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剑盛唐-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嗤!”阎立本再次没能忍住,笑出声来,赶紧捂着嘴,憋着笑。但是阎立本身边站着另外一个官员却没能忍住“hihihi!”的笑出猪叫声。轰

    ,整个大殿瞬间爆出一片“哈哈哈”的笑声,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魏

    征的表情很诡异,脸颊抽搐,缓缓低头,肩膀在耸动。大殿台上的李世民,则直接把头往后扭,没法子,这帮人哪见过这么扯的解释。在段子手李诚面前,他们的笑点格外的低。

    崔仁师如遭雷击,呆呆的看着群臣,每一张脸上都是笑容,眼神里有不屑,也有同情,甚至还有怜悯的。崔仁师知道自己完了,只要当今圣上在位一天,他都没上升的机会了。崔

    仁师完全不明白,怎么会变成这么一个样子,但是他最后一丝理智还在,失魂落魄的转身,缓缓的走向大殿之外。

    李诚看看四周,意外的发现,东宫和魏王都没在场,不禁暗暗庆幸。不然就这俩的德性,前者肯定冷着一张脸,后者肯定笑的是浑身肥肉乱颤,搞不好就此崔仁师的立场就变了。李

    诚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李承乾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是冷冷的一笑。李泰就是笑的浑身乱抖,要不是萧未央来了一句,殿下别不要忘记崔仁师是度支郎中。管

    钱的,李世民对李泰很放纵,钱随便花那种。待遇都超过李承乾了,因为这个事情呢,褚遂良还上奏,表示这样不好。李世民当面接受,背地里继续不变。李泰因此与褚遂良结仇。这个崔仁师正好想法,成了李泰争储的急先锋。

    这些都是后话了,此事以后再说。李世民擦了擦眼泪,转身回来,咳嗽一声。大殿上才慢慢的安静下来,众人把视线再次聚焦李诚,想听听他从匠人的角度看到的问题。“

    自成,继续。”李世民也没生气了,有气刚才都散掉了。

    “陛下,臣以为,工匠的重要性被严重忽略了。”李诚总算是以正常的语气说话了,之前你这么说,没人关注啊,只好来点狠的。李世民没说话,只是摆出聆听的姿态。李诚继续道:“兵甲器械,离不开匠人。从地域以及秉性来判断,陪嫁匠人有资敌之嫌。”魏

    征这时候微微皱眉:“自成,慎言,吐蕃乃友邦也。”李诚也没再闹了,而是抱手正色道:“魏相,某种意义来说,大唐周边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潜在的敌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

    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李诚再出金句,现场一片肃静。便是台上的李世民,也都微微的坐直了身体。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唯独没人这么总结罢了。李

    诚还在继续:“当前事,大唐强而周边弱,然则以后呢,一百年,甚至更远的将来呢?远的不说,大唐现行的府兵制,当下已经举步维艰了。诚此言,非为抨击,而在陈述一个事实。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也。”

    现场静悄悄的,呼吸声都听的很清楚,李诚突然丢出来一个话题,把大家给吓住了。没人敢于在说话,因为台上的李世民,突然换了一个人,面目凝重,眼珠子有发红的迹象。“

    自成跟来,散了吧,和亲之事,明日再议。”李世民很果断,挥手示意散伙,起身走人。群臣鱼贯而出之前,都用复杂的眼神看了一眼李诚,一种不好的感觉,在每个人的心头滋生。李诚,这是又要干出什么大事来么?

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后难() 
李诚悠悠叹息一声,缓缓的跟着等着他的太监去了。李世民疾走如飞,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李诚倒是不紧不慢的,缓缓而行。绕过两仪殿,看见了皇帝读书的甘露殿。大

    殿正门下的台阶边,徐慧站在那里,平静的看着李诚走近。李诚微微欠身抱手:“见过贤妃殿下。”徐慧欠身回礼:“陛下在等着先生。”从称呼上看,李世民态度还算好。

    李诚信步往往里走的时候,徐慧没有动一下的意思,李诚只好停下脚步。徐慧一脸正色,深深道福:“先生为国不惜身,妾身敬服。先生不必惊讶,徐慧仅以自身言。”什

    么意思呢?我现在不是徐贤妃,我是一个寻常女子,所以自称妾身,没毛病。“

    过誉了!”李诚微微欠身,迈步往前,徐慧侧身后退,让开道路。

    这女人,有意思,还真的有心怀天下的女人啊。难怪,能得李世民的宠爱。

    今天的朝会等于是李世民强行终止的,原因就是李诚说了一句“府兵制快执行不下去了”。这话,很吓人!满朝文武,当时都吓的失声了。这李诚,真是不开口便罢了,一开口,吓死人的节奏。李

    世民一直觉得,李诚就是个小滑头,比泥鳅都滑那种,但是今天这个印象被彻底颠覆了,李诚不是小滑头。前提是他面对的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对的是国家兴亡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李世民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后,再回忆过去,发现这个结论没毛病。今天的事情,最初是和亲的陪嫁,但是李诚却引出一个工匠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个老问题,李诚很早以前就提过了。随后提出的府兵制问题。也

    就是说,李诚心目中,府兵制和工匠这两者是等价的。这么一个结论,太荒谬了。但是李世民又发现,这是唯一的解释,否则无法理解,李诚为何会抛出府兵制的问题。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皇帝,还关系到天下士族。

    李唐王朝怎么来呢?关陇军事集团和山东士族的支持。这是李家王朝的基石,同时也是掣肘。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得到的同时必须付出。有的事情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但是不会说出来,唯独李诚给说破了。就

