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十里八乡的最高的聘礼也不超过20两银子,随她开吧,我答应老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小红心想,二姐运气还是不错的,看人家这婆婆,一看就是爽快人。
李小红歪头看看乔家的大儿媳妇,倒是白白嫩嫩红红润润,一看就过的挺好。
李小红心想,就冲着乔婶对大媳妇这么好,对小儿媳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刘大牛匆匆忙忙的赶回刘家老宅去报喜,刘白氏觉得天都晴开了。
最近喜事连连,好事不断,家里刚收了一只小牛,二姐也许出去了,这又是一大笔银子进账,真是一个好年成。
刘大牛一口咬死对方只肯出15两银子,不肯让她娘狮子大开口。
刘白氏也知道这已是极高的聘礼了,最近心情好也不去计较,便一口答应下来。
刘二牛三牛欣喜的对望了一眼,他们一直担心二姐找不着好人家,这下可放心了。
毕竟是西部小镇,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程序,所谓的三媒六聘,其实就是乔家请了一个媒婆,到刘家老宅取了女方的庚贴。
将两人的生辰八字合了一下,说是大吉大利。男方便下聘礼。
因二姐年龄已经不小,和乔婶家上上下下也都很熟,婚礼就定在3月里。
李小红当然没有奢望让刘白氏出嫁妆,她天天盯着二姐,让二姐绣自己的嫁衣。
她自己急急忙忙地跑进跑出,与乔婶商量着要置备什么样的嫁妆合适?
乔婶看着李小红这个嫂子,觉得这个嫂子真是比亲娘还要负责任。
乔婶只要了一张大床,说刘家只要陪嫁个床就行了。
乔婶原来是南方人,南方人嫁女儿,都要陪嫁床,这张床伴随女儿的一生。
李小红便按照乔婶的指点,去大轩家私家具店订了一张南方拔步床,可真不便宜,光工费就一两多银子。
木料还是刘大牛去刘家老宅里面搜刮出来的陈年杨木。
第51章 红鸾星动()
陈家村村口“嫂子茶馆”开门营业,是这附近唯一一家开门的茶馆。
其他的茶馆要等到开春以后,路上行人多了,他们才会开门,现在开门作生意,每天费用比收入高。
大姐看着站在门口的马帮杨大哥,觉得很吃惊,问他:“杨大哥,你没有回家过年吗?”
马帮杨大哥,自嘲的笑了笑道:“我没有家,父母都去世了,自己一个人。五湖四海到处为家,最难过就是过年了,别人都有家可回,就我一个人无家可归。”
大姐不由得心生怜悯,让他进屋坐着,给他下了一碗实实在在的哨子面。
“我们家里吃年夜饭,传统上吃的就是哨子面,我们家还有一个李妈妈年夜饭是习惯吃饺子。”
“和咱们平时吃的扁食不一样,饺子的皮是圆形的,而扁食皮是梯形的。”
“你知道吗?那个李妈妈还真特别讲究,光馅儿都要好几种,有羊肉的、还有茄子的、白菜的、三鲜的,今儿天晚了,明天我给你做。”
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杨大哥坐了一桌,安谧平静。
杨大哥目光粼粼地看着谈到家人就嘴角含笑的大姐,想着,大姐一定很喜欢很重视自己的家人吧,谈到家人平时不爱说话的人,都变得爱说话了。有这样一个家人一定能组成个温馨的家。
低头看到小壮壮,问:“这是你家里的谁?”
大姐含笑看着壮壮说:“我儿子。”
小壮壮撅着小嘴,用自己认为的很大的声音说:“不是,是大姑。”
杨大哥笑了笑说:“怎么年前没有见你带过来。”
大姐笑笑,不打算回答这种隐私问题,自去厨房忙碌去了。
杨大哥便抱起小壮壮,逗他玩儿,小壮壮毕竟只是一个三岁多的小孩,三套两套就把家底全说出来了。
三牛那个淳朴的傻孩子,光顾着开业要用很多柴,一直在后院劈柴,也不知道防着点别人。
那杨大哥自从过来见了大姐,吃过了她做的面,便觉得大姐是个很好的女人,是自己心目中的贤妻良母。
后来又听说大姐是个单身,他便动了心,想着自己诺大一把年纪,还是一个人,这两年好容易存了家产,正好可以娶个这样知冷知热、知道心疼人的媳妇儿。
初看见小壮壮,他吃了一惊,壮壮说大姐是他大姑,他把心放了回去。
他最担心的是,大姐万一许了人家,趁着过年成了家,变成有夫有子的人就麻烦了。
对于小壮壮,他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对于他们这样闯荡江湖的人来说,多子多孙,意味着势力。
杨大哥表示,若是世间还有这样强壮的小儿郎,谁家不想养的,他都可以养上,这以后一个二个都是大助力。
杨大哥想着今天算是侥幸,大姐回去过了个年,回来还是单身。
万一要是再回去一趟,定下人家,可就麻烦了,必须得先下手为强。
他眼珠一转,抱着壮壮就到后院去找三牛去了,他知道三牛是个淳朴的孩子,便打听家里有什么样的人,什么脾气秉性?
三牛这个傻子,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家底抖了个精光。
杨大哥琢磨,跟大姐谈是谈不通的,他以前也问过大姐,大姐只一口咬定不想成家。
既然知道大姐的户籍现在挂在哥哥家。他便打算从能确定大姐终身大事的哥嫂那里入手。
李小红在家里打了个喷嚏,这是谁在念叨我呢?
