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当女人站在水池前,往窗户外望去,她看到姐姐拿起收音机,跌跌撞撞地往婴儿车走去。女人感到毛骨悚然,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她从厨房冲出去,女人抵达时正好看到姐姐要将那沉重的物体拋向婴儿车。幸运的是,女人抓到了收音机的一角,只打到了小宝宝的肚子,除了吵醒妹妹之外,没有更大的伤害。在这个事件之后好几年,她都不敢再把两个女孩单独放在一起。
这件事之后,姐姐进入了她母亲所谓的“孩子气行为”的阶段。只要她在处理妹妹的事,姐姐就会躺在地板上,踢脚、尖叫或滚来滚去,直到她的母亲又注意到她。当姐姐发现到弄脏衣服或地板最有效时,女人有时只好让她再穿上尿布。然后,到了4岁大的时候,她更有策略性地企图从妹妹那儿赢得父母的注意。她最主要的战术是让刚学走路的妹妹做一些顽皮的事,然后自己跑掉,向母亲告状。当女人决定去了解情况时,姐姐就会坚持一切与自己无关。
这两姐妹从来就不是好玩伴。她们会为了玩具争吵。姐姐通常都会靠身体及力气的优势把妹妹咬着的东西扭开。她似乎也因为毁了妹妹设计给自己玩的游戏而感到高兴。等到妹妹长大一点,她开始报复姐姐,当姐姐和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她会妨碍他们,做个讨厌的家伙。很少的状况下她们会一起下棋,妹妹会不遵守规则而触怒姐姐,而当她玩腻的时候会威胁要推翻整盘棋。
即使现在进入了青春期,这两个姐妹还是一样,虽然她们争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她们似乎都不能赞成对方的观点,口角还是常常发生。“也许她们永远都是这样吧。”她们的母亲伤心地想着,准备上楼去睡觉。
本章包含了5个场景,每一个都处理了家庭生活中不同的一个方面,从下一代的幼儿期、儿童期进入到青春期。
很少人会不同意家庭生活是好坏交错的混合体。在好的时候,每个人的利益都吻合,带来了极多的快乐,也不需要什么演化生物学的解释。正是由于这样的一致性,所有家庭成员作为家中的一分子而无形中提高了繁衍成果。他们会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以家庭单位为一个整体能提供一条合作联盟的“战线”。在资源获取上,会比各自分别行动来得有效率。无论如何,演化生物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家庭生活不和谐的面向,以下就是我们要专心讨论的观点。
我们将描绘亲子关系之间的一些互动。在场景15中,讨论到父母亲的偏爱与暴力,而在场景16会讨论常被视为禁忌的乱伦话题。在最后两个场景里则描写了亲子关系中特殊的状况——“混合家庭”,也就是有继父继母关系存在的亲子关系,其中我们也会考虑虐待儿童的问题。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手足之争。
兄弟姐妹间的竞争是婴儿战争中比较明显的现象之一。大概没有人没有看过或自己亲身体验过各式各样兄弟姐妹互相竞争的场面。手足之间会拌嘴、打架及想要占有对方的东西,就像我们在本场景中看到的一样。有时,他们甚至会杀了对方。不管年龄多大,手足之间总可以找到某些事情争夺,这样的冲突竞争可能开始得很早。大多数的孩子还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都可以安全地避开兄弟姐妹——不过不适用于双胞胎,双胞胎占领母亲身体所用的方式是勇猛地争夺着营养,或是推挤着占据子宫中较好的位置。
在婴儿时期与学走路的时候,兄弟姐妹会争父母的宠。然后为了增加食物及玩具、仅仅为了争得较佳坐立的位置,或是为其他的琐事起口角。在较年幼时或青少年时期,他们会为了空间及父母送的礼物而争执,在青少年的晚期会为了交朋友或异性,甚至是更物质性的东西,比方说家里的车子而竞争。最后,在成年时可能会为遗产而争。手足之争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这不是人类才有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新的现象。每种有家庭生活模式的动物后代,无论是哺乳动物、鸟类还是昆虫,都会有手足间的竞争。此外,它还会在家庭生活的每个层面显示出来。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看到哺乳类动物的后代为了吸吮母亲的乳头而争夺。当雏鸟嗷嗷待哺,张嘴求父母给他们最多的食物时,也表现出手足竞争。在动物稍微长大后也可看到这种竞争,举例来说,小狮子在玩翻滚抓咬的游戏以及鸟类互啄的争执,就是互相争夺父母领土的行为。
在浪漫状态下,手足之间的冲突应该是不存在的。家庭是一个单位,如果每个人能团结一致的话,比起自己独立奋斗更能在外界获得胜利。而且从某些角度来说,家庭的确是这么合作的——这也是形成家庭团体的好处。但是,以演化生物学者的观点而言,手足之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为什么自然淘汰要在人类及其他以家庭形式生活的动物里预设某种程序,让它们以这种方式跟彼此竞争呢?基本的解释是非常简单的。每个人都试着去最大化他自己的繁衍产量,而且准备尽一切所能去达成,即使牺牲其他兄弟姐妹的利益也无妨。
