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情 >> 诺贝尔的囚徒
诺贝尔的囚徒封面

诺贝尔的囚徒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激情 上传者:风雅颂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320K 更新时间:2021-08-13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3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逸庐10月4日,本年度第一个诺贝尔奖隆重揭晓,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因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荣获生理学医学奖。有趣的是,在介绍这两位“气味专家”的成就时,几乎所有媒体都用上了“花香”这个比喻。新华社的电文就是这么开头的:“独特的花香会唤起一个人久远的美好回忆,但一种难闻的气味也会让人对某种食物避之唯恐不及……”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巧合的是,它不但与花香有关,而且也涉及诺贝尔奖。故事不长,且让我慢慢道来。话说四十年代末,一家瑞士香水公司的一名化学家在研究花香时,发现自己的工作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而且这两个答案竟然完全相反。可惜,他根本不能肯定究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要是在现在,他大概只能长叹一声,放弃了事。但当时的论文发表机制,却让他找到了一个可趁之机。原来,欧洲有着十分严格的专利制度,研究结果一旦被公开,就再也不能申请专利了。这可真是件伤脑筋的事。于是,一种“密封信”制度应运而生。所谓密封信,就是作者向杂志社寄出一份稿件,却用红蜡或者类似的东西把信封口封死。在收到这种密封信后,杂志社的编辑只在信封上注明收到的日期而不打开它。一旦作者发现其竞争对手已经或者将要发表同样的东西,他就可以要求编辑打开密封信。由于密封信上标明了具体的递交日期,不管他的文章何时才能正式发表,他都可以享有优先权。如果某个成果的发明者希望得到专利,他就可以把他的研究成果以密封信的形式送出去,等到他的专利申请被专利局批准之后,再要求发表。对于那些希望鱼和熊掌兼得的人,这实在是妙不可言。于是这一制度风行一时,连身为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鲁日奇卡,也这样在《瑞士化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花香精的文章。...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