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和解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以德报怨和以怨报怨都有其道理,但都走向了极端,只有以直报怨才是合理的。你尽管受到了不正确的对待,但你自己的原则不能破坏。不能因为他对你不道德,你也对他不道德;他骗你,你也骗他;因为别人做错了,所以我也做错,把别人做错事变成自己做错事的借口,这样对整个社会是极为危险的。以直报怨就是无论别人怎么错,我都保持正直,按正确的方式做。人家做错了要批评他,甚至制裁他,这叫做“直”。直气才壮。但是批评他制裁他还要给他改正的机会,尤其要有爱心,帮助他改正。监狱把人关了起来是制裁,但是关进去了还要有爱心爱护他,要使他得到教育,给他出路,使他对生活产生新的希望。以直报怨就是整个社会要能容忍,要有包容性,但又不丧失原则。
关于以怨报怨在中国很有市场。我们口里常会出现这些句子,坏人就叫他死无葬身之地,要让他倾家荡产,这种疾恶如仇的方式让很多善良的人也不寒而栗,试问在一生中谁不犯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给人改正的机会。
我们有些人缺乏宽容,缺乏爱。对坏人也要爱,但这爱不是纵容,从爱出发的教育,从爱出发的制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此,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应这样。美国制裁伊拉克就属于以怨报怨,一点爱心都没有,让整个伊拉克人民都生活在苦难之中。美国人应当研究一下孔子,这样国际关系就会大大改善,世界才有希望走向永久和平。
孔子的思想非常伟大,四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碰到许多不愉快的事,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如何处理这些事呢?要宽容,有爱心,不纵容,要斗争,这就是以直报怨。
茅于轼:以直报怨搞市场经济如何面对“私”字
很斗“私”字一闪念,要斗“私”批修……在中国“私”字一直被反向放大,象一片乌云悬挂在人们的心头。人们谈“私”色变,把“私权”和“私心”视为洪水猛兽,“私”字是见不得人的。如今我们搞市场经济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有“私心”不是坏事。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的推动力就是一个“私”字。市场经济中的丑恶并不是一个人追求自己的“私”造成的,而是侵犯了别人的私造成的。
长期以来我们把私心看成是社会罪恶的根源,认定一个好人他一定是无私的。市场经济是允许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是允许有私心的。而且整个市场经济带来了繁荣,带来了物质的极大进步——我们的生活富裕,身体健康,生命长寿,教育普及,交通方便,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这一切要有“私”权推动。你有一个先进的技术,而这个技术必须能赚钱才能推广。
那么“私”是不是就没有负面的东西了呢?不是的!在侵犯了别人的“私”的时候便产生了负面的东西。或者你把自己看成一个特权分子,你不尊重别人的私,只有我的私没有你的私。“私”字本身没有错,真正错的原因是侵犯了别人的私。市场经济中的丑恶并不是一个人追求自己的私造成的,而是侵犯了别人的私造成的。所以我们并不否认私,否认的是侵犯了别人的私。
人与人要平等,人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损人利已和损已利人对社会来说是同一件事。比如我和某人交往,办成了一件事,我能够损已利人,而对方就是损人利已。如果双方都要损已利人或者都要损人利已,这件事就干不成。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人都是同样的人,人与人互相是平等的。这个模式是把人放在同等位置上来分析的。但是,在整个社会中人与人又是有差异的。比方我是富人他是穷人,我是一个健康人他是残疾人,我站在岸上而有人却掉在河里要淹死了,这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有区别了,这个模式就不适用了。我和别人就成了两个人。别人是有困难的人,我损已利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损人利已)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的,一个社会需要这样的行为。我们讲牺牲自己应当有前提,那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处于对称的关系之中,人与人不完全一样。
假如这个社会人与人完全一样,是不是就不需要我们损已利人了呢?
有时候也需要,比方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求个人克制自己的私,去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比方过红绿灯时,你就需要克制自己,红灯停下不走,让绿灯前的人先走。在人与人完全对称的时候,在公共秩序、环境保护、遵守法律方面需要我们克制自己,要损已利人。
也许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有私心才使我们的社会实现了均衡。两个都有私心的人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相反如果两个人拒绝个人的利益,就达不成任何协议,最后可能要打起来。这种结果可能是许多人绝对想不到的。在一般人看来,只有私心才会引起纠纷,引起冲突。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买方要多出钱,卖的要少收钱,两人发生争执,无法达到均衡。最后来一个乞丐说你们两个把钱给我得了,结果两个人买卖做成了。这个乞丐不是无私的,是有私的,最后还要靠有私的来均衡世界。
为什么市场经济使世界上的财富积累这么快,这是因为人们不断追求利益的结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利益,并且也允许他人追求利益,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
茅于轼:以直报怨关于人的道德前景
在采访茅于轼先生之即,得知他在北京大学有一个演讲,并且和学生有一个对话。以下为茅于轼答学生提问的部分内容。
问:我们这个时代要“保尔”还是要“比尔”?
