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唯一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头牛,能耕地的牛。”
“现在在我闭眼前终于看到了,我当然得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心里才踏实。”
刘大牛转头看看李小红,按照李小红在路上安排的版本说:“这只牛人家也是便宜卖,才五两银子,大姐二姐和三牛都掏钱了,我们还欠了人家一些,人家允许我们明年慢慢还。”
李小红想起家里还有一头大肚子牛,里面还有个小的,过几天又是两个,与其一直藏着掖着,倒不如过个明路。
于是接口道:“孩子爹到了冬天就没活干了,他帮人家养牛呢,人家才肯便宜卖给我们,还能给我们赊账。”
“家里还有一个怀了孕的大肚子牛,我们也不能在这多呆,那牛就随时可能会生。”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大姐二姐也没养过牛,还得孩子他爹去守着。”
刘老实用力的点点头说:“那是正经事,老大一定给人家把牛养好了,这可是金贵东西,是庄户人家一辈子的希望。”
他犹豫了一下,说:“不如我跟你们去,帮你们守着那个大牛,我跟老大两个人轮流守着。”
李小红吓了一跳,赶紧说:“别,别,家里这个小牛犊,你也得看着,它刚来还不适应。”
刘老实郑重的点点头说:“那好,等到小牛出生,给我捎信,我要带一些好的草料给你们送上去。”
“人家对你们有情有义,你们要更加对人家负责任,牛一定要给人家养好,千万不可以出差错。”
李小红觉得有点错乱,她觉得刘老实这一辈子可能对他的孩子也没有这么珍惜过吧。
他的孩子们长得都又瘦又弱,每天吃糠咽菜,今天被卖一个,明天被卖一个,也没见他出来说一句话。
转过头去看看刘家兄弟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面容,李小红觉得,大概是自己的现代人的思维和古代的思维有差距吧。
天才蒙蒙亮,李小红便下了一些面,给大家吃了。
毕竟是做人家儿媳妇的,她自觉地作家务呢。
她快快地洗刷完,和家里人一起到里正家去拜年。
里正家是村里比较富裕的中上等人家,他借着手中的权力,让自家儿子承包了一片荒山,在山上养了一些鸡和羊。
因此他们家看起来,比其他家更大气些。
里正看到李小红和刘大牛过来,非常高兴,毕竟现在能在县城里扎下根儿的刘家庄的人也不多。
多一个人在外地求生,在大灾之年或是村里有什么事的时候,就多一份传承的希望。
刘大牛恭恭敬敬地把带的年礼送上,里正看着像模像样的年礼,很是满意,觉得刘老实家自从分家之后,确实一年比一年强,今年都可以拿出年礼来了。
看来这个分家也不是什么坏事。里正话里话外敲打了刘老实几句,刘老实和平常一样,一声不吭。
里正看他也不知听懂了没有,不由得有些丧气,便不去搭理他,只和刘大牛李小红说话。
出了里正家,一家人去小叔家拜年,刘老实先回家了,因他年长,要等着小叔先给他拜年,他再去。
小叔家离刘家老宅其实不远,原本就是刘家爷爷专为两个儿子盖的,选的地方自然离得近。
只是因为刘白氏为人不好,爱占小便宜,所以,小叔家跟他们来往的不多。
小婶一见他们进门,喜出望外,只说一早就盼着你们来呢,看来小桃带回来的工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小婶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了些。
一家人自然地分了两拨,男人和男人们聚在一起唠嗑,女人和女人们聚在一起唠嗑。李小红趁机拜托小婶给二牛相个媳妇。
小婶咂咂嘴说:“你们昨天送来的牛,十里八乡估计都知道了,要说这个媳妇儿好的不好找,那一般的应该也好找了,只是不知道你们想选啥样的?”
李小红把几个人商量好的,心目中的二牛媳妇条件摆出来。
小婶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说:“这样的人可真不好找,又要能降得住你婆婆,又要能拿的起家里活计,还得是个知道心疼二牛的人。”
李小红一拍大腿说:“对,就是这样,还是二婶你归纳得对,就是这样想的。”
“必须能降着我婆婆的,要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家里里外外总是不得安宁,我们在外面打工也心里不宁静。”
那边刘大牛也承诺了小叔,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活,帮小叔的大儿子,就是刘大牛的堂弟,在外面找个活干干。
家里地少,小叔带着小儿子干就足够了。
小叔还说,如果可能的话,给小儿子找个活,家里有他和小婶两人足够了。
农忙的时候,找人帮两天,闲的时候其实家里人都闲着呢。
在小叔家吃完中午饭。回到刘家老宅,李小红便想回家了。她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刘白氏不高兴的说:“大过年的,也不在这多待几天,一年到头把我和你爹扔在这,也不管也不问。”
李小红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说“娘,你和爹两个人年富力强,我们还想着让你们多照顾我们点呢。”
刘老实摆了摆手说:“赶紧回,赶紧回,好好去看着大母牛,千万别出岔子,过年又不是什么大事。”
这还是第一次刘老实和刘白氏有意见分歧。
刘白氏看了看刘老实,想说什么,又忍了回去。
三牛被刘白氏所说的话打动,决定留在这边,等过完年再回去。
第50章 二姐的婚事()
终于回到了自己家,李小红放松地躺在炕上,看着大宝小宝在炕上学翻跟头。
壮壮听话的偎在大姐怀里,这些天无论白天黑夜一直都是大姐带着他。
二姐跑出去看社火了,李小红也不去管她。
只想着做少女时难得松快松快,等嫁了出去,自有她婆家人管教她。
大年初三,亲戚朋友开始互相走动了,第一个到李小红家来拜年的人,居然是乔婶。
李小红很吃惊,乔婶可是稀客,虽然两家日常往来比较频繁,但是过年的时候乔婶还是第一次来。
乔婶带着小花,提着东西,小花开心的拉着二姐,两人嘀嘀咕咕不知道在一旁说些什么。
李小红赶紧让乔婶上炕坐,把家里的点心、糖果、瓜子、花生摆了一炕桌,乔婶笑眯眯的夸点心真好吃。
李小红骄傲地说:“这都是二姐的手艺,二姐这一年来,可是长进不少。”
乔婶点点头说:“看的出来,你们这一家人,这一年来,都长进不少,家境也好了许多吧。”
乔婶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刘家的屋子,开春的时候,刘大牛才把顶盖都翻新过,前年他们住进来的时候,还有些漏风漏雨。
乔婶探听道:“你们家的暖棚,还在种菜呢?”
