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人和平相处,你要上你上,上得再多,我也不随你,我就上那个数额。一般遵循礼尚往来,吃馍馍还角角。我过红白事,或者“暖窑”,或者过孩子的满月,他给上了多少礼钱,到时他过红白事,或者“暖窑”,或者过孩子的满月,我也给他上多少礼钱,民间叫做一碗扣一碗。可近来随着工资的提高,物价的上涨,“寻门户”也水涨船高,如果还坚持以前的数额去还礼,也因此而闹起了矛盾,后面被“寻门户”的人,心里就耿耿于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家也快要过“红白事”或者“暖窑”或者“孩子过满月”,故意把礼数加大,其他人也跟着上礼,到时自己过事时就可以多收些礼钱,但此一时彼一时,自己以后给别人寻礼,还是增加了数额。
校长家“暖窑”,老师们谁也不急着上礼,就怕有了差别。
当收礼先生的校长的远房侄儿李正,收了几个校长家和妻家人上的礼就停住了,看着老师们犹豫不定,等待观望的样子有些好笑,以为这有什么难的,谁想上多少就上多少,这是个礼尚往来的事。
还是等来了孙越超的上礼,孙越超上了五百元钱,其他校务委员成员也跟着上了五百元钱。心里打鼓的是副校长杨花亭和副主任景升翼,杨花亭快要退休了,在校时间她不可能再过什么红白事,退休以后也不可能过红白事,自己的孩子都已经成婚,孙子满月没有理由请其他人,不是自己手上的事,自己不主办,“礼”是有去无回。景升翼不想在这个学校久待,以后不知有没有让校长还礼的机会,自己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产,是牛年还是马年,还可能遥遥无期。但事已至此,心里有看法,没有办法,孙越超也不和大家商量,就自己显能,只能心里不爽地硬撑。
老师们里刘艳上了二百元钱,她看不上校委会成员的样子,因自己不当官职,上四百多了,三是个单数,不吉利,她选择了二百的数额。要知道这是老师们之间寻礼的数额的两倍,平常老师们之间才寻一百元钱的礼。
老师们有的随着刘艳的数额上礼,有的仍坚持平常的上礼数,他们以为老师们怎样,校长也应该怎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再者以后老师们之间的红白事上礼岂不多了一倍的钱数。尽管如此,不少老师觉得彼此之间的不平等,特别是和校长之间的不平等,心里耿耿于怀,但不能溢于言表。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怕真情泄露()
校长家在学校居住的那个窑洞本是一孔办公室,李军调来此校后,里面办公的老师被换到其它处办公去了,事务上给增加了一盘火炕,成了校长的后方之地,现在校长家搬进了新居,这孔窑洞拆了火炕,又成了办公室。但它见证了李军来此校后的兴旺发达的兴旺历程,以此为跳板,有了自己的新居。
现在校长每天到学校多了二里多地的路程,回来就是五里多的行程。每天老婆早早地起来做饭,校长吃饭后赶到学校,老婆收拾了碗筷,迟一个多小时赶来给学生灶上做饭,停当了又回去。
不过步行的艰辛让李军又打起了工程上的主意。寒冬降临,雪花飘飘,从西门洼到学校,西风裹夹着雪粒,迎面扑来,如锥扎一般。
来校后还好,不开小卖部的张会武夫妇有充分的时间烧锅炉,打扫前院和校长办公室,张会武也把校长办公室的火炉子放着了,室内炉火跃动,温暖扑面。校长一进办公室就不应冰锅冷灶,动手放火,打扫卫生,立刻投入工作,出去查看校院,检查各处各班的扫雪情况。
姑夫在工棚里,尽管炉火通红,还是四面透风而来,冷的围在火炉子跟前,不断地烤着火,嘴里上牙打着下牙。
妻侄儿走到跟前,看着姑夫发冷的样子,关心地说:“冷的不行就多放上一点火,可要小心着火,小心火灾。”
“噢。”校长姑夫的跟前的框子里放满了石炭,炉子里也是满满荡荡的石炭,炉火砰然作响。
李军叮咛了一下姑夫,一是怕姑夫受冷着凉,二是怕出火灾,出了火灾他这个校长就要承担责任,如果损失大了,官职怕就不保。
学校工地被雪覆盖着,后院挖下的地址起起伏伏,梁坑相间,此时笼统的白茫茫一片,只在窑洞的前面扫出学生活动的空地来。
放假又要进行统考,让雄心勃勃的李军又坐立不安,去年统考进步不小,今年会如何呢?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进步不小,而是要和第一重点小学一争高下,一决雌雄。这是他的重要的形象工程,决不能掉以轻心。
李军在学校各处检查了一遍,通道和学生的活动场地已经清理了积雪,下院和上院之间的台阶通道学生扫得干干净净,进厕所的通道旁边堆积起很大一堆雪,待天晴后清理。
上到教导处,两个主任还没有来,孙越超平常骑着自行车,下雪也许路不好走,走着来也。看了一下教导处,刚转身见景升翼从学校后门进了学校,下了台阶,在厕所口碰上居民家的女人。
居民家的女人笑嘻嘻的又带着几分羞涩地看着他,没话找话地说:“啊呀,好大的雪!”
李军应着说:“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居民家的女人说:“听说你盛到新家了,新家在哪里哩?”
李军笑着说:“西门洼,转来嘛!”
居民家的女人说:“寻不见呀!”
李军说:“瞅个时间我引你去。”
居民家的女人看着李军,甜蜜地笑着说:“好呀,我等着你,到时打这个。”说着做了一个打手机的动作。
李军说:“好啊!”
