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实客栈-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扎曲村旁不到300米远的悬崖上就可以清楚地看见雅鲁藏布江自西滚滚而来,绕过对面的多布拉雄山后转向南狂奔而去,整个形状呈一个大“U”形。

    距雅鲁藏布大拐弯不远还有一个帕隆藏布江拐弯,两者仿佛是双胞胎,同样是一个大“U”字造型,加上几乎一模一样的马蹄形山体,稍不留心的话还会把它当成那个著名的“同胞兄弟”了。

    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多布拉雄山的山体折向南边,然后以冲出山门之势奔腾而去,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

    多布拉雄山上,除了三块裸露的直立峭壁外,其它地方布满了原始森林,一派葱茏。再远处,群峰挺秀,山脉绵延,满目皆为醉人的绿色。

    伫立山头,不仅可以俯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如果是晴天,远处的南迦巴瓦峰也会露出一个雪白雪白的三角形尖顶,那寒凝与冷峻的巅峰,与近身的绿波林海形成鲜明的对照。

    可能是要离开这里,德远晴他们开始疯狂的拍照,时不时还发出惊叹。

    付刚只是看看,反正有直播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

    “这里好美。”

    “世外桃源,我要去那里隐居。”

    “有雪山,有峡谷,有森林,还有江水,我向往的地方。”

    “你们可别去,要不这里就变成垃圾站。”

    “你们说这里开发个房地产怎么样?”

    “切,要是能发展,还用你去想房地产,早就有人去了。”

    “这里的景色,就差个美丽的姑娘,主播同队的那个妞还不错。”

    “我看丫头都不愿意搭理她,我还是喜欢丫头。”

    “你就喜欢个畜生,我喜欢的是人。”

    “你骂谁是畜生呢?丫头可不是,你能收只小熊当兄弟吗?那你不是连畜生都不如。”

    “滚,说丫头畜生的滚。”

    “谁说丫头,谁是畜生。”

    ~~~

    第十九天

    从扎曲到排龙乡的路还好走,就是长些将近40公里。这点路程对于付刚不算什么,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付刚还是跟着大部队,因为食物基本都消耗一空,其它都是一些生活用品,有几位向导的帮助,队伍只能说行走速度还可以。

    现在大家都有说有笑,因为大部分到了排龙乡就离开了。就这样,大家走了10个小时才到,平均一个小时才4公里。

    ~~~

    第二十天

    大家就此分离,其他三人回拉萨,再做飞机离开。向导钢巴带着年轻的向导离开了,他主要就负责这条线,而松赞则跟着王海三人,继续旅程。

    原本的计划,万红光与赵铁军也会继续旅程,但现在只剩下王海与付刚他们三个人了。

    乘车从排龙乡到达波密,比预料的要冷一些,10℃左右,在县城放眼看去,四周都是雪山,大多都是低海拔的山。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波密县位于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东岸。

    在波密四个人重新补充了食物,还用大木桶洗了一个澡,付刚的衣服并不需要清理,从内到外都是异人出品。

    ~~~

    第二十一天

    王海前一天晚上说,明天5点就出发,如果太晚了,中午过雪山垭口有雪崩的危险。

    第二页早晨5点,松赞租的小面的拉着四个人,开始前往墨脱,要经过24公里处的嘎隆拉雪山垭口。

    途中有多处滑坡与一处雪崩,还好大家都有惊无险地度过。

    到了嘎隆拉雪山垭口,四个人下了车,虽然前些年已经修好了公路,但王海按计划在这里开始徒步前行。

    这时候,天还没有亮,雪外层包裹着硬壳。王海已经换上棉军胶鞋,主要是为了防滑。付刚他们并没有换鞋,这句话已经说了好些遍了,异人出品,保证有惊喜。

    嘎隆拉雪山处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多变,令人生畏。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板块活动剧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

    所以,嘎隆拉雪山也被当地人称之为“神山”,这也是到墨脱县的必经之路。

    喜马拉雅山脉本身就是南亚次大陆板块与亚洲板块挤压而形成的,算是大陆直接碰撞形成的山系,所以并不稳定,而嘎隆拉雪山正处于板块挤压的活跃地带。

    嘎隆拉雪山垭口大约4200米,从这里到52K处,需要行走五个小时,大约六公里多。

    队伍行走速度不是很快,没有达到付刚训练时候的极限速度,他还可以享受一下行走的乐趣。

    这一路下来,有许多感触,有的已经想不起来了,那就代表不重要。他得益于高胖子死皮赖脸要到的装备,也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在这群旅者当中,他与崔志强的装备是最轻的。

    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帐篷,而其他人都是一个大帐篷被分解成若干块。他所有装备的材料也都是最轻便的,没办法,即使军方也不一定能用的上,基本都属于更高端的航天器材。

    而他本身的训练,不敢说是最刻苦的,每天一次自行车,每三天一个马拉松,也让他储备了足够的体能。

    但在大峡谷他还是遇到了问题,这种问题不在于身体,而来自内心,这就是付刚所谓的经历与思考。

    看到每天一到宿营地,大家就开始出来旱蚂蟥或者草虱子,付刚虽然不需要处理,但他可以转换角度去模拟对方的处境,这也是经历与思考的一部分。

    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对待我自己的内心?然后,我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我又会有什么感受。对比两种感受,我能得到什么结论。最后,审视自己的结论,与内心的认知是否冲突,如果冲突了,我该如何选择。