答:两种人代表了两种精神;两种精神都是很可贵的。如果中国受到外族的侵略,那么我们肯定要保尔的精神。中国现在正搞市场经济,还是多一些“比尔”好。
问:你在大街上碰到所谓的乞丐会给他们钱吗?
答:我经常给,但有时候感觉上当。如果一个人用同情心来欺骗人,这是对社会的最大反动。这样做使人们对真正有困难的也不敢同情了,这个社会就危险了。
问: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答: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私德,比方勇敢、有创造精神,有毅力。但是,道德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公德关系。当然,为了道德更完善需要比较好的私德,但最后终究还是要表现在公德上。仁爱的“仁”字,最后一定要表现为对人们的爱。
问:爱是不是集中的道德?
答:是。一个人不懂得爱别人,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爱,他一辈子也就没享受到道德。无论一个人有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如果他没有爱的经验,就是白活一辈子。
问:我们强调人人平等,为什么这个社会却一直有特权呢?
答:我们反对特权,但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特权,我们反对贫富差异太大,但是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贫富差异。我们的理想是人人平等,但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绝对平等的。
问:中国老民姓有一句俗话叫“再穷莫做贼,再屈莫打官司”,你如何评价?
答:前一句对,后一句不对。我认为有委屈应当打官司。我们的社会和文革时相比,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中国人开始用法律的手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在文革时法院都关了门了,谁给你打官司呀!
问:你说市场经济要讲妥协,那么在竞争中求生存是不是和妥协相矛盾的?
答:首先们要看竞争是不是道德的,是不是公平的,是不是处有爱心的,是不是彼此尊重的。当然竞争不可避免地要勾心斗角,要出现一些遗憾,这和道德是有些矛盾的。但是如果没有竞争,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有进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一个健全的社会对竞争失败的人应当有所帮助,不管什么原因,不能让失败者一败涂地,给他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问:市场经济社会要求人与人平等,市场经济社会又提倡人们挣钱。可是有钱人和没钱人是不平等的,如何解释这组矛盾?
答:的确,有了钱就可以享受。那么政府就要盯着那些有钱人,让有钱人不能有势。美国政府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美国的法院不断地和有钱人打官司,和比尔·盖茨打官司,和IBM打官司。比尔·盖茨发迹之后官司没有断过。这就是警告你有钱可以,但别有势。政府要是傍大款那就糟了, 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一个公平合理有正气的社会,政府必须看着那些有钱人,不让他们太有势,不让他们太出格。
问:你认为贪污犯能达到物质上的满足吗?
答:肯定达不到!在没被发现时可能可以达到一时的满足,成为贪污犯了他后悔就来不及了。贪污犯成天提心掉胆,为那点物质享受花的代价太高、不值得。从功利主义出发,贪污是一个下下差。
问:现在都去赚钱,那么我们的基础研究又不赚钱怎么办?
答:这是一个问题。基础研究不能赚钱,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没有人肯出钱支持和投资,所以基础研究需要政府、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市场以外的力量来扶持和帮助。
问:你是否消费盗版的光盘(笑)?
答:我不用特别的软件,一般的软件都是买的正版。不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在这方面德国人做得比较好,他们不用盗版的,这一点美国人就比不上德国人。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方面靠广大消费者自己约束,另一方面也要求生产者把软件的价格降下来。我非常讨厌比尔·盖茨在中国卖这么高的价格。为什么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因为他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我不能不用他的软件,否则我不能与他人交换信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用,少数人不用也不行。对于垄断行业的商品定价,经济学中有一个定论,那就是由政府定价,比如水、油、汽,企业无权定价,对于竞争性的商品企业可以自由定价。
问:中关村道路拥挤,直行车道的红灯设计不合理,所以闯红灯的人多。这是道德与效率的矛盾,如何解决?
答:一个社会要提倡道德,首先要创造一种条件。某市在国庆时在马路上放了上万盆花,结果几天后花渐渐被偷光了。有人便写文章说这是道德沦丧的表现。我认为提倡人们讲道德,首先要防止人们不讲道德,而不是诱惑人们不讲道德。在街头摆那么多漂亮的花,分明是诱惑人们不讲道德嘛!
问:爱心社的同学为了向广大同学们表达爱心,在教室里放了爱心墨水,以解燃眉之急,可是有些同学因此却有了依赖心理,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如果设制爱心墨水付出的一点代价能使大家得到更多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的得益和损失比来说,是正的。损失小,得益大,那当然还值得做的。对道德判断的原则是对大多数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