李小红点点头说:“对呀,一直种着,到开春。别人家菜都下来的时候,我就不种了。”
乔婶稀罕地说:“能不能让我看一下你们家的暖棚。”李小红大大咧咧的应道:“好呀好呀。”
刘大牛不赞成地看了一眼,他觉得这可是商业秘密,是他们家发财致富的根本。
可是李小红不这样想,他们家发家致富的根本是她的空间,每次拿出来栽的苗都是半大的,还有几天就可以长熟,别人家光播种育苗就花不少时间和人工。
李小红带着乔婶去看稀罕,乔婶惊讶地问:“这怎么还有几个西瓜?”
李小红笑道:“秋天移苗的时候,发现有西瓜苗,就顺便移了几棵,到现在还没长熟,估计还得要个把月。”
乔婶又看到了葡萄,笑道:“这葡萄,冬天能结果吗?”
李小红遗憾说:“对呀,没有经验啊,所以就白种了,就是一直不肯结果。”
乔婶看着心无城府的李小红,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的深藏不露,也是摸索着在种大棚,不由得心里感觉距离更近了些。
乔婶翘首东张西望了一下,看看棚里只有她和李小红两个人,刘大牛在牛棚里去照顾大母牛去了。
乔婶低声的问李小红:“二姐还没许人家吧?”
李小红吃惊地看着乔婶,说:“二姐倒是没有许人,婶,你这啥意思啊?”
乔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这事也怪我,上次我们家老二跟我提想娶你家二姐的时候,我一口给回掉了,当时就觉得你那婆婆不是省油的灯。”
“后来看到二姐真是个好孩子,又能干又洁身自好,平时话还不多。”
“而且我们家老二一直跟我在闹腾,我看他心里实在喜欢二姐,所以就厚着脸皮来求了,求你家二姐许给我们家。”
李小红大喜,转念一想,说:“我还得再去问问二姐的意见。二姐虽然话不多,可是个有主见的。”
乔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是应该的,我和小花就先回去了,有结果了你给我捎信。”
李小红让二姐陪她坐在炕上,低声把乔婶的来意给二姐说了,问二姐意下如何,一切听二姐的意见。
二姐望着空中的某一个点,出了半天神儿,长叹一口气。
“大嫂,我原本是很喜欢乔家老二的,自从上次乔婶回绝了,我也就死心了。”
“乔家老二还经常来找我,我也没搭理他。乔婶突然改变主意,我的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只觉得对乔家老二的心也没有以前那么热乎了。”
大姐在旁边听着,突然出声,严厉的对二姐说:“答应他,嫁人不仅是嫁丈夫,这世上有多少夫妻相互都不认识,就已经嫁了。”
“你要嫁的是婆家,婆婆比丈夫更重要,乔婶脾气那样好的婆婆,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家上哪找去。”
“人家既然发话了,你就赶紧去,再不要拿着架子,万一人家反悔了,哭都没地儿。”
李小红看二姐的脸上有点挂不住,说:“先吃饭吧,吃了饭再说。”
过年期间,中午饭吃得比较简单,李小红吃饭的时候把这事拿出来与全家人商量,全家人都纷纷赞成。
主要乔婶家境不错,人也厚道,一家人和和睦睦,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不好的事。
下午天气有点冷,空气中还弥漫着过年时鞭炮的硫磺味。
李小红手里提了一包东西,去到乔婶家拜年,挑了没人注意的时候,给乔婶说:“二姐同意呢,这两个孩子还是互相喜欢的。”
乔婶一听,大喜,年长的人总是喜欢撮合恩爱小夫妻。
当夜两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商量小两口的婚事,除了两位当事人。
两人都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估计是不好意思吧。
李小红首先抛出自己的顾虑,说:“我婆婆那个人,乔婶你也知道,我也就不瞒着大家,比较看重聘礼,您家里得有个心理准备。”
乔婶点点头说:“我早就有心理准备,如果不是为了你这个婆婆,第一次老二跟我说的时候,我就已经答应了。”
“我到刘家庄去打听过。你放心,不让你们为难,你婆婆要多少聘礼我们都出。”
“这十里八乡的最高的聘礼也不超过20两银子,随她开吧,我答应老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小红心想,二姐运气还是不错的,看人家这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