李军和居民家的女人拉话的声音被从在张会武家出来的刘艳听到,听话音校长已经和居民家的女人很熟悉,关系很好了。刘艳看着居民家的女人,认真看了一会儿,平常不大注意,这一看发现居民家的女人还是个漂亮女人,比自己要漂亮得多。
自己是一个城里女人,父母是城里人,所以自己一直生活在城里,念书插队,又当了民请教师,转正后又调回城里。居民家的女人,生活在农村,因长个好脸蛋,被城里没有工作的人看上,而嫁到城里。那家和学校为伴的人家,儿子基本没有工作,儿媳妇基本都是来自农村的漂亮姑娘。城里人家趁漂亮,农村姑娘趁进城,所以形成他们彼此之间的特殊婚姻。
刘艳这一发现,让她很是吃惊,难道校长和这个女人已经有了关系,亲密无间了。见刘艳异样的神情,校长看着她说:“你班的卫生区都打扫了吗?”
刘艳理直气壮地说:“早打扫了,就等你检查哩!”
其实校长早已检查过了,是没话找话的一种借口和应付尴尬的过场戏,从居民家的女人拉话转到她身上而已。校长说:“已经检查过了。”
刘艳和校长擦肩而过上上院去了,不时看着居民家的女人的背影,居民家的女人同样有个好背影,难怪把男人们爱得神魂颠倒,对好色的校长更是不会放过任何接近的机会和下手的时机。从刚才拉话的神态和表情看她推断他们已经有了那种关系了。
刘艳猛然有一种失落感,忌妒心理。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和校长是什么关系,什么关系都不是,只是工作上的同事关系而已,有必要起那个失落感和忌妒心理吗?自己有时觉得男人那东西小,不过瘾,就是在校长跟前寻找寻找刺激而已,和她和校长的关系一样,没有必要争风吃醋,你能用,她也能用,她能用,你也能用,不就是临时的露水关系嘛!
是现在这种开放的社会气氛,要是以前谁还敢有这种非分之想,守着自己的男人,满足不满足,就那么一回事,自己慢慢消化吧,哪还有什么忌妒的可能!
刘艳进到办公室,准备自己摸拟些语文试题考一下学生,迎接全县的中小学统考。她发现这种方式最能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现在要的就是这种能力,考出好成绩就是最好的老师,受好评,评先进,评模范,评职称,就会接踵而至。
校长刚才在台阶处看到刘艳的神态,清楚她内心的思想活动,心想让你看到此情此景也好,我又多了一个相好,多了一条路,少了你的挟制,难道少了屠家还吃连毛肉不成!所以他并不不自在,反而有些乐见其成,让刘艳看到他和居民家的女人的亲热劲,这样方可引起刘艳的回心转意,再续旧情,再有以前的亲热。
在台阶处分散之后,校长走到前院,孙越超才推着自行车进了校院,显然孙主任是推着自行车走来的。
校长向孙越超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孙越超把自行车放好后才向校长办公室走来。
第二百四十九章 给儿媳难堪()
临放假的期末全县中小学统考,第二重点小学仍然没有考过第一重点小学,让雄心勃勃的李军大失所望,他憋着火气按自己所制定的规则,对每个年级主课第一名进行了奖励,对他认为拖了后腿的课目和人进行了有目的地逮扣和惩罚。
每个年级既然有第一名,也就有拖后腿的最后一名,六个年级语文和数学各一名,就有十二名老师列入被罚的对象。他没有泛泛地人均五十大板,而是选择了和自己有过过节的人下手,以此既泄了私愤,又惩治了统考中拖了后腿的人,一举两得,貌似公正,不偏不倚,实为包藏祸心,发泄私欲的险恶用心,让有过过节的人似无理无据反驳反击。
李军心里愉快了,解恨了,对方却沉默了,忍受了,也等待着时机,反戈一击。
学校放假,校院一片冷清。第二重点小学上院仍然由校长姑姑的照看管护着;下院张会武一家守在台阶口处,外面的人到此不得入内,校门经常锁着,张会武一家出入,随时开随时锁;工棚处校长姑夫的日夜看守管护,到上院老婆处吃饭,也要给张会武家打个招呼,扫了住,防止坏人趁机作案,丢失东西。
张会武和老婆不敢怠慢,不时出去看一看,或者干脆到外面做事,两不误。他们把校长姑夫的和校长看得同样重要,一旦东西有个丢失,他们也不好过,让校长对他们有了看法。
校长的姑姑和姑夫被捆绑在学校不能脱身,他们的后勤保障就成了问题,粮面油盐酱醋脱节,就叫张会武出街时捎带上,或者上街就让张会武照看一下,张会武和老婆从不推辞,认真看管,一丝不苟。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进入腊月,人们又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善长做年茶饭的张会武,在临近过年的几天,被人请去做烧肉八碗。
这一天,校长的老婆赶到学校,让张会武跟她到市场上割些猪肉,再到她家做烧肉八碗去。张会武满口答应,像随兵一样跟到市场。张会武有做肉的丰富经验,割肉也是一把好手,
他看中的猪肉鲜嫩,肥肉少瘦肉多,做得酥肉多,烧肉少,很符合人们目前的饮食需求。他还有一个本事,在市场上很会砍价,以一个内行人的角度看物品,说得头头是道,说得卖货的不得不随他的意愿来,便宜些。
割下猪肉,张会武又不得不提着,四十多斤,一个大男人和一个女人相跟着,能让女人提着猪肉吗?再者,让校长的老婆提着猪肉,到校长家,校长怎么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