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妈手底下很有几个厉害婆子,小妞终于知道那么令人讨厌又没办法的奶奶,为什么单怕刘大妈。

    无论她走到哪里,那婆子始终跟着她,比如她想找个庄上的孩子帮她带个信,让爱慕她爱得不能自己的师兄来解救她于囹圄。

    那婆子立刻上前,站在她与那男孩子之间,说的还是戳她心窝子的话,“小姐,你是大家闺秀,不能与外男随意搭讪。”

    是,她是大家闺秀,可是你哪只眼看到这是外男的,这明明就是庄头家的二孙子。人家才七岁,还男人,这算男童吧。还搭讪,以前天天说话也没人管。

    第二天她想到院外树林里去逛一圈,看看雪景,昨天这么冷,不知结雾淞了么。婆子坚持不让她出门:“小姐,那里都是下等人去的地方,可不是你这样的大家闺秀,应该涉足的地方。”

    什么这里那里,她以前经常带两个弟弟到山坡上去摘果子,母亲都没有说过她。

    才过了两天就忍受不了的小妞,去找刘大妈,坚决捍卫自己自由生活的人身权利。

    “凭什么,我不能像以前一样说话玩耍了。”

    正在做帐的刘大妈,一只手挽起另外一只手的袖口,轻轻的将笔放下,姿态高雅地说:“这就是你想要过大家闺秀的生活啊!大家闺秀的生活范围就是你的闺房、花园和长辈院子这方寸之间,大户小姐从出生到殁去,是从来不出二门的。”

    “既然你想要过大户人家的生活,那就从现在开始遵守大户人家的规矩,有什么问题吗?”

    十岁的小妞与老奸巨猾的刘大妈相比,不是对手,节节败退,最后,梗着脖子,退回去了。

    此路不通,小妞就开始想另一条路,她去找李小红,母亲一向疼爱她,应该会同意她的要求。

    没想到,李小红很赞成刘大妈的做法,“人只能选择一条路走下去,不能两头都占着。”

    “你既然想过大户人家的生活,可以,到时我们会把你嫁入大户人家,家里贴的起你的嫁妆,但是你要提前学好规矩,不能坏了规矩和自己的名声。”

    才十岁的小妞,还不懂这些名声规矩,她简直要发疯了。

    有时听着院子外面疯跑的弟弟们笑着,闹着,吵着,哭着,忽然间有些羡慕。

    以前觉得弟弟们这样玩,没有大家公子的仪态,她就算跟去了,也不和弟弟们出去疯,只站在一边端庄地看着,但是这样也觉得心情很舒畅,现在这样无异于坐牢。

    窗缝里洒出几点阳光,落到书桌上,李小红盯着这点阳光看了半天,抬头看着自己侧前方的刘大妈,刘大妈还在盘帐,问“你打算这样关小妞多久?”

    “到她13岁,就可以定亲了,她想嫁入大户人家,让她嫁了吧!”

    李小红叹息了一声:“她让你失望了。”

    刘大妈也叹息一声:“她也让你失望了。”

    两个人惺惺相惜的对视着苦笑了一声。

    自觉长大的大宝点了几天菜,厨娘得了上面的命令,狠是给大宝上了几天新菜硬菜,大宝同学感受了一下上等人的生活,觉得不过如此,自此对上等人的生活失去了兴趣。

    自觉比较聪明的小宝同学笑话哥哥,“不过吃个饭而已,有点钱的人家都吃得起,什么上等人不上等人,人家用几个噱头就把你唬住了。”

    自觉丢人了的大宝,为此与弟弟打了一架,三天没说话。

    做母亲的李小红也不管他们,男孩子不打不成材。

    再说这两个孩子,原本因小宝体质弱些,大宝自小就让着弟弟习惯了,可是大宝这孩子的自尊心很重,偏小宝被家人惯得口无遮拦,时常说些刺激大宝的话,为了以后大宝小宝都能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现在的争吵与打架是必不可少的。