抑制手足之争的力量来自于父母,就像我们在本场景中所看到的。父母之所以会抑制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后代的并不相同。演化已经预设了某种程序在父母身上,让他们担任孩子之间的仲裁者,父母会照着自己的总体繁衍产量的原则去评判,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孩子的繁衍利益。自然淘汰会偏袒那些能够观察、分析、仲裁及协调的父母,最大化他们所获得孙辈的总数。从一种较宽泛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仅代表了父母会通过确认孩子们在手足冲突中不至于受到太大的伤害,就能够获利了。虽然如此,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情况并非如此单纯,我们将会在下一个场景中讨论到有关父母亲的偏爱问题。现在让我们假定,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扮演一个让孩子平分家庭资源的仲裁者的角色。
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个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好或最多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孩子应注意不要因为破坏父母们的整体策略,不要与他们太疏远。如果这么做使他们开始不喜欢那个孩子,就会造成负面效果。从某个观点上来说,孩子也必须小心,不要过分破坏手足关系。兄弟姐妹也可以很有用——如果只是借借衣服而已。通常来说,在团体竞争中,手足若能彼此合作的话,比起独自行动来说,可以获得各自较佳的表现。如果共同行动的话,手足也会对父母产生较大的压力。手足关系因此就像一条在合作与冲突之间拉紧的绳索,最成功的孩子就是能够最用心去拉紧绳子的人。
冲突的代价是昂贵的。它必须投入时间、精力及担着离间其他的家庭成员的责任。除非有什么值得去争取的,那么可能就不值得投入了。比方说,父母亲有多少食物、空间、金钱、支持及关注在自己身上是手足之争最中心的话题。我们可以猜测手足之争在社会地位低的家庭中是最剧烈的。因为蛋糕本来就小,要尽可能拿到最大的一片,压力是很大的。而这种冲突在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中会较轻微,不过还是会出现的。不论孩子想要赢得的资源共享有多大,如果拥有更多的话,当然获利会更好——在大家族分遗产的时候,发生竞争激烈的手足之争,更是生命中常常上演的戏剧。
其他还有三种原因会影响手足之间冲突的程度:年龄的差距、同性或异性,以及他们在基因上的关联性。前两者是很直接的。年龄越相近的手足,他们的需求越会重叠,因此有越大的压力以及越多的机会要竞争。同样,同性手足也会有更多的东西需要从竞争中争取。再者,如果是兄弟或姐妹的话,他们的需求就会有更多的重叠。第三个因素,无论如何不是如此单纯,有必要更进一步地探讨:手足的冲突程度会依照他们的关系而有所不同。在继父继母的家庭关系中手足之争会最大,其次是同父异母或异父同母的家庭关系,最后才是亲生手足,而冲突最不明显的是同卵双胞胎。
没有家庭能真正避免手足之争,除非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们往往发现,在很多种情况下,如果能将提高自我利益建立在牺牲手足上,他们就能获利。在一些家庭中,手足之争的范围会依照冲突或合作的代价与利益之间所产生的复杂关系而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被孩子在家庭的地位、成员、年龄、性别及基因所影响。即使是没有什么好争夺的,总有些来自于父母亲的关心程度可争。有时,所有兄弟姐妹会发现,为了获得更多此类重要的资源,就必须竞争。
冲突的本质与范围也会依照父母亲如何协调孩子间的互动关系而有所不同。在本场景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假定父母双方会以公正平等的方式仲裁。但是一般情况是,不公平的分配才是父母利益所在。此外,母亲或父亲偏爱或不偏爱某个孩子所得的利益,可能永远都不相符。
第五章 家庭冲突场景15 父母的偏爱(1)
年轻女孩小心地排开一堆照片。她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一定可以在那里找到的。
这个星期天下午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感觉很轻松。家里其他人,哥哥、弟弟、爸爸和妈妈都外出了。他们最近常常出去,因为她的哥哥从大学回家度假。而每件事就变得必须要很特别,只因为哥哥回家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不再存在——这段期间内没有争执、没有无聊的星期天,也没有剩菜煮成的大杂烩。每件事都要很特别。
在哥哥回家前几天,爸妈谈天的内容没有别的。母亲已经收拾好哥哥的房间,冰箱里还放满了一大堆亲手做的面包、蛋糕和水果派——“万一他想吃点什么甜的……”她还打电话给亲戚说儿子回家了,他们可能会在下个星期的某一天或别的什么时候“过去看一看你们”。
女孩停止看照片并站了起来。离开小小的房间,穿过走廊走进哥哥的房间。床铺已经整理得很干净,地板也吸过尘了。她马上想到自己的房间,床铺没有整理,东西堆得满地都是。哥哥的房间是家里最大的,而自己还跟弟弟睡同一个房间。弟弟还太小,不能整理东西,她真的很讨厌这样。在哥哥离家念书后,她向父母抗议,争取要搬到哥哥的房间,最后总是不能如愿。而且父母还说:“他放假的时候还是会回家。”“谁知道呢?也许他将来会回家找工作呢!”这真的非常不公平,女孩想着。她已经15岁了,需要自己的空间。她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和弟弟或妹妹住在同一个房间的。
她的视线落到放在角落的那台计算机上。这也是真正冲突的源头。起先计算机是买给全家人用的,但是几个星期以后就搬到哥哥的房间里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几乎整天都占用它——她只可以在哥哥偶尔外出的时候碰一碰。她爸爸为这事辩解说,哥哥应该更需要计算机,因为他需要计算机做家庭作业,以拿到A等的成绩。好像每个人都觉得她没有家庭作业,因为没有