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个年过完了,站在山坡顶上的李小红与刘大牛一起,遥望兰州城,有人在放焰火,映红了半边天空,从远方里传过来的鞭炮声,喻示着新的一年到了!

第161章 进京() 
新年过后,刘文星要起身赴京城赶考了,这是刘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话说,刘家有政治生活吗?好吧,这是刘家的一件大事!

    京城是大家耳听能详,一直向往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自然由经常出门经验丰富的杨大哥陪同。

    两人要提前上路,去了还要适应京城的气候水土,打听消息。甘肃这边的教育水平与内地相差太大,去了还能与其他学子交流交流,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细心的李小红准备了三封信,还有几车礼品,一封是给云十三娘的,多年情谊加上三姐的面子,希望云十三娘能多少照顾些;另一封是给王德的,古代人重义气,认的兄弟也当亲兄弟看,从上次刘三牛进京就可以看出来,王德此人恋旧,希望王德能在方便时关照些;还有一封是给三姐的,主要是慰问,李小红还是觉得刘家亏欠了这孩子,不想再让刘家的事烦扰她。

    除了把银子多带些,刘家也不知再做些什么能提高命中率了。

    关于三姐,李小红也与刘文星交了个底,以保护为先,能不打扰三姐的生活以不打扰为主。

    鬼鬼祟祟的刘大妈来找李小红,说是钟家在京城还有些故旧,可以出把力。

    李小红犹豫再三,还是推掉了,不是她清高,自命不凡,只是钟家的这些旧关系,若真是给力,钟家至于落到现在的地步吗?

    还需要刘家这个边陲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人家出力买回孙女,这些人家谁都能做到,为什么没人做呢?

    在不明了这里面的详细情况前,她不敢拿刘文星的前程冒险。

    万一呢,万一刚好求到一个明是朋友,暗是敌人的人,不仅刘文星一辈子的前程没了,人家再把刘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还有云十三娘走前说的,让小妞这辈子不要进京城,也不要想报仇,那自然是说,钟家的仇人在京城,而且位高权重。

    所以宁可靠刘家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去动用钟家的残余势力。

    刘大妈见说服不了李小红,心中对李小红的谨慎有了更深的认识。

    谨慎的李小红再三叮嘱刘文星,不要好高骛远,选明经科就行了,不要选进士科,要知道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选试后才可以当官,所以唐朝的官不是容易当的,比后代多一道考试。

    再三强调了虽然进士很荣耀,可是能中者寥寥无几,不必挤独木桥,能中明经科,对刘家来说,已经是光宗耀祖了。刘文星保证绝不会脑袋犯抽,李小红才不再碎碎念。

    送行饺子接风面,厨下确实用心了,把白菜馅儿、三鲜馅儿、冬菇鲜肉馅儿、辣味鸡肉馅儿、油豆腐馅儿、驴肉馅儿各式各样饺子摆了一桌子,刘家吃了一桌全饺子宴。

    似懂非懂的大宝感慨,这比上等人的生活还上等人,第一次知道,吃个饭还有如此多的讲究。等开年上学了,他一定要给同学们炫耀下自家的饺子宴有多丰富。

    原本就怕他爱虚荣的李小红趁机问他:“那你觉得这样讲究,好还是不好?”

    实诚的大宝总是实话实说,“这样吃,好吃是好吃,可是容易吃的多,肚子撑了也不好走路,而且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就没有时间玩儿了。”

    这样的童言稚语让大家一笑,李小红也放下心来,看来大宝最重要的事还是玩啊!

    临送行前,刘文星犹豫再三,低声给大嫂单独说:“五车学堂的山长有个小孙女,正是适婚年纪,临行前给我说,欲与我结亲,让我征求父母意见。”

    “此事我还未与父母提起,等此行回来,无论中或不中,只怕山长要有个说头。”

    本来满心喜悦的李小红,闻言不由得有些不快,这是来截胡的嘛,明看着刘文星要成材了,刘家人还没享受到什么红利,这就冒出一个便宜老丈人,想喧宾夺主。

    五车学堂的老山长,李小红是认识的,就冲当时让小妞入学时的表现,那也是个厚脸皮的,与什么清高的文人气息不沾边。

    主要是刘大牛认的兄弟王德是个给力的,所以李小红对刘文星此次的殿试,抱有很大信心。

    如果刘文星能一举得中,最好是能找个家里有后盾的妻族,对他以后的发展有指导辅助作用,刘家三代以内都没一个官,更别提给他什么帮助了。

    这两年给刘文星提亲的人海了去了,一一被李小红挡了,不就想着把位置留给最好的那个。

    李小红在给云十三娘的信中,可是提到了刘文星的婚事,让云十三娘按她的条件给寻摸个合意的。

    刘家不说是大户人家,可是她能做到一不让刘文星纳妾,二不让新媳妇伺奉婆婆,三可以让新媳妇与刘文星一同上任,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刘家还可以出日常生活开支,让小两口过得自由自在。

    这可是李小红在大唐朝,研究了许久当代女人的小心思,才总结出来,刘家最令人心动的几条,冲这几条,就算刘家家底不足,应该也有真心为女儿好的人家愿意上钩。

    冷笑了一声,李小红说:“你安心去考试,其他的什么都别管,有我在呢。”