    这两人床头吵架床尾和,平时住一个炕上,打架后也没人说要搬离对方。

第160章 又是一年过大年() 
大年二十八,刘大牛带着大宝小宝回刘家庄过年祭祖。

    李小红照旧不回去,虽然她知道,刘白氏肯定要在背后偷偷地骂她不回,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要委屈自己,做刘白氏满意的儿媳妇。

    大宝小宝穿得厚厚的,李小红干脆抱了床被子放到马车上,生怕冻着孩子。

    刘家全家包括古浪县的刘家人都要回刘家庄过年,长久以来的传统,过年时的请祖先必须要在刘家庄的老坟地上进行。

    刘大牛和七仔轮流赶着牛车,刘大牛身上还装了几两银子,李小红叮嘱他,若是老宅的伙食不好,就自己出去吃,别委屈自己,硬熬着。

    低矮逼仄的老宅让一家人住得紧紧张张,刘大牛一家都挤到小叔家去住了,白天过来在老宅里与父母团聚。

    住惯了宽敞屋子的刘白氏,突然回到老宅,狭窄的房间让她觉得特别憋屈,心情不好,言语更加尖酸。

    她现在摸清楚了桓娘的底线,只要她不出门惹祸,在家里说什么桓娘都是不管的。

    对于一般不回嘴的刘大牛,刘白氏各种刻薄的话就出来了,主要还是觉得大儿媳妇不孝顺,谁家儿媳妇过年不回婆家呀。

    当然现在不敢骂儿媳妇,只能骂别的。

    “老宅憋屈成这样,也不知道重新盖上几间大瓦房,把钱都撒在那么远的地方,有啥用,祖宗能看到吗?”

    又去骂陈大姐儿:“明明房子够热了,还要烧那么多柴干什么?”

    陈大姐儿不理她,刘二牛家的大女儿才几个月大,万一凉了怎么办?

    就算家里现在能看的起病,孩子也最好不要生病,富贵人家夭折的孩子多了去了。

    其实大家都住不惯老宅,只是过年就这么两天时间,凑合下行了。

    刘白氏发现过年的时候,大家多少给她留点脸面,不象以前在庄子里,说话没人答理。

    她其实一直想和大儿子大儿媳住在一起,李小红的性格比陈大姐儿柔和,刘白氏与李小红在一起觉得自在。

    她一直为这在努力,这天趁着全家人都在一屋里,刘白氏开始对着刘大牛发飙了:“你们夫妻俩自己过好日子,把我和你爹放在小地方,你爹还要下地,这不是典型的只顾自己不顾爹娘吗?”

    全家人望着她发呆,怎么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刘老实听烦了,把旱烟袋在炕桌上敲了敲,“你要觉得在古浪县住得不舒服,就回老家来住,没人求着你,那庄子是老大的。”

    现在刘白氏但凡说儿子媳妇不好,就被刘老师冲,时间长了也就惯了。

    只是好容易努力一次,哪能这容易被怼回来,刘白氏不理刘老实,再接再厉对着大儿子努力:“这次过完年,我和你回兰州,也跟你们享享福。”

    自打经常出门游学开始,刘文星就从一个中二少年,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更象刘家男人了。

    此时刘文星站了起来,走到母亲身边,情深意切地说:“这都是孩儿的不是,孩儿受爹娘、兄嫂供养多年,至今未能回报。”

    “母亲,请你不要回大哥的庄子上了,在这老宅里等孩儿明年高中,一定接母亲去享福。”他慷慨激昂地挥舞着手说。

    “母亲,请你一定要给孩儿这个机会,一定要在这里等孩儿来接您。”

    刘白氏吓住了,住在这里,那谁给她做饭,谁给她洗衣,受委屈了谁帮她出气。这个老四是读书读傻了吧!