    这种事情就是先经历之后,与自己一点一点去扣,扣出什么结论,就是目前你认知的知行合一的一。但记住,这个一是可以改变的,随着你经历与思考的加深。

    到了52K处已经是中午,这里有个招待所,接待过往的客人。付刚他们也遇到几桌来自驾游的旅客,大家并不认识,却笑着打着招呼。付刚这时候又变成局外人,冷漠的眼,一扫对方而过。

    中午,三菜一汤,四个人吃起来并不费事。吃完饭,要上一壶茶,大家开始消化食物,并不急于前行。

    王海与松赞讨论着接下来的行程,付刚与崔志强则傻傻地坐在那里发呆。

    休息过后,众人继续前行,还有很多旅客并不着急,他们是开车来的,已经距离排龙乡不远了,可以随意挥霍时间。

    下午这段路基本都是下坡。还算好走。丫头跑在前面,付刚跟在后面,崔志强则跟在付刚身后。这个画面付刚没有看到,他与崔志强走路的画面有点像古龙小说里上官青红与荆无命。

    王海也在调试着速度,他最开始看见付刚的时候,觉得自己上当了,怎么会有个大胖子一起旅行,他当时都以为自己的后一段旅程是无法实现了。可过程中却发现,这个胖子相当灵活,体力好,而且性格也比较稳定,是个好的旅伴。

    胖子话不多,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在高兴的时候说说话,平时对人爱答不理,可能这就是他的性格吧。

    通过几次交谈,他发现胖子对自我的认知很深刻,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走了6个多小时,终于到了80K处,枯燥的行走,开始王海还有心情去说话,后来大家都专注于行走。

    80K处有个旅店,吃完饭,王海让服务员打上几盆热水,大家开始泡脚用来缓解疲劳。

    (本章完)

第186章 活在此时此刻() 
?    第二十二天

    今天是个大晴天,旅行途中的人们心情好了不少。

    松赞开始用蹩脚的汉语与几个人说着,这一条路,从24K开始,到108K要经历几个气候。

    确实,24K至52K段,是嘎隆拉雪山,许多地方终年积雪,零下几度到十几度,叫寒带。

    52K到80K,都是参天茂密的原始森林,气候宜人,不冷不热15℃左右,叫温带。

    过了80K约4公里开始,气温升高,至108K段,气温已30℃多,叫亚热带。

    从波密到108K也就两天,几乎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这里真是有点神奇。

    据松赞说,这里一年有300天以上在下雨,年雨量近10000毫米,他们挺幸运的能晴天翻嘎隆拉雪山,且能在晴天走路。

    关于波密—墨脱公路,听松赞说,建成以来,只有一次,是前些年11月份,才通过一次。通车也只是小车能通行,比如吉普车,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通车。

    24K至52K一般是7月—10月通车,而80K至墨脱一般是11月—3月通车。

    地理环境特殊,加上气候特殊,造成了雨水多、塌方多、滑坡多、泥石流多,加上雪崩多,使这条公路变成世界上最难走的公路之一。

    走出几公里之后,到处都是高大的野芭蕉树,多次见到活化石=珍稀的桫椤树。

    桫椤树是几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巨大的裸子植物桫椤、苏铁、银杏、水杉等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古老的动植物,明争暗斗,弱肉强食,共同演绎着地球上这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岁月。

    只有28公里的路程,最后走了7个小时。一路上弯多、小溪多、湿度大、泥石流、塌方、滑坡,还要不时有修路的,幸亏几次都是有惊无险。

    ~~~

    第二十三天

    7点天亮就出发了,先是一个多小时的上山,走到一条马路上,真就是马能走得路,不要有歧义。

    路上碰到几名初中生,在墨脱中学读书,放假连夜从县城走过来。这些初中生的,当中有门巴族的、也有珞巴族的,都是回旁辛乡的,连夜能走几十公里。

    途中基本都是沿雅鲁藏布江走,拍到一个大拐弯,离旁辛乡有二公里远,附近人把它称为旁辛大拐弯。

    经过8个小时,下午抵达旁辛乡,这段峡谷中最大的一个乡。这里气温也有25℃左右,乡政府是一座二层黄色小楼,挺显眼的。

    没想到这里也可以网络支付,付刚去买了一箱铁听啤酒,花了300多块钱,四个人喝了起来。

    王海问起啤酒的价格,松赞解释了一下,因为运输的关系,到这里基本就是这个价格,不是宰人。

    ~~~

    第二十四天

    今天早上8点菜出发,往峡谷第二个乡—加拉萨乡。

    付刚并不感到十分劳累,可能是心气一直提着,也可能是他前一段时间锻炼的结果。

    而比较起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旅程来说,在公路旁边走,简直是幸福的事情。丫头这几天却情绪不高,有茂密的树林经过,它还想进去撒撒野,被付刚制止了,对于它来说,旅行就不存在乐趣了,只剩下陪伴。

    直播间的观众也趋于平稳,现在是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喜欢猎奇,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塌下心来去享受寂寞的行走。

    付刚自从万红光掉下去之后,也逐渐开始变得冷漠,这种冷漠不是犹豫害怕,而是再次面对死亡危险之后,关于自我的思考,他感觉又一次面对了自我,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而付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