    有了大嫂的承诺,刘文星如释重负,想应吧,大嫂安排过自己的婚事要听她的;不应吧,山长占着“师”字,师徒如父子,父亲的话怎么能不听呢,这是要被众人耻笑的。

    回到家里炕上歪着的李小红,心里不停地筹划着:此事不宜早定,如果刘文星此次能中,山长好打发,只要让刘白氏去相看下儿媳妇,这事十有八九就成不了。如果刘文星此次不中,再等下次殿试就错过最佳婚配年纪了,这时山长的孙女倒也是个好对象。

    打定了主意的李小红欣欣然地找大宝小宝谈心去了。

第162章 京城() 
冬天的官道上没什么人,有些荒凉,漫长的官道一眼望不到头,有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感。

    可是再荒凉的道路也熄灭不了刘文星心中的热情,他盼这一天,盼了很久很久了。

    自打小时候他知道他的读书给家里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负担,想辍学又不能的时候;自从他知道,大姐所经受的苦难,他应该负部分责任的时候;自从他知道大哥大嫂被撵出家门的时候,他就在盼着这一天。

    终于……终于……

    “京城我来了,”他在心中呐喊。

    刘家送出的礼品,用了马帮的途径,人和车马都是马帮的。

    不甘寂寞的杨大哥一会到这个车上聊聊天,一会到那个车上玩一玩。

    兰州往京城走越来越繁华,不用担心路上有劫道的。一行人走得很放松。

    散散漫漫中,来到了京城。杨大哥和马帮的兄弟们常来这里,轻车熟路地找到云家。

    而刘文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宏大的城池,光那高大耸立的城墙和并排三个高大的城门就够震撼了,更别说到了内城后,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宅子与宫殿,走到明德门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刘文星赞叹地看着,不敢露出目瞪口呆的蠢样,虽然他很想,可是多年教育告诉他,会被人笑。

    清闲的云十三娘正在家中发霉,自打女儿嫁了出去,家里没给她派活,纯粹把她当老夫人一样养起来了,女儿有孕吧,她就想去照顾,偏那个亲家母左一个规矩,右一个规矩。

    白说了,就是不想她去呗,女儿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人家会照顾,就这意思呗!

    见到故乡来人,开心的云十三娘连忙去了客厅。

    把信看完后,她沉吟了下,“文星啊,按咱们两家的交情,照理说你来,我应该留你在家里住,可是你大嫂的意思,让你住外面。”

    一向对大嫂抱着盲目信任的刘文星自然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大嫂的吩咐,想来大嫂有考量。”

    “你大嫂自然是有考量的,”一边安排刘文星拜见云家老祖宗,一边在心里嘀咕的云十三娘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这明显是担心刘文星住在云家,与云家的哪个小姐发生什么不得不说的事,话说得很委婉,可那意思就是看不上云家呗!

    云家的老祖宗已经七十多了,平时不见外客,也不让小辈们请安,以休息为主。

    今天听到甘肃来了个赶考的小学子倒是兴起接见了,老祖宗热情地邀请刘文星一行人在家里居住。

    略带尴尬的云十三娘抬手整了整头发,说道:“他家里已经安排了住处。”

    老祖宗没问下去,她人老成精,自然知道自家商贾出身,若这个小学子真能高中,他家里自有安排,自家是攀不上的。

    待送完礼的刘文星走后,老祖宗单独把云十三娘留下,问她内情,对于云家来说,每一次机遇都不能错过。

    云十三娘还有些不愿意详谈,老祖宗心急地骂道:“你个贼头,与我打什么机关,我也就白与你出出主意。”

    期期艾艾的云十三娘才说出李小红信中的内容。

    “这是好事啊,人家是真把你当朋友,才拜托你给牵线找个好人家,你就尽心尽力地找,有啥不情愿的。”

    “可是这明明就是不放心云家呀!”

    “你放心把这孩子放咱自己家里?”

    好吧,云十三娘想到自家那些急红了眼的姑娘们,自打三姐出嫁,这些以前的姐妹们再找夫婿就有了比照的标准,云家是商户,哪有官家愿娶。

    若是留刘文星在自家,云十三娘还真不能保证不发生点误会啊,落水啊,救人啊什么的。

    可是云十三娘毕竟是云家人,胳膊肘不朝外拐,她的内心觉得云家挺好的,看不起云家人就是看不起她!

    虽然刘家的家底在京城不起眼,可是万一呢,刘文星要是万一能中,就是官身啊!

    多好的夫婿人选,凭啥云家人就不能争一争呢?

    “多关心这孩子,跟他拉近关系,以后也是条路,他的媳妇要由我家选,那是最好的,以后媳妇家的关系也是我们的。”人老得眼睛都有些花的老祖宗浑身散发出睿智的光芒,云十三娘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是老祖宗看得开,自家觉得自家的闺女好,那是自家的事,人家看不上是常理,不能为此断了情分。

    云十三娘想开了,也就放下了。便想着为刘文星一行人安排租个小院,让小厮跟着打听,却原来马帮在京城也是一大势力,有无数个小院让刘文星挑选。

    知道刘家一行人早就已经安顿好了,云十三娘暗自骂自己愚钝,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放过了。

    至于给三姐送的信和礼是杨大哥送去的,若是三姐想认刘家人,杨大哥也算半个刘家人,不算失礼;如是三姐不想认,那就当杨大哥是个马帮帮忙运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