太阳高高地照耀在广袤大地上,李小红看着天边黄色的雾气升起,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沙尘暴快来了。
一到初春,大风沙天气就多了,她要赶在沙尘到来前赶回家。
李小红回到家,见院门大敞着,里面停了辆牛车,刘大牛和刘老实正在卸车,旁边还有一个不太认识略有些眼熟的人。
刘大牛见她回来赶紧招呼:“阿爹知道我们这下小牛仔了,送了些草料来,这是四叔。”
李小红忙跟着叫了一声四叔,这是从哪排的呀?
刘家庄沾亲带故的人太多,有时候当事人都搞不清楚,谁跟谁沾得亲,谁跟谁带着故。
上回李小红回刘家庄的时候有个婶子,跟她打招呼,她称呼了声婶子,人家说我是你侄媳妇,李小红大惭。
那人笑眯眯的说:“你家小牛长得不错,骨头架子很大,牙口也好,以后能长成个大个子。”
李小红看着人的架势,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老行家。便笑着说:“四叔,你多教教大牛,大牛最近专心的在养牛。”
二月二龙抬头,在全家的男人剃了头之后,刘大牛就去上工了。
过了二月二,年彻底过完了。
二姐犹豫再三,跟乔婶左商量右商量,在乔婶的不情愿之中,去面点房上工了。
她已经把寡妇家的工作辞了,每天晚上由乔小衙役护送回刘家小院儿。
乔婶天天见她安分守己,心里踏实许多。
这里的民风粗旷彪悍,没有订亲后不得见面的说法。
人能生存下去,就已经很艰苦了,没有那些穷讲究。
乔婶之所以能答应二姐进门,还不是更看重二姐谋生的能力。
若是家中有什么三长两短事故,二姐一个人就可以顶起一家人的生活。
在任何时候,像这样有能力有本事的女人,还是深得大家婆婆的喜欢。
因为忙着3月里二姐的婚事,李小红连刘大牛啥时候去上工,也没有多在意。
只让小桃给他做了一大包吃的东西,让他带上。
刘大牛也不在意,觉得二姐的事是大事儿,李小红愿意操心,他也乐见其成。
按照道理,二姐应该从刘家老宅里出门,在刘家老宅办酒席,刘白氏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儿花。
让她大请宾客,尤其刘家庄又是个穷乡僻壤,谁都拿不出来几文喜钱。
就怕搭进去是个大头,这是拿刀在剜她的心啊!
刘白氏便托人捎信来说,而且要么就从李小红家里出嫁,要么从刘家老宅出嫁,但不办酒席。
二姐闻言大哭一场,只觉得自己也不比别人差,怎么就不能有一个正常的婚礼。
李小红心中也是恻恻,为二姐难过。
她知道,二姐一心要在乔婶面前争个面子,偏刘白氏处扯她的后腿。
看二姐哭得可怜,李小红不得不去直面刘白氏,和她谈判二姐的婚事。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讨价还价,从世事伦理、从各方的责任和父母的义务等等出发。
身为21世纪研究生的李小红,对上大唐朝农村泼妇刘白氏,完败!!!
第52章 大姐的婚事()
李小红与刘白氏的谈判,从口才、脸皮厚度、无耻程度等等谈判必备要素等几大项来论,这战斗力就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那刘白氏在刘家庄也算打遍天下无敌手,李小红一个事事要讲道理的斯文人,哪里是对手,这就是俗话说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最后刘白氏终于同意,在老宅办喜事,办酒席,但是钱由李小红出,喜钱则由刘白氏收。
经过一番败北,李小红痛定思痛,决定以后要苦练谈判本领,争取下一次能战胜农村妇女刘白氏。
刘家小院中,二姐知道此事,又哭了一场,心中不由得又是伤心又是感激。伤心是伤心自己的母亲要这样对自己,感激是感激大嫂,身为嫂子能做到这个地步,心中的天平不由得又倾斜了几分。
“请问你找谁?”
李小红彬彬有礼的问着刘家小院前的陌生男子,陌生男子忙心慌回头,躬身答道:“大嫂,你好。”
李小红看着男子脸上的落腮胡子,心想自己未到20的青春芳龄,对大嫂这个词,不用得问合适吗?合适吗?
“我是刘三牛的朋友,有事与他大哥大嫂商议。”
李小红听说是三牛的朋友,忙请进家中,大宝和二宝在院中疯跑,李妈妈照常在旁边的训斥他们。家里一如既往的热闹,又兵荒马乱。
李小红仔细看了看此人,不由暗暗反省,自己最近忙的晕头转向,是不是遗漏了很多事情?
杨大哥爽朗地说:“我和三牛同属一个马帮管辖,是朋友,也是同事。我这人性子直,也没有上过什么学,不会拐弯抹角,也不会说虚话套话。我就开诚布公的说了,我在嫂子茶馆见过大姐,对她甚有好感,请大哥大嫂将她许配给我。”
李小红不由得愣住了,居然是向大姐提亲的,这可真真是想不到,经历了大姐告夫一事,古浪县上上下下都知道大姐的名字,李小红对她的婚事其实是死了心的。
对于有人能来提亲,李小红乐见其成的,毕竟大姐在这个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生存,太不易,但是她不敢做这个主,若是这次大姐再所托非人,这个责任她一个做人嫂子的担不起。
面对陌生的杨大哥,李小红只推说,此事必须要刘大牛做主。
杨大哥走后,李小红和李妈妈商量。李妈妈也是同样的意思,刘家人的事情必须要让刘大牛自己决定。
若是李小红擅自同意,若是两人过得好还好,若是两人过得不好,只怕到时候都会怪罪到李小红头上。
李小红心想,事不宜迟,急忙托人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