,君前失仪。速速退下!”李诚一脸的懵逼,这老房要干啥呢?有问题啊。房玄龄多谨慎的一个人啊?当了太子的老师,李承乾摆出大礼迎接,他掉头就走。王
珪就不一样了,人家坦然接受。人与人的差距,这就体现出来了。“
回房相,臣是在出城的路上,遭遇吐蕃迎亲队伍,这才掉头进宫求见陛下。”李诚反应过来了,房玄龄这是在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免得等下被人围殴,用口水淹死。“
和亲乃国之大事,区区以水师总管,岂能置啄?”一个声音传来了,李诚听着皱眉头,这谁啊?那么吊你妈妈知道么?
李诚看过去,这是一个中年帅哥,面生的很,没见过啊。不属于宰相的范畴。
“呵呵呵!”李诚露出大家熟悉的笑容,眼神中的战斗欲望之强烈,令人担忧。
“自成,上前说话吧。”魏征站了出来,拦住李诚准备开喷的势头,顺便又来一句:“这是度支郎中崔郎中,此番和亲支出甚靡,需要计算清楚。”魏
征很明显是出来帮崔仁师的,不然就李诚的战斗力,加上李二的偏爱,这一仗干下来,正经事都耽误了。随着身体的日渐变差,加上李世民的风格日渐强硬,现在魏征含蓄多了。
作为喷子们的头头,魏征出来说话,其他喷子自然安静了。
“崔仁师么?我记住你了。先说正事,回头我们好好聊聊。”李诚露出微笑,毫不掩饰他的睚眦必报。崔仁师狠狠的一楞,心中一颤,暗道竖子一定要算后账。崔
仁师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的,四下里谏言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的,有他一个。后来被降职,做了鸿胪寺少卿,从重要的工作岗位下来了。不
过按下葫芦浮起瓢,行列里又出来一个大臣,举着笏板道:“陛下,和亲事大,关乎朝廷脸面,区区一个水师总管,有什么资格说话?”这
就是不打算过安生日子了么?李诚眯着眼睛看过去,谁啊?杜正伦。这
家伙是太子的老师之一,而且是个很失败的老师。他的事情也很精彩,以后再说。李
诚看了一眼李二,皇帝在台上面无表情,演技很赞,但是他的手在椅子上轻轻的敲打,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李诚仿佛看见了皇帝雀跃的心在叫嚷:打啊。快打啊!朕要看戏。
“陛下,臣此番求见,不为和亲之事,另有要事启奏。”一句话说完,众臣愕然。
尤其是杜正伦和崔仁师,啥意思?李诚怂了?
李世民也颇为诧异,那表情仿佛在说,那啥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有事为何不写奏本,跑来这里搅和什么?”李世民不爽,说话一点都不客气。
“陛下,也不是什么大事。臣还兼着少府监少卿一职,此番求见,就是想告诉陛下,臣打算立一个规矩,少府监匠人在和亲之列。”李诚说完,目光炯炯,盯着李世民。李
世民没想到李诚因为这个事情来的,缓缓的坐直了身子,不等他说话。又有人跳出来了,这次是杨师道出来喷李诚:“竖子,些许匠人,有何要紧?”李
诚站在原地,盯着杨师道淡淡道:“少府监归我管,工匠在我眼里,每一个都是宝贝。谁要是敢同意和亲时赠送匠人,便是李诚一世之仇。”
现场一阵嘶嘶嘶声,吸凉气的大臣可不少。李诚这么说话的态度很明确,老子不是来讲理的,是来通知你们的。谁要想与李诚为敌,被视为一辈子的仇人,那就跳出来对喷。谁
也没想到,李诚的反应如此强烈。这可是在君臣议事,直接就威胁上了,根本就不讲理!可是李诚凭什么如此嚣张呢?一些一直看李诚不爽的大臣,这个时候赶紧看那些宰相们。希望有人出来何止李诚的无理之举。但
是怀抱这种心思的人,无一例外,都失望了。群相无人出来,就算是与李诚极为不对付的褚遂良,都没有站出来说话。毫无疑问,没有人愿意因为这个事情,付出被李诚视为一世之仇的代价。李诚在这一刻,霸气绝伦。
“竖子,朕要强行派遣匠人呢?”李世民突然开口,面色凝重。气
氛突然变得非常诡异,有替李诚担心的,也有希望李诚倒霉的。
李诚抬起头,表情狰狞,腰杆笔直,下巴微微扬起。李世民还是头一次看见他这种表情,心中一凛的时候,李诚开口。
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么事,滚()
“陛下如强行派遣,臣则沿途狙杀,一个不留。臣,决不允许任何掌握工艺的匠人,踏入吐蕃一步。”李诚的声音一开始低沉坚定,到最后一句时,变得慷慨激昂!