    “老四啊,你的孝心,娘领了,不过娘现在在庄子上生活得挺好的,还是不回到这里来了。”

    “不不,母亲,你一定要回到这里来,这样我中举的时候,您的脸上才更有光彩,您住在庄子上,人家只会说,看刘大牛一家供了父母和兄弟。”

    “您住在这里,人家才会说,看刘白氏含辛茹苦供养了一个举人出来。”

    刘白氏想想这样是更光彩些,可是与住在这里的艰辛相比,她还是宁愿不要这荣耀了。

    “儿啊,我,我还是要回庄子上的,你二嫂孩子小,我还要帮忙照顾的。”

    陈大姐儿在旁边翻白眼,婆婆可连抱都没抱过她的大女儿。

    略有不甘心的刘文星说:“母亲,你可想清楚了,真的要住在县城的庄子上吗?”

    “是啊,是啊,家里人都离不开我,我还是住在县城好了。”

    到最后,刘白氏已经忘记了开头自己想说什么,终于说服四儿子让她回县城,她还是挺高兴的。

    大宝小宝钦佩地看着刘文星,这个四叔平时不声不响,关键时刻很能扭转乾坤啊!围着刘文星转来转去,借着请教三纲六纪的借口,三个人叽叽喳喳说成一团。

    其他人舒了口气,终于能吃年夜饭了。

    关于吃饭,李小红担心的问题,有陈大姐儿在,哪能允许家里吃的不好,尤其是陈大姐儿还在哺乳期,更要吃得好些呢,一天桌上没见肉,陈大姐儿就会吊着脸,问刘白氏几个意思,大过年的刻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

    闹了一次之后,刘白氏也觉得为这点吃食折腾,没啥意思,重新放开了手,他们愿吃什么吃什么好了。

    本想回到了老宅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结果做了一顿饭就累得腰酸背疼,干脆还是让别人做吧。

    到了初二,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刘白氏怒了,自己家两个女儿一个都没回来,

    除了刘文星还没订亲,留在家里,老大老二都要看老丈人去,大过年的家里空了,这不让村里人笑话吗?

    手头没人可指挥,让刘文星去质问两个姐姐,为什么过年不回家看父母。

    刘文星毫不犹豫一口答应,立即动身,刘老实追了出来,把他拉到屋山头,说:“你去不要直接问你姐,当年咱家对你大姐不起,她一直记恨着呢,你二姐快生了,来回跑什么,安生过日子比啥都强。”

    好笑的刘文星扶着一脸担忧的父亲说:“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还用你交待。”

    过了几天风尘仆仆的刘文星回来了,一进门就说:“渴死了,饿死了,快给我口水喝。”

    把刘白氏心疼得呀,“这两个姐姐是怎么当的,大过年的,怎么没招待你?”

    “别提了,”一边喝水,一边抽空回答母亲的刘文星说:“我先去的大姐家,老天啊,那就是马帮的大本营,家里一群孩子,一群男人,都指着大姐做饭伺候。”

    “我给大姐说,娘想她了,大姐可为难了,她也想您哇,可是她真走不开,想让您去住一段时间,也好帮她干点活,她一天累死了。”

    “想得美,老娘哪有时候帮她伺候人。”一听要去干活,刘白氏也不提想不想女儿的话了。

    “二姐家里也忙得不行,她婆婆要照顾家大嫂,她就全靠自己,一离开,乔二和孩子就要饿肚子,再说她也快生了,知道娘想她了,高兴得很,让娘您到她家去住一段时间,等她做完月子再回来。”

    “不去,不去,打的好主意,她做月子,我去伺候她和她一家人,算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回来也好,现在家就我们几个,还是回县城庄子里吧,这里我真是不习惯。”

    又一个年过完了,站在山坡顶上的李小红与刘大牛一起,遥望兰州城,有人在放焰火,映红了半边天空,从远方里传过来的鞭炮声,喻示着新的一年到了!

第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