    冲今天这一句话,李世民心里给李诚打了一个烙印,竖子,忠臣义士之说,不虚也。这

    要不是忠臣,这天下哪里还有忠臣。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是忠臣么?是

    !但他们比不了李诚,他们不敢说出那句话。看

    见李诚进来的时候,李世民有一种越发强烈的感觉,竖子,真拿自己当朕的子侄了。无怪别人都在讨好太子和魏王,此子却与雉奴、兕子为善。该因此子明了,此二者乃朕之最怜也。人,还是比出来的。

    “竖子,大殿之上,口出狂言,作死耶!”李世民板着脸,语气却不凌厉。李诚懒洋洋的朝李世民抱手:“陛下,给口茶水喝先,说那么多话,口渴的很。”说着一点都不客气,自己动手,搬个墩子坐下。

    李世民笑骂:“没个正经的竖子!”说完靠着椅子背,看着李诚时心里那个贴慰。

    徐慧带着两个宫女进来,一杯茶端给李世民,一杯茶端给李诚。

    李诚一点都不客气,端起来喝一口,左右看看要放下茶杯,边上的宫女把手里的托盘送到身前。“真是的,弄张茶几很难么?非要让人站在边上端着茶杯,显得自己很有地位么?”李诚放下茶杯,同时吐槽。李

    世民听了瞪眼看过来,徐慧在一拍噗嗤一声笑了,李世民回头看看徐慧:“爱妃,回头让人去自成家里,把他的茶几端来放在甘露殿,以后他来了专用。”

    “小气!”李诚再次吐槽,李世民这次也不生气了,呵呵一笑道:“竖子,死字怎么写,知道么?”李诚听了小拇指掏掏耳朵:“不知道,我读书少。”“

    噗嗤!”身边站着的宫女笑的身子打颤,茶杯差点从托盘里掉下来。

    李世民目瞪口呆,随即也笑了出来:“好好,不跟你生气。说吧,为何在殿上说那话?”

    “还不是被陛下和群臣给逼的么?”李诚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世民都给震的身子一颤,稍稍停顿,眼睛慢慢的圆了:“何出此言?”

    “道理很简单,在臣看来,府兵制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缓解的,但是工匠的技术外流,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两者对比,重要性相当。陛下也好,群臣也罢,都觉得工匠就是一群会说话的工具,臣只好铤而走险了。”

    李世民缓了缓自己的呼吸,看着李诚慢慢道:“先说府兵制,如何解决?”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却会不断的上升,这是矛盾之一,其次是士族权贵,土地兼并,此举与朝廷的府兵制相悖,矛盾之二。朝廷的税赋收入与自耕农的减少,矛盾之三。”李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条例清晰的往下说。“

    好了,不用往下说吧了,朕都明白这些问题,你就说怎么解决吧。”李世民的脸都黑了,这三个矛盾,一个比一个扎心。偏偏他看见了问题,还没法根治。“

    陛下别着急,听臣慢慢的说完,千万别打断了。”李诚的语气还是那么欠揍,李世民深呼吸,往后靠,眯着眼睛瞄着他:“好,朕就看你还能说出甚么?”

    “贤妃殿下,劳烦给拿一个饼来。”李诚很突兀的来了一句,徐慧楞了一下:“一个么?不够吃吧?”李诚笑道:“一个就够了,不是拿来吃的。”

    “哦,这就来。”徐慧匆匆而去,李诚闭目垂首,似乎睡着了。李世民也不说话,就靠着椅子眯着眼睛,心里却在不断的翻滚着惊涛骇浪。今天这番谈话,会造成什么影响,李世民都不敢去想。反正结果会很惊人就是了。徐

    慧带着宫女进来,托盘里有一块饼子,李诚及时的睁眼,看了一眼宫女送到跟前的饼子,淡淡道:“陛下,天下的利益,就像这块饼子,臣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以当下来看,这块饼子呢,陛下吃了二成,权贵士族吃了六成。”

    李世民突然坐直了身子,眼睛也圆了。李诚示意宫女把饼端着李世民,继续淡淡道:“天下之财富,八成以上,集中在二成的人手里。这个规律,不会变的。”“

    是啊,饼子就这么大,民户只会越来越少,朝廷能收到的税赋也就越来越少。”李世民总算是说出了一句心中忧虑已久的话。所以呢?

    “饼子小了,就往大里做就是了。一直以来,陛下不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陛下的手段太过单一,不断的对外用兵,那也是要朝廷花钱的。对了,控制西域,打通丝路,也是把饼子做大的办法之一。”李诚说着忍不住自己就乐了,可不就是这样么?“

    少废话,继续说,还有什么办法?”李世民的心跳有点不受控制的意思,就像是一座火山处在即将爆发的临界点,不爆发就没法平静。

    “臣的办法一,宗室、士族、权贵一体纳粮,二,改土归流,三,兴工商,四,开海。”李诚简洁明了,说出了四个办法。没说一个,李世民的嘴角就抽一下。第一个能理解,执行太难,第二个没听懂,第三个太惊人,第四个有点朦胧。每

    一次与李诚单独奏对,这小子总是能搞出一些李世民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次也不例外,不仅仅是眼前一亮,还惊吓不已。看

    看李世民不说话,李诚呵呵一笑:“改土归流回头臣上一个奏本,执行起来不算很难。难的是让下面的官员如何贯彻执行。兴工商也不难,只要一点,提高工商业的社会地位。不要让他们变成朝廷和权贵养的猪就行。至于开海,陛下已经看见好处了。”李

    世民似乎听明白了一些,李诚的意思,先易后难。

    “说说改土归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