“狂悖!李诚安敢欺君?”崔仁师站了出来,义正词严。李诚眯着眼睛看他一眼,这哥们做学问倒是个不错的人才,管理户部的账目也很牛叉,但是他的政治水平就是一坨屎。
李诚看都不看他一眼,朝李世民抱手躬身:“臣李诚死谏,不得将一个工匠,流入吐蕃。”
听到“死谏”这两个字,群臣表情各有变化,即便是一直低头装着打瞌睡的魏征,也都突然抬头,一双浑浊的老眼,绽放出一道锐利的精光。“死谏”二字,如同一股热流,在魏征的胸膛爆发,顺着经络向周身快速的散发。
李诚扬言要狙杀工匠的时候,魏征可以说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是因为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李诚说出“死谏”两个字的时候,魏征这些年渐渐淡去的热血,仿佛重新焕发活力。
魏征尚且如此,其他人可以想象了。一干名臣,目瞪口呆,崔仁师直接被吓的退后三步。你不说说李诚欺君么?现在李诚说了“死谏”。群
臣突然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又都有一种诡异的感觉。李诚这个发力点,太奇怪了。工匠啊,又不是什么朝廷大政方针,为一群工匠说出“死谏”两个字。充满了荒谬的感觉。
最吃惊的还是李世民,差点从台上摔那种吃惊。这竖子,居然换了一种风格。
以往的李诚是什么风格,就是不断的在正面作战的时候进行迂回,不断的在愿话题上给你衍生出新的话题,而且这个新的话题你还不得不接着。因为这个新的话,站在更高的层次。所以呢,御史台的人啊,吃了亏之后,往往没法还手。
但是今天不一样,李诚没有先在这个话题上进行衍生拔高,直接就跳出来说“死谏”。
“很好,大唐第一才子李自成的死谏,朕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理由了,些许工匠,为何值得如此。”李世民怒而厉声发问,工匠的重要性,他自然是知道的,不然不会专设机构管理。但是这个时代的工匠,社会地位不高,更多的是权贵的附属品。
这种思维惯性,导致李世民就没怎么在意工匠的个人意愿。工匠等同于工具一类。
众人把视线汇聚在李诚的身上时,都很想看看,李诚最终的下场。实话实说,没人看好李诚在这个问题上跟皇帝作对。甚至多数人都认为,李诚就算说出一朵花来,也难逃重罚。不
省心的竖子!房玄龄已经做好准备,等下开口帮一把。眼神转向长孙无忌,正好他也看过来,两个大佬瞬间交换了意见。“
陛下,臣在吐谷浑北海之侧鏖战之时,敌手所用箭矢,不乏骨制。臣战于松州时,吐蕃所用箭矢以青铜为主,鲜有铁制。吐蕃较之大唐,优在地利,居高临下,蜂拥席卷。胜,则四处劫掠,败,则退回高原。”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诚停了下来,臣子之中突然有人噗嗤一笑,严重的破坏气氛。李世民瞪眼怒喝:“哪个在笑?”臣子之中站出来一个阎立本:“回陛下,臣想起自成要茶喝的事情,忍不住就笑了。”一听这话,李世民都想笑,绷着脸哼了一声:“退下。”气
氛意外的因此缓和了许多,李世民忍不住想起,当初被群臣围殴时,李诚站出来,一张嘴说的群臣哑口无言的往事。“自成,继续说吧?”不
等李诚说话,崔仁师再次站了出来,完全忘记了方才他喷李诚欺君,李世民无视的现象。“陛下,李诚危言耸听,不可轻信。”崔仁师脑子坏掉了么?如此针对李诚。非也,他其实很聪明,只不过他现在不是正常状态。一
个度支郎中,平时见到皇帝的机会都不多,更不要说在这种大政的商议中露脸。今天对于崔仁师来说,要做的事情就一件,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正常的情况下,崔仁师觉得无法完全展示自己的能力,就在想办法的时候,李诚来了。崔
仁师知道李诚很厉害,正常情况根本就不敢惹李诚。但是这一次,李诚犯下了大错。在工匠的问题上,居然说的那么严重。假想敌犯错了,那还客气什么?抓住机会死怼,扬名立万,正当其时。
崔仁师的设想很美妙,今天赢李诚一场,走出去就是赢了大唐第一才子的名臣。但
是设想很美妙,现实很骨干。因为他忘记了一件事情,李诚从不按套路来。争产的套路,我喷你了,怼回来,然后继续对喷。“
谁让你说话了?滚!”李诚很平静的看了崔仁师一眼,就像在赶一只苍蝇。
“你……”崔仁师一口气堵在胸口,脑子嗡的一声,炸了。当时的反应就是委屈,太欺负人了。委屈的崔仁师,本能的向四周看看,那意思各位大佬,你们要给我主持公道啊。“
李诚,君前不可狂言!”总算是有大佬站出来说话了,谁啊?魏征。不过魏征显得更为平静,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就像在说一件很小的事情。“
魏相,卑职……”崔仁师找到救星,正好一番哭诉时,魏征冷冷的来了一句:“闭嘴,出去大殿外等着,叫你的时候再进来。”崔仁师一愣,他没反应过来呢,李诚很热情的来当了一回翻译:“魏相,能把滚字解释的如此清新脱俗,李诚拜服。”“
噗嗤!”阎立本再次没能忍住,笑出声来,赶紧捂着嘴,憋着笑。但是阎立本身边站着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